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歌边陲伊犁情
个人日记
杨廷理(1747--1813年),字清和,号双梧,又号半缘,苏斋,更生。清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出身行武世家,其父杨刚曾任广西左江镇总兵。杨本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考选拔贡,第二年朝考获一等一名。先后历官福建归化、宁化、侯官知县,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到任台湾府同知。天地会林爽文反清事起,杨廷理以坚守府城擢台湾知府。之后,又以政绩显著升任台湾道兼提督学政,加按察使衔。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州将军魁伦弹劾闽浙总督伍拉纳与福建巡抚浦霖贪纵婪索。二人被斩后,魁霖为了扩大“战果”、“遂兴大狱”、“诛李堂等十人”。杨廷理也因前任府库亏空受牵连,被革职查办。嘉庆元年(1796年),流放伊犁。戍满返回之后,于嘉庆十一年九月,重任台湾知府,嘉庆十七年九月,摄任噶玛兰通判,十二月,卸任。嘉庆十八年,卒于台湾。其亲属将其遗体运回柳州安葬。著有《知还书屋诗钞》、《东瀛纪事》、《议开噶玛兰节略》等。
杨廷理的诗作,在生前曾先后辑刊九集,可考其名者为《西来草》《东归草》《南还草》《北上草》《东游草》《双梧轩诗钞》《再来草》。另有《候虫吟》2卷,未刊已佚。道光十六年(1836),有汇编本《知还书屋诗钞》10卷本刊行。他在伊犁留下的诗就达千首之多(后删录为六百余首),在伊犁戍客中存诗量最多的一位。
1
歌颂西域的雄奇的山川、奇异的风光是每位亲莅西域诗人必作的题目。清代诗人赴戍西域者在出嘉峪关后,将沿途之风光形诸笔墨,可谓移步换景,吟诵不绝。杨廷理也例外,“残梦据鞍容客续,小诗信口每天成”(《晓行》)。踏入伊犁,更是满目佳景,诗作不断。他来到三台,诗兴大发,欣然命笔,作《伊犁三台》一首:
两月渡沙碛,悠悠我马瘏。
忽见万松岭,天开古画图。
策杖跻绝顶,回首转模糊。
朔风何凛冽,彳亍倩人扶。
登陟踏冰雪,云迷路有无。
千岩势盘屈,万壑境各殊。
瑽琤清浅水,掩映青葱株。
一桥一曲路逶迤,神工鬼斧开奥区。
我生游历半天下,南衡东泰又西华。
兹山秀杰中土希,屹立当为五岳亚。
此为嘉庆二年正月作。三台,清代所设军台,在今精河西155公里处。据诗意可知,这首古诗所写的是三台以西的塔勒奇岭和塔勒奇沟,即俗称“果子沟”者。由三台向西有地名曰松树头,为往伊犁过塔勒奇岭之顶端。由此北上直达赛里木湖畔,南下可入果子沟峡谷。作者写的是,站在松树头上觉风急天高,雪深路迷;下松树头后见千岩竟秀,万壑争流。最后作者说,平生游历,足迹半天下,五岳之中已去过恒山、泰山、华山,但塔勒奇岭是仅仅次于五岳的“秀杰”之山。
在嘉庆八年(1803)作者回程值西域春日,又在此地作七律一首。其律曰《将抵松树头口占》,云:
伊犁门户属三台,果子沟中图画开。
青耸层峦峰断续,碧盘曲涧水潆洄。
参天柏秀和云种,匝地花繁斗锦裁。
巧助羁人归去乐,出山犹记入山来。
戍满释归的“羁人”眼中,果子沟是那样的美丽。此律写青山绿水,云天花地,豪壮而清丽,颇多诱人之处。口占《果子沟道中》一绝:
雪消雾敛群峰出,日暖风恬客意闲。
信马沿溪寻故道,本来面目一时还。
雪后转晴的果子沟,格外清新奇丽,在“雪消雾敛”、“日暖风恬”的环境中,诗人无拘无束,信马由缰,寻找六年前的“故道”,一下就唤回了当初大雪封山的情景(本来面目)。诗人在诗后有自注:“予来伊时山溪皆雪封。”那时该是嘉庆二年的元宵节之前,江南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在塞外依然是一片冰封雪盖的景象。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他隐含了另一层不宜明言的意思,从诗中可看出他对自己蒙受的不白之冤和谪戍伊犁的不平还是流露了出来。从“本来面目”四字中便能清晰可见!
