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雪洁天山鉴
个人日记
林则徐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中国人乃至外国人都景仰他。全国有5处林则徐纪念馆,许多地方的广场都有林则徐的雕像,甚至在美国纽约广场上也矗立了一尊林则徐的巨大雕像。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使他一烧成名。他烧的可是西方人的鸦片,然而美国人却对他推崇倍至,非同一般。在寸土尺金的纽约繁华闹市,环绕其塑像这个中心辐射,这里成了“林则徐广场”、“林则徐大街”,大有“一片山水尽姓林”的架势。
在大清帝国日渐走向没落衰朽、分崩离析的时代,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是一群满地乱爬的蝼蚁。但令外国人没有料到的是,中国还有另外一种人,就是像林则徐这样的人——他们以自己优秀的人格体现了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林则徐来过我们伊犁,他是在最倒霉最阴晦的时候,以“罪臣”的身份来到这片“西极”之地的,伊犁的秀美山川、淳朴的风土人情慰籍了他那颗苦闷孤寂的心,他最终走出了人生低谷。林则徐是一个铮铮铁骨的英雄,但他也是一个极富性情的凡人;是一个流放戍边的囚徒,也是一个情感四溢的诗人。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在伊犁那段贬戍岁月吧。
1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时英舶东来,洋烟泛滥,白银大量外流。林则徐力倡禁绝鸦片,筹海御侮。道光十八年(1838年)应召入京,觐见道光皇帝,颁诏授任钦差大臣赴粤,厉行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主持了著名的虎门销烟。由此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军用洋枪洋炮把清兵的长缨大刀打得一败涂地。这是一场现代战术与古代战法的比拼,是一场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不对等的较量,输赢就可想而知了。清廷却诿过于林则徐。林则徐因之被贬戍伊犁,在新疆度过了三年(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842年11月—1845年11月)的流戍岁月。他的诗集《云左山房诗钞》汇集了他流放伊犁的诗作,印证了林则徐羁旅生涯的真实情感和身处逆境时仍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胸襟。
其中,林则徐有一首《笼鹅》的五言诗,最能形象地折射出林则徐的冰清雪洁的的爱国情操:
长项强于人,人谓此鸟傲。
我喜皎皎姿,怀此霜雪操。
学书虽不工,右军却同好。
世无昙襄村,写经孰为报。
或随海东青,感月来啄菢。
哑哑衔尾乌,正聚屋头噪。
放尔出樊笼,红掌振高蹈。
但如雁翼舒,休为鹳阵噪。
谁能收蔡州?宵鸣杂军号!
从字面上直译大致说的是:鹅的长脖颈比人的还硬,所以人们常说它有股傲气。我却喜爱它的姿态,有着霜雪一样洁白的情操。我练习书法虽不精通,但与大书法家王右军却是爱好相同。如今世上已没有昙襄村,也没那饲鹅的道士了,我要象王右军那样书写了《道德经》,有谁来赠鹅相报呢?鹅也许能和海东青(一种鸷)生活在一起,日落月升,年复一年地觅食、孵卵。看屋顶上乌鸦前后相接聚在一起,正在吱哑叽喳地群鸣乱叫。我放鹅出笼,它高兴得两只红掌在地上欢蹦乱跳。愿我的鹅如大雁振翼飞翔,别象鹳阵那样嘈杂喧闹。谁能象雪夜袭蔡州的李愬那样来为国家消除外患,我的鹅会在夜半引吭鸣叫,夹杂在雄壮的军号声中。
你看出真实的意思了吧。多好的隐喻,多好的借题发挥啊!以鹅来比喻自己清白的品质和情操,以放鹅出笼来曲折地表达自己渴求自由的心情。更为可贵的的是,他借咏鹅抒发了自己渴望血战沙场杀敌报国的壮怀。
在黑白颠倒的社会里,林则徐爱国有罪,远戍万里,却勒节自励,照旧心如霜雪,晶莹洁白。这首《笼鹅》诗可以视为林则徐内心自白和一生的写照。逆境不损其志,浊水不污其足。在与卖国求荣的投降派的政治大搏斗中,他虽然是一个“失败者”、“罪臣”、“犯人”,却仍然“长项强于人”,照旧保持着像白鹅一样昂首挺立的姿态,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这只洁白、高傲的白鹅不正是他的精神象征吗?
