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大学生优秀习作点评之(三十二):淡淡的桂花香

个人日记

 图片
 【照片说明】:《淡淡的桂花香》,党玉莲/文。刊于《贺州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45—0016)2014年12月12日3版“文化周刊”,特此存谢!

●贺州学院大学生优秀习作点评(之三十二):

 

淡淡的桂花香

 

□党玉莲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学校里,无论是在曲径绵延的林荫小道上,还是在图书馆的门前,甚至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都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

一个清晨,我怀抱着书本,漫步在通往教学楼的小树林里。不经意间抬头一瞥,我看到眼前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桂树,开着小朵小朵的金黄花儿。晨风轻轻吹过,送来缕缕清幽的花香,芬芳四溢。秋风轻拂。桂树枝叶在晨风中摇摆着,像极了在欢舞;而那些颜色深黄的花,则随风纷飞。低头看地上时,飘落了一地的,不是残花,是芬芳的气息。

我细嗅这宜人的秋之气息,回忆的画面如长卷,来自幽远,点滴缓现。

三年前的那个秋天,我是一个高中新生。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自习课上,我一如既往安静地低头看书。忽而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在鼻翼浮动。那是一股甜甜的、如木质般古朴的香味。

我不由自主地想去追寻这股芳香。轻轻地抬起头,循着香的方向望去,我的目光最终落到了我后面座位的课桌上。在阳光漫射的桌面上,一个透明玻璃杯里,许多小黄花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长大”,似是在水中游走又如在阳光下欢舞。芬芳的香弥漫幽远,沁人心脾的味道将我陶醉,我的心好像充满愉悦之情,曾经的热情开朗不觉被悄然唤醒。

下课铃声响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股清幽的香气,是什么花发出来的?于是我满怀好奇地想问问坐在我后排的同学——那个儒雅而白衣翩翩的男生。

要不是这桂花香,或许我还不知道班上有这样一个了解桂花的人。那男生见我看着他杯中的花茶,没等我开口问,就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小包干干的小黄花递给我,并且友好地对我说:“这是桂花,香气十分宜人,泡水喝可以提神的。我家有好多呢!给你也品尝一下。此时,我终于知道了,原来那一股舒心的香味,叫作桂香。

我轻轻接过那一小包桂花茶,不用细嗅,香气已扑鼻而来。

自那以后,我没有了刚开学时的沉闷,心扉重新被敞开。

如今,回想起来,我们之间的纯真友谊,就像这微小的淡黄桂花一样,花儿虽小,但是很紧簇可以交心;香味虽淡,但是很持久;虽然不太鲜艳,但是素雅得很秀丽。

晨风已止。那个白衣少年,也已渐行渐远。

只有那一缕淡淡的桂花香,清芬如昨,依然低回、萦绕在我的鼻翼间,心灵里……

 

●●●——刊于《贺州日报》201412123版“文化周刊”,党玉莲/文。

【详见】:http://www.chhzm.cn/epaper/hzrb/content/20141212/Articel03003QY.htm

【涛声点评】:

玉莲是我14级文秘班弟子。这篇习作,最先打动我的,是文中那股犹如桂花般清芬的少年情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由“写生活、写自我——写社会人生”,或者说,通过写生活写自我,反映社会人生,这是每个写作者的必由之路!

大海有大海的深邃辽阔,小溪有小溪的清纯和有趣——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态度、认识和看法。

感谢家乡《贺州日报》副刊多年来对我和我弟子们的关爱、扶持和鼓励。愿青年学子们在贺州这片热土上,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涛声依旧;2014-12-13晨,于贺江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