他随后一想,何必呢?心底无私天地宽,口占一绝,《果子沟》:
立马颠崖眼界宽,海山苍郁互虬蟠。
得归不作无鱼叹,懒向荒溪把钓竿。
诗人立马松树头,眺望赛里木湖感慨万千。诗后自注:“岑嘉州诗‘洗兵鱼海云迎阵。’即其地也。居者谓今无鱼也。”(那时的赛里木湖没有鱼)
诗人仍然喜不自胜,兴致难收,又吟《松树头阻雪》一首:
西风送我出山来,连夜妆成白玉堆。
雪海模糊蹊径杳,教人空自望三台。
诗人遥望赛里木湖与三台的景象,眼中初春时节的果子沟,尽管旧雪未消,新雪又至,但是挡不住“日暖风恬”和“柏秀”、“花繁”,也掩不住诗人心中的“归去乐”和“客意闲”。
2
诗人把生命的有为之年的一部分交给了西域,也对西域产生了感情,必将其行诸笔墨,予以歌颂。
清朝继汉、唐、元重新统一西域后,地处极边的新疆,也成了流放罪人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便于管理约束,又以伊犁将军所在地的伊犁居多。流人中按地位分为犯罪平民和获罪官员两类。后一类一般称为遣员、废员和戍员。杨廷理属后一类。这些人都是以“荷戈人”的身份到伊犁的,但他们都不是当兵的材料,很多人是折腾一番后又被起复。从他们的笔记、日记、诗作中可知,沿途和戍地官员知其大多会东山再起,为日后相互援引,一般都比较客气地以礼相待,而戍员们也希望戍地现任官员在奏折上多说上自己几句好话,以求早日释归,也就谨慎小心。他们在当地的生活并不甚坏,“其贤者则种花养鱼,读书静坐,余则无事不为矣”一般戍客兼诗人者都给自己的居处起个雅号。其居处不一定很阔气,但独门小院是肯定的。杨廷理的住处是“土屋三间六载居”(《志感》),名曰五柳园,有《五柳园漫兴六首》以纪之。分题为《曲院莳花》《南窗柳翠》《方池泛凫》《小圃新蔬》《据梧学书》《夜月独钓》。由其分题,可知其家居生活之大概。
在伊犁6年,杨廷理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有春郊试马、树下纳凉、园中赏菊、寒夜敲诗一年四季的惬意,但诗作最多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杨廷理在伊犁以《纪梦》为题的诗较多,且多与家事有关。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人生动离别,倏忽千万里。情意苦缠绵,恻恻悲怀起。”“老大赋从军,远戍伊江涘。回首望高堂,低头怜稚子。”“蘧然旅梦惊,西风打窗纸。”这种凄苦悲哀的情绪始终笼罩着杨廷理的心头,东归的前一年,依然如此。听到乌鸦叫,他的感觉是“翻飞树杪争新啭,引起归人无限情”(《乌噪感怀》);打开窗子,他的心绪是“离绪萦回增怅望,那堪心似藕丝长”(《开窗》)。戍日难挨,是戍客的共同心理,但杨廷理表现得特别强烈。在严冬,戍客原浙江布政使归景熙仿照“九九消寒图”,搞了个“消灾图”,以挨时日。杨廷理在“虚掷光阴已六年”的情况下,用《九九消寒诗》来打发日子。流放人物中大多数原是各级文武官吏,对官衙事物当然熟悉,戍地当局就利用他们当差。清代名人洪亮吉、林则徐、徐松都在戍地干过各种事务。杨廷理到戍后被派到“驼马处章京上行走”,他对这份儿差事很不满意。在其《劳生节录》中说:“向例每岁三月至九月,会营务处章京上出城,坐八里外之贸易亭,督城守营守备以红白布与哈萨克夷人交换马牛羊及阿敦绸等物。每值狂风骤起,沙土迷离,兼杂粪秽,腥臭难堪。噫!以投闲置散废员而当此辰出申入之苦差。”“诏许三年归故里”,流放期一般是3年为期,重者3年以上至10年,甚至长达20年。杨廷理的戍期原定为5年。清廷还规定:“武职二品以下文职三品以下人员俟三年期满之时仍照例请旨。”嘉庆六年,《对镜》一律道出作者对释归的企盼:
辜负头颅此一时, 雪髯冰霜已先知。
几回好事皆虚事, 定许前期作后期。
诗出愁肠偏句拙, 花当极塞觉春迟。
从今怕对团圆月, 三五风光动别离。
“定许”句自注:“查例得三年奏请者,俱以到戍之日扣算。”连日子都算得那么清楚,五年过去了,偏偏没有得到“奏请”。胡子等白了(“雪髯”),日子过得真慢(“觉春迟”),象征家人团聚的月亮都会引动自己归乡情思。三月初九是杨廷理的生日,过了几天,“闻于十二日奏释”“计折回日正届五月”(《辛酉生日感怀》)。也许是传闻,也许清廷没批,总之这一年他的希望落了空。杨廷理前后流放了8个年头儿,实打实的在戍地呆了6年。应该说和他这种不积极“改造”的态度有关。口出牢骚,心态不平,在戍地的诗篇中甚多。如《九日排闷》:
八度重阳抑郁过, 每逢佳节怅如何?
