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攀岩、下降的基础操作(图片整理完毕)
个人日记
一、进入岩场须知 • 安全第一 • 切勿践踏绳索 • 无确保切勿攀登 危险的动作请勿尝试。 • 确保者须专心一志,勿与人谈笑 • 坚硬的攀岩器材(如钩环,八字环)不可丢掷 • 在岩场上除自己安全外,还要考虑到别人的安全;以及基本的礼貌 • 使用任何固定点时,你必须重新检查它是否安全 • 拋下绳索前,必须大喊拋绳稍后再拋下 • 发现任何东西掉落时,必须立刻大喊落石通知,尽量避免造成落石 • 离开岩场时,带走你带来的东西 二、伸展操 开始攀登前先来点热身运动与伸展操吧! 注意---热身运动不单是做做伸展操就叫热身运动,伸展操只是热身运动的一部分。 绳结有各式各种不同的用途与打法,以下所举仅是攀岩时常用的绳结。 单结(Overhand Knot):很简单的结,可用于固定其它绳结的绳尾,单股或双股都可以打,图标为双股打单 水结(Water Knot):主要用于连接伞带,此结易松,故必须用力打紧及经常检查 双套结(Glove Hitch):要练习用单手(左、右手)打这个结。此外,架设确保系统时常常会绕着固定点(如 树干)打此结,所以各种方式都要熟悉。连结岩钉也可用此结。 Overhand Slip Knot:可用于连结岩钉与钩环。同一打法也可用来整理主绳或伞带,不易交错纠缠,使用 起来比较方便。 平衡攀登之基础 • 找到踏足点后应依据技巧平稳的站住,切忌因姿势改变而任意变动 基本原则 • 三点不动:要移动手或脚时,应将重心移至其余三点,然后保持平衡,然后才可将该点的力量移除。 练习方式 • 重心的转移 磨擦点:不是踩在小突点上而是鞋底的一大部份压在岩面上尽量产生磨擦力,在圆滑的点上须用到。 用脚后跟钩住 把手点的抓法 由左至右为 侧拉 用左右反向力来撑住身体 注:这个动作比较费力,没需要当然不作。 平衡攀登技巧(一) 斜板 离开岩面保持直立较易攀爬 在斜板上,手点、脚点,甚至确保点往往都很小 『推』所花的力气比『拉』小 A 错误,脚踩太里面,身体拉太直了。 左错误,易失去平衡,且没办法用力站起来。 裂隙:裂隙从大到小,尺寸各有不同,都需实地练习。 A 正确,B 错误,会失去平衡 A:塞入岩缝。B:脚尖及脚跟挤塞 A:塞入岩缝,脚趾塞入裂缝,扭转脚。B:摩擦岩角,脚跟比脚尖低,向下施力 烟囱 利用反向力上攀 平衡攀登技巧(二) 内角 悬岩 横渡 换脚 左右撑壁攀登 背向后拉式 岩阶攀登 平衡攀登技巧(三) 向力移动身体, 将右脚摆到左脚后。 侧身:将上半身将向 Lock off 的把手点那边,这样有抓得远及力量的优势。在陡峭的地方攀登用这一招可 以使力量大增,当驱干转到把手点侧时,身体最稳固;另外侧身可以使你抓得较远,因为除了 手臂还加上你 的肩膀长度。 尽量的提到下一个脚点,把你的体重放到一只脚上,然后另一只脚就离开原来的点,往上推让手抓到下一个 点。这个动作柔软度很重要,另外身体摇动时对膝盖的压力很大,所以要慢慢移动。 左上:侧身的时候配合 Diagonal,左手右脚用力,左脚平衡。右上:在很角度很大的悬岩上侧身,悬空 动态:在距离很远的点使用,没抓好可能就坠落了。 手臂伸直比较省力。 脚和膝盖顶住让手休息。 肉包--可能是在点上最有效的休息方式。 假如你不能整个手掌握住把手点,就用拇指钩住,摇动其它手指头,使其恢复活力。 不要抓着这个大点,直接把手臂扣上去,整个人放松休息一下。 换有力的手指头抓住点,让没力的休息一下。 把手点与动作 在人工岩场,把手点通常也是人工的岩块(有时候是真的石头),然后再用螺丝固定在岩墙 上;岩块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它们的形状和 位置决定了攀爬的路线。 不同的把手点有不同的名字,有些是由形状命 或尿壶(深桶状的点),但也有较广泛通用的定 小点,只能够用指尖施力,必须把手指头弯起 来,很多这类点的路线叫"crimpy"。 