毛笔水写布
古文太难懂了!
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教育教学
原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1>,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2>。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3>;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译文
不听不如听到,听到不如亲眼看到,看到不如知道,知道了不如亲自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极致了。通过实践,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成为圣人。圣人,把仁义作为根本,恰当的判断是非曲直,言行一致,丝毫不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把学到的知识切实地付诸实践。所以听到而没有亲眼看到,即使听到的很多,也必定会出现错误,看见了却不知道,虽然记住了,也必有错误;知道了却不付诸实践,即使知识很多,也将会陷入困境。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即使做对了,也不是仁,把偶然当作根本方法来做事,这样做一百次就会失败一百次。
辨析
1、这段话似乎很好懂,其实不然。例如,头四句中的四个“之”字是否指代同一个对象,就说不准,因为好像没有哪个东西可以充当“闻、见、知、行”的共同的宾语、受事。有本书将这四句径直翻译为“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实行”,译者如果“自然地以为”四句话是针对同一对象、同一问题说下来的,就说明他没有动脑经,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翻译亦即说些什么。对此,我的想法是:这里,荀子不是要阐明人对某个事物认识的全过程,而是就君子(实际上是官员、君主)应如何“管事”发表意见;所以头句“不闻不若闻之”,其实是说“不管不如管”。你想,怎么能够一般地说“不闻不若闻之”呢?有些事,不是不闻不问更好些吗?不是说“耳不听心不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官员对自己责任内的事,君主对自己的政事就不同了,一般地说是以“勤”为好的,换言之,就是要一般地肯定“不管不如管”的态度。这就是头一句“不闻不若闻之”的具体的实在的内容。因此,下一句“闻之不若见之”乃是接着这意思说: 管事、了解情况,则光听汇报不如亲自调查,因为“眼见为实”。于是,第三句“闻之不若知之”也好讲了,必是说:对于亲自了解到的情况,也有个“如何去看”的问题,要弄清了它的原因、来龙去脉,才算真地掌握了。掌握了情况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解决问题直接属于“行”,而正确地行事还需要有其他知识,以及主体多种素质、修养方面的条件,所以最后说“知之不若行之”。 ——凭着这四句话,你可以分析说,荀子认为“间接知识”不如“直接知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有用,但从解读原文的要求看,首先要明确,荀子这是在讲政治问题,不是讨论认识论。
2、“行之,明也”句,特别是其中的“明”字,应如何理解?有位注家译作“实行,才能明白事理”,但这译文同原文的判断句形式明显不一致。我以为,这可从上句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得到解释:荀子把官员、君主的“学”归结为学习怎样“闻、见、知、行”,所以讲完四个“之”字句后,用这一句点明一下此外没有什么要学的了,但这当然也要讲点道理,以消除听者心中难免发生的“为什么”的问题,于是接着解释说:“行之,明也”。由此可知,这是说:“行”是客观实践--操作活动的终点,而达到这一步的主观条件则是“明”;行得正确是“明”的确证,“明”则是行得正确的保证;因此,学的一般目的当然是“明”,该说“至于明而止矣”。由此还可以知道,这个“明”应该是“洞明加贤明”的意思,因为只有智慧和美德的高度统一才足以保证实践的成功,即“行得对”。于此又见这个“明”乃是圣人之明,因为只有圣人才达到了这个统一。惟其如此,才接着说“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不这样理解“明”的含义,这话就无所承接,不可理解了 ;事实上,下文讲的就是圣人之明:“本仁义”就是“明德”;“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就是有智慧、有洞见(“当”是借作“断”)。——“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是说要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已”是“止”义)。“故”字引出的几句,是指出开头说的四句中的每一句都是“学”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运用(“识”通“志”,记住义。“知而不行,虽敦必困”是说有了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却不采取行动,那么你即使诚恳敦厚待人,也会陷入困境,成就不了事业。末句是说:你对政事采取“不闻不见”的态度,即使自己一切行为都无可挑剔,全都妥当,也不能说你有仁心、是仁者,而且你的前途将是“百举而百陷”,就是说,干什么都不可能获得成功。这显是教诲说,要想成就事业,就不能婆婆妈妈,只讲有善良之心,而必须当机立断地去披荆斩棘、除暴安良啊!