半肩甑堕休回顾, 一着棋差历劫磨。
燕雁迢递秋序晚, 云山缥渺梦魂多。
春风好为开羁网,收拾心情付钓蓑。
嘉庆七年,杨廷理在伊犁度过了第八个重阳节。“甑堕”用《后汉书》中孟敏“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典,后谓破败。颔联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但总起来看,诗中有抑郁、有惆怅、有怨恨、有思念、有期望,真是百感交集。
伊犁将军,乃天山南北最高军政长官,“体制极尊”,多由满族亲贵和蒙古重臣充任。戍客诗人对其都有一种畏惧心态,杨廷理也是如此。杨廷理在戍期间,伊犁将军为保宁和松筠。保宁,靖逆将军纳穆札尔之子,初由亲军袭义烈公,一直任武职,为人严厉。戍客赵钧彤说他“堂堂义烈公,严令壮戎本。一变旌旗色,奚啻雷霆陨”(《卒戍,发伊犁东归三首》)。清代伊犁戍客文人中尚未见与之交往之诗作。杨廷理到戍的差事安排和作《对镜》诗时,都在保宁职任期间。松筠,字湘圃,或作湘浦,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将军,在任职其间兴水利、办旗屯,对边疆的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礼贤下士,用人不拘一格,遣员祁韵士、徐松等就是在他的支持下写出了大量的边疆史地著作。杨廷理对松筠颇有好感,作《湘圃将军令校〈卫民节录〉,感赋一律》对松筠给予高度赞扬:
战守当年曾赖此, 喜从编辑见心裁。
卫民素具安邦略, 出将原储入相才。
钟鼓令严人肃穆, 茅檐泽遍水潆洄。
将军学问深难测,斟酌兵农手定来。
松筠让杨廷理校雠《卫民节录》当然是对杨的重视,杨出于感激,也就比较公允地评价了松筠。括之曰八个字:文韬武略,保国安民。松筠有文才,也喜欢结交文人。他在授伊犁将军后,陛辞忤旨,受到以副都统衔充伊犁领队大臣的处分。嘉庆六年,他公事之余种哈密瓜,到七月结了一个连体的大瓜,这本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松筠自己认为是“祥瑞”,作七律一首。当时的戍客文人舒其绍等人均有和作。“百首和诗开眼缬”,热闹非常。杨廷理也和韵六首,说什么“信是祯祥符草木,琼图收入品题家。”虽是讨好,小题大作,但能看出戍客们对戍地官员的小心谨慎的心态。嘉庆八年,杨廷理东归时,松筠赠杨白马一匹,杨作《寄呈湘浦将军》三律,前二首可以说对松筠进行了全方位的歌颂。其二尾联谓“久钦膏泽伊江遍,我亦蒙庥早放归”,才是杨廷理要说的真心话。其三云:
为悯衰迟策骑行, 特贻騕褭便邮程。
赠鞭恩重春风暖, 脱左情深海月明。
出自腾槽双镜朗, 来从大宛四蹄轻,
自愧驽钝难图报, 山斗终身仰盛名。
诗中:脱左,指离开西域;左,左衽,此指少数民族。双镜,喻马之双目。大宛,古西域国名,故址在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
3
乾嘉两朝,伊犁遣员聚首一城或前后接踵。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为有大致相同的经历,所以思想易于接近。诗酒风流,相互唱和,是很自然的事。杨廷理西域诗中百余首为唱和诗。嘉庆五年的《次梦庐长至韵》一律当属唱和诗的上乘之作:
瓜期已似长沙傅,放逐常为泽畔吟,
眼底莺花春梦幻,意中山水塞云深。
马嘶边草绿犹浅,雁滞南天影尚沉。
却羡玉关归去客,西江冀北好重寻。
反映伊犁风物和作者谪戍生活的诗作在杨廷理西域诗中可称佳作,复录三首,以飨读者:
月伴长庚向晓明,烟光澹沱隐岩城。
薄寒未厌征裘重,长路偏知客骑轻。
塞树森森含翠色,溪流曲曲送泉声。
到来了却公家事,一盏清尊话短檠。
——《绥定晓行》