2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林则徐被革职,自镇海启程赴戍,“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途经开封时,恰遇黄河决口,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林则徐为当地主持治水的大学士王襄奏留,襄理河工,而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河工竣成,王襄奏表林则徐功绩,力荐留用,被驳回,尸谏自杀。朝廷仍促林则徐限期赴戍,林则徐只好携其二子,扶病上路。乘坐在一辆颠簸的车箱中,越过了茫茫戈壁,千里流沙,其艰辛、郁闷、屈辱、不平难于言表。我摘录几首林则徐在赴戍途中的诗,可略窥一斑。
林则徐经焉支山,过玉门,写《有感(五言二首》诗,咏叹了戍途凄凉困苦之状,云:
一
脂山无片脂,玉门不生玉。
荒戍几人家,如棋剩残局。
二
蚊蚋噬我肤,尘沙朴我面。
夜就毡帐眠,孤灯闪如电。
林则徐以年近六旬之龄,扶病出关,远戍伊犁。衰龄病骨,风雪跋涉,前途未卜。他在《载书出关》诗中写了自己在途中只能以读书解闷、借酒消愁。更申明了自己金石般的爱国忠贞和矢志不移的立场。
荷戈绝徼路迢遥,故纸差堪伴寂寥。
纵许三年生马角,也须千卷束牛腰。
疗饥字学神仙煮,下酒胸同块垒浇。
不改啸歌出金石,毡庐风雪夜萧萧。
《塞外杂咏(八首)》,为林则徐途中所作,描写了途中的艰辛、塞外风光以及见闻经历及其感受联想。在备尝艰难困苦的戍途中,忧怀国势飘摇,感叹自己流戍边关无国无家的痛苦。可以想象得出他当年吟啸天际的一幕。
一
裨海环成大九州,平生欲策六驹游。
短衣携得西凉笛,吹彻龙沙万里秋。
二
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边墙首重回。
风雨满城人出塞,黄花真笑逐臣来。
三
路出邮亭驿铎鸣,健儿三五道旁迎。
谁知不是高轩过,阮籍如今亦步兵。
四
携将两个阿孩儿,走马穿林似袞师。
不及青莲夜郎去,拙妻龙剑许相随。
五
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
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
六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七
古戍空屯不见人,停车但与马牛亲。
早旁一饭甘藜藿,半咽西风滚滚尘。
八
经丈圆轮引轴长,车如高屋太昂藏。
晚晴风定搴帷坐,似倚楼头看夕阳。
林则徐还描写途中遭遇大雪的情形和感受。雪大苦寒,步履维艰。但他仍然心系朝廷,盼望能有杰出的人材来消除外患,叹息当朝不重视人才,对正直清白的官员打击压制。诗中用典精妙,发古今之慨叹,不平之气跃然纸上。
积素迷天路渺漫,蹒跚败履独禁寒。
埋余马耳尖仍在,洒到乌头白恐难。
空想奇军来李愬,有谁穷巷访袁安。
松篁挫抑何从问,缟带银杯满眼看。
另一首《书见》描写了赴戍途中塞外狂风大作令人恐惧的情形。
仆御摇鞭正指挥,忽闻狂吼慑风威。
前山松径低迷处,无翅牛羊欲乱飞。
3
经历了多少个艰苦赶路的日日夜夜,终于如期赶到戍所。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十三日抵迪化、巩宁城,十一月初九日到达终点伊犁——惠远。
林则徐初来乍到,正赶上邓廷桢组织的一次聚会——为苏东坡过生日。林则徐日记写道:“嶰翁约诸同人至其寓,齐作坡公生日,主客共十一人:将军、参赞、五领队、一总戎、三谪宦,此会殆伊江未有之创举也。嶰翁填百字词,乃郎子期填大江东去词,又作七律一首。余作七古一首。是夜二鼓散归。”录之如下:
中原俎豆不足奇,请公乘云游四夷。
天西绝塞招灵旗,下有荷戈之人顶礼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载,元精在天仍为牛斗箕。
命宫磨蝎岂公独?春梦都似黄梁炊。
要荒天遣作箕子,此语足壮羁臣羁。
当时天水幅员窄,琼雷地已穷边陲。
天低鹘没山一发,只在海南秋水湄。
岂如皇舆西控二万里,乌孙、突厥悉隶吾藩蓠。
若将壮游较今昔,恐公犹恨未得周天涯。
崆峒之西公所梦,恍见小有通仇池。
导公神游合西笑,何必南飞载鹤寻九疑?