一到二根手指头勉强可以放进的小凹洞。 一个你得从外面捏紧才抓得住的点。 只能用侧边的点,通常须要身体姿势的技巧。 要从下侧向上拉的点。 用脚的外侧边缘(不是前面也不是脚的球形部位)。 很用力的拉一个点。 动态,静态的相反词。 把脚跟放在点上(通常超过攀登者的头),然后摇罢而上。 当攀登者把脚抬得跟手一样或更高的动作。 利用手和脚侧推的反向力,手和脚反方向用力。 两只手抓同一个点,脚也可以这样做。 没有其它点可踩,只能利用鞋底产生磨擦力。 两脚张得很开,有时候就是劈腿。 不顺手的姿势保持太久,使得脚不自觉的发抖。 确保、岩场口号 架设确保点与进行确保的第一步就是自我确保。 自我确保:确保者以绳索与适当的固定点连接,一旦攀登者墬落或其它因素,确保者才不至发生危险。 注意事项: 1. 确保时,确保者与固定点间一定要拉紧。 :无自
准备攀登
◎岩场基本守则
◎热身运动
◎收身操
◎绳结
◎攀登技巧
→基本原则
→基本踏足点踩法、把手点抓法
→斜板、岩面、裂隙、烟囱
→内角、岩角、悬岩、横渡、Stemming、Layback、岩阶
→Lock-off、Flagging、Diagonalling、Drop Knee
→Twist Lock、High Stepping、Figure4、动态、休息
→把手点及动作
◎确保系统与绳索下降
→确保、岩场口号
→绳索下降
→古典技巧(缺乏装备时)
◎坠落时注意事项
攀岩运动是有潜在危险的,在岩场最注重安全,勿做出危险的举动,听别人的劝告。
在攀岩时,主绳=生命,践踏绳索会破坏绳子结构。
确保关攀登者的生命,除了动作要确实外,要将注意力放在攀登者,不要做其它的事。
攀岩技巧差,仍有人愿意跟你爬岩;确保技术差,则没人敢和你爬岩。因为技巧差死不了,确保差会死掉。
• 在没有老手指导下,不使用不熟悉的器材,错误的使用器材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危险
热身运动:顾名思义热身运动就是要提高身体的温度(1-2 度),像:跑步、跳绳、有氧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 择,做之前最好先活动一下关节,这样可以减少运动伤害。
三、绳结
基本观念:在攀登过程中,绳结打法的对错和速度有时关乎性命,因此熟悉各种绳结的打法与其功能是相当
重要的。绳结的技艺来自不断的练习,初时可按图依样,然后弃书默结、闭目练习,甚至单手打出。每一步
骤都要非常正确,毫不犹疑,才算学有所成。所有绳结在完成后皆须收紧方能使用,同时绳端至少预留 5~
10 公分,以免自行松脱。注意:这是所有绳结的特性 --- 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松脱,因此一定要养成经常
检查的习惯。
结。
8字结(Figue-8) :于绳索中段打八字结,可用双股方式。
8字结(Figure-8 follow-through) :8字结的打法分解动作,先打一个单8字结,绕过吊带后原路绕回, 使用于安全吊带上,是目前攀登时最常用的绳结,一定要会。
称人结(Bowline) :基本的绳结,各种打法都要练习,绳尾一定要加半扣。
双重称人结(Double Bowline):改良式称人结,加强确保,即使受力后依然容易打开,是个不错的绳结。
渔人结(Fishman’s Knot)及双渔人结(Double Fishman’s or Grapevine Knot):用于连接绳子或伞带, 不易松脱。
收绳结
特殊用途的绳结
普鲁士结:爬绳子必备。
鞍带结(Girth Hitch):连结岩钉与钩环;连接两条伞带。
意大利半扣
本文介绍一些攀登的技巧,在天然岩场多变化的地形特别有用,除了每一种动作做好,还要会综合应用, 当然这必须经过多次的练习才办得到的。
• 把手点一般使用推压方式较上拉方式为省力
• 不可在一个费力的姿势停留过久,应保持连续性
• 使用较有力的部位,也就是能用脚站,就不要用手吊...
