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颂

个人日记

 
          太行山,巍峨耸云天,千里丰碑望不断|无情风雨任摧洒,英雄业绩万古传|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是历史的见证|你是不灭的灯盏|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就象我们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樟河水,盘绕太行山,千回百转流不断|征程万里开新路,寒冬过后春花艳|太行山|光荣的山啊!胜利的山,你是宏伟的画卷|你是壮丽的诗篇|太行山|光荣的山啊!胜利的山|你鼓舞我们百折不回永远向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行山,位于河北省山西省交界地区,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我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着愚公移山的寓言传说。

寓言里提到的‘太行、王屋二山’就是指太行山和王屋山。

寓言原文: 
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rǔ)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é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hè dàn)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qū,弯弯曲曲的意思,而qǔ只用于歌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huì)。以残年余力,曾(cé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曾(céng)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sǒu)亡(wú)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jì)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
愚公移山图片二
寓言大意: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今天仍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4年7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