所嗟公身屡徙复遭屏,官屋欲僦犹阻于有司。
合江之楼白鹤观,居此新宅无多时。
寄身桄榔啖薯芋,南冠九死真濒危。
吾侪今犹托代舍,忆公倍感皇天慈。
谪所一生过也得,公言旷达真吾师。
南阳词人涓玉盏,鞠跽先制神弦词。
悬公大瓢笠屐之遗像,诵公罗浮、儋耳之新诗。
公神肯来古伊丽,白鹿可跨青牛骑。
冰岭之冰雪山雪,照公堂堂出峨眉。
长松尘洗鹤意远,真有番乐来龟兹。
试著裘腰笛临风吹,使公空中一笑掀髯髭。
林则徐把苏东坡长期放逐的困顿经历和自己的流放遭遇联系在一起,心头无限感慨。在这首古风长诗中,他情不自禁地倾诉出对苏东坡的深切怀念和景仰之情。全诗气势雄壮,语言豪放,一气呵成,是一首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
转眼到了除夕,林则徐平生第一次在辽阔无际荒无人烟的北国边塞伊犁过大年,心中十分苦楚、悲凉。他感叹自己连年奔走,飘泊天涯,只有借助诗酒来寄托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遣散心中的悲愤郁闷,盼望能早日赦免召还入关,也写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萦怀。呼吁同人志士,国难当头,决不能高枕无忧,忘情醉酒。他一气呵成,写《除夕书怀(四首)》。
一
腊雪频添鬓影皤,春醪暂借病颜酡。
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
漫祭诗篇思贾岛,畏挝更鼓似东坡。
边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劳者歌。
二
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
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三
流光代谢岁应徂,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缘幡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四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
宦味直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旧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
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邓廷桢赠送给林则徐一只鹤,林十分喜欢,精心饲养,很有感情。他回想起当年西湖放鹤的往事,联系自己的遭遇和眼下的近况,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作《调鹤》诗一首,云:
邓公畜此鹤,隔岁还赠余。
云与林处士,相伴孤山孤。
我忆廿载前,放鹤临西湖。
撒手烟波间,逋仙疑可呼。
谁知万里身,坠落昆仑墟。
中宵一警露,垂翅当阶除。
顾影若自惜,骨相留清癯。
昂昂立鸡群,拍拍同凫趋。
为尔拂毛羽,弄琴相与娱。
且诵浮丘经,且饲青田雏。
南飞得风便,重与营巢居。
这首诗大致意思:邓公养了一只鹤,一岁了又赠送给了我。回想起二十多年前,我曾养鹤放于西湖,振翼飞翔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想来在此隐居孤山的与鹤梅为伴的先辈林逋先生再生也一定会为之叫好的。鹤欲凌空万里,谁知竟落在西天的边塞之地。夜深了,鹤还戒备地垂翅立在台阶上,回顾清癯孤独的身影,不禁怜惜不已。鹤高昂立于鸡群之中,拍着翅膀与鸭子一起趋走。我为鹤整理羽毛,弹琴与鹤一起快乐。我暂且在这里吟诵《浮丘经》,饲养着青田的小雏鹤。将来有机会回到杭州,我还要重新经营当年林逋先生修筑的“巢居阁”。这哪里是写鹤呀!明明以鹤来写自况啊!