• 用脚:每次移动向上时,应利用脚来支撑体重,不要用手吊单杠,手仅用来维持平衡。因此,攀登时
不要一味往上寻找把手点,眼光下移,好的踏足点是成功的一半。
从别人的攀登会发现 --- 为求重心的转移,常会在岩壁上扭来扭去。
• 尝试不同的姿势、韵律、节奏
踏足点的踩法
正踩侧踩:在小的踏足点上有三种踩法→内侧、外侧、正踩。
注:踩的面积大不一定好(可能变成磨擦点),要寻找较平好用力之处;所以鞋子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在小 地方用力。
注:这种技巧比上一个还难得多,而且要有信心才能在脚上多用力让手省点力,其实愈用力磨擦力愈大愈稳。
用脚趾钩住
注:较不伤手指,且对难的点比较好抓,尽量习惯这种抓法。
分别为
倒拉
• 让身体重量平均落于脚上
• 保持直立的姿势
• 移动脚步稳而准确
• 优美而轻巧的攀登,不要因快速移动而加重支持的力气
• 于斜板上攀爬,只有休息时才用外侧踩法,移动时不用
• 为了够到较远的把手点,有时需用动态方式
对脚信心不足,身体鼓起更不好爬;相信脚、离开岩面会比较稳。
在难度高的斜板上,为了提高脚步,柔软度就很重要。
垫高脚就可以抓到把手点。
岩面:岩面攀登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可以用来对付难点﹕
• 准备,观察路线
• 脚移动至下一踏足点,同时手用力(维持平衡)
• 锁住
• 手移动至下一把手点
在接近垂直的岩面,移转身体靠向岩壁,把向外的拉力减到最小,这种典型的姿势可使手支撑向外的拉力减 小,增力往岩壁靠的力气。
脚的位置对于上攀有很大的影向;太高,一开始的移动都是靠手拉;太低,抓到下一个把手点之前脚就悬
脚位置太低,身体拉太长了。
一只手臂抓住把手点并且弯曲手臂、固定不使伸直,然后用另一只手去抓下一个把手点或架设确保点;在小 的把手点做这个动作手臂很快就会充血变硬。
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后面将身体推离墙壁来保持平衡,避免开门效应或是在水平侧拉时保持平衡。
AB.开门效应:攀登者的重心放在四点,把手点过远。当右手放开时,身体就旋转摆离岩面,称为开门效 应。C.将体重转向不动手之一侧,左手右脚出力,左脚保持平衡,使重心在左手下。D.或以反
手和另一侧的脚在同一垂直线上,在把手点远的时候使用。
一只脚的膝盖朝下,另一只的朝上,使得双脚支撑得较好,尤其在悬岩的地方。
使用脚的外侧踩在身体后方或下面的脚点上,可以让你抓到其它姿势抓不到的把手点,或是有较佳的平衡姿
势。
一般原则:当两个脚点是相向的时候,用 Drop-Knee 的技巧;如果把手点是侧拉或下拉就用 Back Stepping 或是 Diagonalling。
平衡攀登技巧(四)
注: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攀岩技巧之一,如果不会,在岩场时要特别请教有经验的人。
的脚帮助身体转向而作出侧身的动作。左下:就算踩在相对的侧向脚点,只要一只脚的膝盖朝下,仍可做出
侧身的动作
四字式:这种姿势有一只腿会翻到有抓住点双手的手腕或手臂上,用这只腿把身体往上推,让手可以抓到下 个把手点(其它姿势都抓不到的),虽然很费力,但在悬岩处或你不会动态攀登时很有用。
不只在裂隙攀登时用到,平常也可以把手臂撑住当固定点让其它部位休息。
当小腿不够长时,试着把手掌壂进去增加高度。
下面这种姿势不但无法休息还会更累。
外侧踩法是一种不错的休息方式,但同时带给你恐惧(这个动作感觉不太安全)。
各种不同姿势来固定身体让手休息。
名,像鸡头(一个圆形的点在墙的外边)、骨头
义是看点的用途及效用。
有些攀岩者从点到点间的动作也有名字。
大的把手点,或是大洞,你可以整把握住或放 进去。
可以用来垂直往下推的点,通常很牢固且直接 的。
一个必需用一或两只手在身体前往两边横拉的 点,就像要把开电梯门的动作。
岩面向下倾斜的点,你无法很稳的固定在上面, 很容易滑掉。
攀登者失去平衡的结果,导致身体摆开岩壁, 像开门一样。
一个动态的动作,攀登者必须要跳到这个点,
且刚好到这个最高点,不再上升(之后当然就往下降了)。例如,要跳到一个远的洞点,必须
要直接插入才可抓住,换言之,假如冲过头或 不够高,就没有机会抓住(就算是过头往下掉 时也无法抓住)。
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后面或为求身体平衡而 把脚垂在下面。
将身体拉高超过把手点,或是超过岩阶;然后 同一把手点变成下推,必须要全力以付,因为 很难退回来。
2. 当攀登者的重量较确保者为重时,自我确保益形重要,否则稍稍的坠落力量,便会导致确保者重心失控, 即使是在地面确保,也可能因此摔伤、撞上岩壁,甚至造成攀登者的严重坠落。所以要记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