这一节说明,荀子确实看到了,“听(闻)—见—知—行”是个认识系列,是一步步深入的,后一步都是前一步的扬弃,故“行”表示一个完整阶段的完成,内涵先前阶段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这是很深刻的。可惜的是他把这个认识全过程归结为对于人伦、政治领域的认识,不懂因此也就不放大到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改造中去,他的“行”概念不过是特指伦理政治活动,非指人类一切改造外界事物的“对象性活动”。这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共同缺点,这个缺点使得中国古代简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纂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作者简介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达室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 ,出生于鲁国陬(zōu)邑 ,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也是易学的创始人。
《荀子·儒效》“知之曰知之”
原文
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掩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亻患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㤰;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
译文
所以,有庸俗的人,有庸俗的儒士,有高雅的儒士,有大儒。不学习,不讲求正义,把追求财富为目标,这是是庸俗的人。穿着宽大的衣服并束着宽大的腰带,戴着中间高两旁低的帽子,粗略地效法古代圣王,这足以扰乱天下;杂举荒谬的学说,不知道效法后代的帝王,统一制度,不知道把实践礼仪放在首要地位,把记诵《诗经》《尚书》放在次要地位;他们的衣冠、行为已经和世俗相同了,然而不知道厌恶自己;但还不知道厌弃它们;他们的言论,已经和墨子没有什么不同了,然而并不能明显的区分;他们靠吹捧先王欺骗愚蠢的人,从而获得衣食,得到一点积蓄足以糊口就得意洋洋;顺从显贵的人,侍奉他们的亲信小人,吹捧显贵者的座上客,心安理得的作他们的奴仆,而不敢有其他任何志向,这种人就是庸俗的儒士。效法后代的帝王,统一制度,推崇礼仪而把《诗经》《尚书》降到次要位置,他的言行已经基本符合基本的法规的要求了,然而他的智慧还不能解决法度和教育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以及见闻所没有达到的事物,即使有智慧还不能触类旁通;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内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别人,根据这种观念而尊重贤人,敬畏法度,不敢怠慢,这种人即为高雅的儒士。效法古代的圣王,总括礼义,统一制度,根据不多的见闻把握很多的知识,根据古代的事情把握现代的事情,根据单一之事推知世间万事万物,如果是合乎仁义的事物,即使在鸟兽之中,也能如同辨别黑白那样把它辨认出来;奇特的事情,古怪的变化,从没有听过,也不曾见过,突然发生了,也能拿礼义来应对,而没有什么疑惑与惭愧,张扬法度来衡量它,就像符节一样完全相合,这就是大儒。所以,君主用庸俗的人执政,那么万乘之国也将被灭亡;任用庸俗的儒士执政,万乘大国也仅能保存;用高雅的儒士执政,千乘之国家就能保平安;任用大儒来执政,即使是百里之地的小国,就可以保持长久,三年之后就可以统一天下,各国诸侯都来称臣;如果任用大儒治理万乘大国,就会政令布施,国家安定,很快就可以名扬天下。
《吕氏春秋·尊师》“教也者”
原文 古文太难懂了!
尊师: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注释
①内:同“纳”,接纳。②成身:指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成为君子。③太学:这里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④齿:列。弗臣:不把他们作臣下看待。
译文
君子的学习,在讲道理时一定提及老师的教导来论证道理,听从老师的话就一定会尽力来使其发扬光大。听从老师的话但不尽力去发扬,叫做“背”;讲道理但不提老师的教导,叫做“叛”。背叛的人,贤能的君主不会收纳他在朝中,君子亦不会与他交朋友。所以老师,是最高尚的人;学生,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最高尚的事莫过于做对人有利的事了,对人有利的事没有比教育更有利的了。知识丰富比不上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要完善自身又比不上学习。完善自身就会令当子女的不用驱使便去尽孝,当臣子的不用命令就会尽忠,当君主的不用强权就能使天下平定,于是有高地位的人便可以成为天下的君主。所以子贡问孔子:“以后人们将怎样称赏先生呢?”孔子说:“我有什么值得来提及的呢?我只是不停止、不松懈,就是喜好学习而不觉得它厌烦,喜欢教会别人而不觉厌倦,只是这样罢了。”天子进太学去祭拜先人,就不把曾经当老师的人作下人看待,而是与他们齐列。由此可见敬学与尊师的行为。
出处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又称《吕览》。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
文章评论
毛笔水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