4
林则徐毕竟不是真的沉迷于吟风弄月,陶然于饲鸟养禽。初来伊犁尽管也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但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他主动参与公务活动,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边防的支出十分拮据,全靠朝廷拔款、拔粮,认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由于清廷支付巨额赔款,用于新疆的边防支出几乎停止支付了)。遂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向伊犁将军布彥泰提出捐俸银兴办惠远城东阿齐苏废地垦务的建议,为所采纳。将军令其前往修渠垦荒,一下子抖擞起了林则徐的全部精神,勘地工作很快完成,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正式呈报捐俸议垦,并于九月竣成,布彥泰表奏了林则徐的功绩,伊犁八城普遍开展垦荒,朝廷委派喀喇沙尔办事上、全庆与林则徐以主持勘地工作,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半年完成。后来林则徐追忆往事,在向全庆寄诗中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豪的微笑。《柬全小汀(全庆)》,云:
一
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辔行。
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朴曼胡缨。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
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二
频年迁客戍轮台,何意輶轩使节陪。
归梦未逢生马角,游踪翻得遍龙堆。
头衔笑被旁人问,齿让惭叨首座推。
纵许生还吾老矣,看君勋业耀三台。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春,林则徐奉命在新疆天山南路查勘地亩开垦事宜。如《清史列传·林则徐传》记载林则徐勘地期间,替伊犁将军布彥泰起草奏折时,“请酌予回子耕种,并请改屯兵为操防”。他不辞辛苦,在南北疆奔波,为开发边疆殚心竭虑,同时又感到快慰无比。林则徐真是诗坛中的高手,他第五次用李星沅前诗原韵和诗作答寄李杭。《寄酬梅生见赠,五叠前韵》,云:
一
圣主筹边智勇该,新畬频报塞垣开。
荷戈权作輶轩使,负耒原从陇亩来。
荒徼得蒙耕凿利,劳踪敢惮简书催。
诗人贻我琼瑶什,纪事端资珥笔才。
二
稂莠嘉禾不并生,田莱区画要平衡。
南东疆理思成宪,带砺提封溯旧盟。
中外总期无旷土,兵农何必有分名。
迢迢一片龙沙路,待听扶犁叱犊声。
三
开辟真教悟夙缘,只愁衰白是残年。
虎头旧日怀投笔,马腹而今悔著鞭。
异类犬羊能向化,穷边鸿雁总堪怜。
锋车过处喁喁望,嫠面花门亦贴然。
四
知君还在玉堂中,九陌花开匝地红。
帝籍正看耕禹甸,边屯也许入豳风。
降康长冀丰穰咏,鸣盛咸歌福禄同。
西域遍行三万里,斯游我亦浪称雄。
在这首《寄酬梅生见赠,五叠前韵》诗中,表现的志向极为宏大。他要造福西域人民,把茫茫戈壁化为良田,到处可以看到扶犁叱犊的声音。他还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已垦荒约六十万余亩,边防军一切需用基本能够自给。
5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十七日,邓廷桢获赦入关,林则徐由衷地为老友感到高兴,并满含深情地写下了《送嶰筠赐环东归》这首诗赠于老友:
一
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
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
二
回首沧溟共泪痕,雷霆雨露总君恩。
魂招精卫曾忘死,病起维摩此告存。
歧路又歧空有感,客中送客转无言。
玉堂应是回翔地,不仅生还入玉门。
此诗是林则徐的送行之作,祝贺邓廷桢早日入关东归,他不胜感慨地公开提出了“青史凭谁定是非”的问题,坚定地表明“老哥俩”是清白无辜的,对他们舍生忘死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而落得如此下场,流露出难言的悲愤。他坚信与邓廷桢所进行的禁烟抗英事业是正义的,让功过是非付诸于历史去评判吧。他深情地对老友说:您仍是朝中老臣,我真羡慕你,比我先入关回朝廷为皇上效劳。咱们同戍伊犁,头发都白了,在此休戚与共,如今您要离去了,行程万里,歧路上又是歧路,我心中顿生怅然若失的空荡感觉;咱们同为流放塞外的迁客,如今客在异乡中又要送客,我反倒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您这次回朝一定会被重新起用,不仅仅是生入玉门关。全诗喜悦、悲愤、沉痛、激昂……林则徐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思想内涵表现得十分深刻。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六日(即1845年12月4日),林则徐在哈密接旨获释,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补,历时三年的流放生活至此结束。他不禁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他请伊犁布彥泰代奏《奉旨回京候补谢恩呈》。并作诗四首纪恩述怀。《乙巳子月六日,伊吾旅次被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用,纪恩述怀》,云:
一
漂泊天涯未死身,君恩曲贷荷戈人。
放归已是余生幸,起废难酬再造仁。
一唱刀环悲白发,重来辇毂恋红尘。
枯根也遇阳回候,会见金门浩荡春。
二
浃岁锋车遍十城,花门嫠面马前迎。
羁臣几见膺星使,清秩频惭附月卿。
雨露雷霆皆圣泽,关山冰雪此归程。
衔恩正对轮台月,照见征袍老泪倾。
三
大树营门礼数宽,将军揖客有南冠。
非徒范叔绨袍赠,不待冯驩剑铗弹。
夙世因缘成缔合,一心推挽愧衰残。
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
四
寓公家室问苍茫,笑指新丰似故乡。
频附音书烦北海,曾同忧患忆南阳。
门墙沆瀣云情重,儿女糟糠絮语长。
准备椒盘谋饯岁,屠苏偏合老先尝。
诗中表达了林则徐对赦免召还莫能言状的感慨和喜悦,对道光帝充满了感恩之情。他难忘在新疆勘地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情景。回想自己三起三落的宦海生涯,叹息垂老弩末。他感谢布彥泰对他的推荐引进,感谢李星沅等友人对他家人的关心照顾。思念与他共经忧患的邓廷桢,急切盼望与家人团聚。也充满了他即将离别伊犁时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6
林则徐致力于筹海、筹边,加强海防、塞守,呼吁警惕欧洲殖民主义对我国的蚕食,纵然身在贬戍,忧国之心未尝稍辍。
早在主粤禁烟时期,已注意搜集欧洲诸国的情报,全面研究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求选择正确对策。对英、法两国不同对待,重点孤立、对付英国。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的威胁日益加强,1841年林则徐被贬西戍途中,得知镇江失陷的消息,悲愤盈胸,认识到我国已面临列强蚕食的危险。在《程玉德方伯德润饯予兰州蕃廨之若已有园,次韵奉谢》一诗中最先发出了这一呼吁: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
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
林则徐初登戍途,一直心挂东南,“回念东南军务,寝食难安”,总觉得国家在召唤自己: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这不平静的江东战鼓声一直伴随着林则徐西出嘉峪关,途中接到先已发戍到伊犁的邓廷桢来书,志士所思,不谋而合,林则徐心中非常感动,回信附诗,倾诉衷肠,兼哀国事: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角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瀚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得志则兼济天下,失势则独善其身。这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独善其身就必须讲究旷达,邓廷桢来信说现在一切都已能想得开,足可臻于旷达心境了。林则徐则会意地答道,个人的荣辱的旷达也许能做到,但心念江南的忧患意识却未必能排除得了。接着表示:
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鬒犹喜未皤然。
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
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
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林则徐虽身处贬戍,气节巍然,仍然志在御侮救国,与投降派誓不两立。这一思想在他投寄另一知心朋友黄浚的诗中表达得最为明确。黄浚也曾流放乌鲁木齐,后遇赦先还。林则徐此诗把朝中的投降派骂为伙同英国殖民主义者共同穿墉破壁,毁我疆域的老鼠,渴望赐环东归,再挥宝刀,重上反殖民主义战场。
狂魔枉向病加身,肯与穿墉竞鼠牙。
古井无波恬一勺,歧途有客误三叉。
带围屡减腰仍瘦,笋束成堆眼已花。
何日穹庐能解脱,宝刀盼上短辕车。
林则徐西戍伊犁以后,同俄国更是隔水相望,他对于这个不怀好意的邻居,早有一种不祥预感,而现在这种危机感更加让自己时时能感受到。因此,他经常与主边的封疆大吏作“竟日谈”,提醒他们加强塞守,未雨绸缪,以防不测。《送伊犁领军开子捷(开阿明)》一诗中集中体现了这一防俄思想:
嗟哉时事艰,志士力须努。
厝薪火难测,亡羊牢必补。
从来户牖谋,彻桑迨未雨。
矧当冰檗秋,敢恃
文章评论
白杨
写得极好,林则徐在您的笔下是如此的真实、可敬,点赞![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em]e160[/em]
文胆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撰写此文,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