看云玩雪六年间,人笑粗疏自笑顽。
钓艇不来伊丽水,芒鞋谁上格登山。
一庭枯柳留空影,尺幅虚花伴醉颜。
车马追陪边塞久,此心未信出天悭。
——《漫兴》
半日坚冰半日泥,牵车走马涴轮蹄。
风开翠盖松舒秀,鸟啄青条柳破荑。
檐溜倒垂新束笋,土膏初动旧方圭。
遥知堑道颓山雪,泼眼琼瑶处处迷。
——《城中即事》
《绥定晓行》一律作于嘉庆七年正月。绥定,伊犁九城之一,今称水定,霍城县政府驻此。诗中:长庚,金星之别名。此星以运行的轨道所处的方位不同而异称。此处为避诗句孤平而作“长庚”。澹沱,荡漾貌。此律首联写月夜向晓之朦胧;颔连联写春之余寒未退,将要长途远行;颈联写途所见所闻;尾联隐含王事靡盬之牢骚。诗中颈联尤佳,有声有色,动用听觉和视觉,将绥定城外之美景传达给读者。
杨廷理以《漫兴》为题者凡五题九首;本题二首,此为其二。此律作于嘉庆七年腊月。“钓艇”句,作者句下自注:“水流甚急,舟行如驶。”“芒鞋”句,作者句下自注:“格登山为伊犁主峰,终年雪封,樵人莫能上焉。”“尺幅”句作者句下自注:“谓双梧美人图。”诗中:伊丽水,即伊犁河,为迁就平仄而改动。格登山,作者未亲临,自注当系传闻,误。天山主峰为汗腾格里峰。格登山在今昭苏县格登乡,上有御制平定准格尔勒铭格登山碑。双梧美人图,原为全秋涛所藏古画,杨廷理“见而怅然,若有所忆也。全即以赠之“。诗人极力渲染山高水长,凄冷空寂,在尾联道出思归之情,颇能动人。
《城中即事》一律作于嘉庆八年正月,所写为伊犁大城惠远。满街泥泞,车马难行;风催松翠,鸟鸣柳条;冰凌似笋,耕地如膏;一派初春景象。尾联写城外:雪如琼瑶,封山塞路。形象生动,文笔妙绝。
4
杨廷理满怀深情讴歌西域,赞美伊犁,将自己数年的心血凝结成文字。杨廷理谪戍伊犁时期的诗作,录为《西来草》三卷、《西来剩草》一卷。在极西边塞,所见为白草黄云、冰天雪地,所听为羊鸣马嘶、羌笛胡笳。万里投荒,穷愁困扼。思恋亲人,怀忆故乡,是杨廷理诗作主题:“顾影忽惊霜鬓改,思家怕见月轮移”(《中秋待月》);“砂碛光阴诗卷里,故乡云树枕函边”(《腊月十五日夜闻丝竹声有感》)。呼酒为伴,吟诗遣愁是生活的主要内容:“独坐花前呼取酒,一樽相对又黄昏”(《排闷》);“浊酒先拼良夜醉,梅花遥忆故园春”(《冬至前一日夜坐》);“剩有孤灯能伴我,夜归把酒读离骚”(《郊行》)。也因此常有“壮志消磨尽,寒砧动远情”的叹息。但同时,禀具刚健高廓性格的他即便在羁谪生活中也不甘做终日以泪洗面的苦吟者。幼年读唐人孟浩然“走马西来欲到天”之句,便悠然神往。而此行“我自执戟天西来”,边地奇异山水风光、奇特风俗民情也使他眼界大开,诗兴大发。在《雪花吟》一诗中,杨廷理极力铺陈、描绘伊犁雪景之奇丽,触发了“不缘万里饱风雪,岂识琼楼与玉宇”的体会;在品尝哈密瓜之时,他又得出“此味惟应逐客知”的感悟。这些大量作品生动真实记载谪客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真切沉郁,动人心魄;描述边塞的自然风光,奇异的少数民族风俗,情景如画,豁人耳目。
杨廷理的《知还书屋诗钞》总共载诗9卷,据杨廷理五子立亮统计为1340首。前三卷均名《西来草》,第四卷名《西来剩草》,第五卷名《东归草》。前四卷均作于西域,第五卷作于嘉峪关以西者88首。据笔者统计杨廷理西域诗凡616首,几占杨廷理诗作的二分之一。作者50岁赴戍前,“作吏海疆,尘劳鞅掌,笔墨久荒”(《西来草》自序),将其诗作后来集为《拾遗集》一卷,仅29首。由此诗作之比例,可知伊犁对诗人杨廷理影响之巨。我们不妨这样说:杨廷理如果没有伊犁之行,就没有后来《知还书屋诗钞》的问世!杨廷理被贬戍到伊犁不是他的不幸,而是这种逆境是时代对这位诗人奇才的玉成。
文章评论
白杨
写的极好!点100个赞![em]e179[/em] [em]e160[/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