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的老照片外国传教士在中国

属灵知识装备

西方人在历史上,曾经为我们干过许多的好事,西方文化曾经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它的博爱,仁慈,文明,民主,公平,法治,干净,整齐等为人的理念曾经在中国大地上播洒,可惜好景不长,最终还是被我们顽固,保守,封建的文化势力所淹没,但是这段历史应该被广大国人所认识和牢记,一般的中国人只记得有白求恩,实际上在中国为我们干过好事的远不只他一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吧,谢谢你!...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学校:华西协合大学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辅仁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华西协合大学建于1910年,到2000年的九十年中,虽几易其名,但一直保持了独立办学。世事的变迁,认识的差异,多年来对私立时期的史绩有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在21世纪的今天,拓宽视野,从已发掘的资料中也许可以作一种猜测:在中国变法图强、兴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背景下,她是华西地区新式教育的先躯之一,是灿烂的中华文明,尤其是根植于“天府之国”的巴蜀文化与西方近代优秀文化交融的产物;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育英才,参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伟大变革中,她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西部妇女高等教育的先河。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桎梏下,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四川也尚没有接收女子入学的高校,少数要上大学的妇女只有到省外去。早在1908年华大临时委员会就收到了差会计划在华大附近筹建女子学院的设想,几经反复的协商,1922年校董会才有保留地批准女子进入华西协合大学。
    1924年9月7日,笑容可掬的毕启校长,在办公楼迎接了新入学的8名女生(如上图),她们一下成了西部历史性的人物,华大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开创了男女合校的先河。随后女子高等教育显示了光明的前景,1929年有5名女生毕业,1932年乐以成获得第一个女子医学博士学位。在十年后,女子占了学生的三分之一,甚至还有来自朝鲜、俄国及美国的学生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办者虽然都以传教来华,但许多人更热心于教育的传播科技,促进中西交流。毕启在校任职30多年,是对学校有巨大历史贡献的。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热忱的教育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苏道朴,42岁就在华西坝付出了生命,影响了一家人以后的命运.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以上两图是位于山东大学医学院里的原齐鲁大学男生宿舍,又称四百号院,共两列八栋楼,建于1916年,现仍为学生宿舍。四百号院设计者为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亨利·墨菲,在旧中国17所教会大学中,有6所为墨菲设计或参与设计,分别为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福建基督教大学、岭南大学等。
齐鲁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04年(一说1902年)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是英美基督教会在济南成立的第一所基督教会大学,该校于1917年与潍县广文学堂、青州神学培真学堂、南京金陵大学医科、汉口“大同医学”合并,组成“私立齐鲁大学”。当年齐鲁大学西式建筑群的规模在全国学校中是最大的,占地545亩,主要由英国传教士卜道成筹建,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为主,艺术价值颇高,堪称近现代建筑的博物馆。1951年该校由我政府接管,1952年齐鲁大学撤消,其文学院并入山东大学,理学院并入山东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等,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郁约翰——传教士医生、建筑设计师和木匠  "郁约翰的“鸦片戒毒所"   鼓浪屿救世医院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戴德生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彰显奉献与牺牲之精神。事实上英文裡面还有一句话他说「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

在庚子教难中,有一个历史细节让我门格外受震动。戴德生创立的内地会,有58人被害,此外还有21名儿童。但在事后的索赔中,戴德生主动放弃赔偿要求,即使中国政府情愿赔偿,也不接受,以示和不平等条约划清界限。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1865年,戴德生创立「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深入中国内陆,致力在未得之民中传扬福音,建立教会。
1951年,随著时局的转变,宣教士被逼撤离中国。内地会经祷告寻求後,领受新异象,决定在东亚地区继续事奉。
1965 年,改名为「海外基督使团」(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将总部设在新加坡,位於全球人口最稠密,但最少人信主的众多亚洲国家中央。
1951年 内地会宣教士来到马来亚,展开新村福音工作。

1865 年(清同治四年),戴德生创立跨宗派的内地会;同年发表著作《中国的精神需要和要求》,呼吁传教士来华传教。内地会由一群热忱而有爱心的传教士自由组成,吃苦耐劳,不避艰辛,除信守基要真理外,并不象其它宗派执著于某些观点;他们所持守的严格的属灵原则至今仍是中国教会的祝福。内地会的另一特色是建立教会後,以自立自传自养为目标,不接受外来的津贴补助,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深入内地传教,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将福音传到19 个省,并深入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新疆西藏。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站立者:戴存义(二子)、戴存仁(长子)
坐下者:福珍妮(妻子)、戴德生、葛珍莉(戴存仁妻子)
前排者:戴存义妻子、戴存仁的子女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1866年随戴德生一起来华的16位宣教士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内地会传教士在家访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身穿长袍马褂的剑桥七杰,1885年.受到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影响,七人成为传教士,1885年2月5日前往中国,3月18日到达上海。临行前全国各地纷纷召开盛大的欢送会。他们的行动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导致Robert Wilder发起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七个人都是有重生经历的基督徒,出于信仰,前往中国,努力传播福音并帮助当地人。他们加入内地会后,讲道并且呼吁听众效法他们的榜样跟随基督。施达德的兄弟Kynaston Studd资助了他们的旅行费用。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内地会100名同工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聚会,中间老者为戴德生牧师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貝如意姑娘(美国)

1900年6月30日,德牧师告诉露姑娘从太原府来的坏消息。于是她招聚全体学生,一同跪下祷告,与她们话别。为着安全起见,全体宣教士次日回到城南街的宣教站。祥熙和几位信徒,最後把一大车的日用品和食物,从南郊运进城里。
教会每天下午三时开祷告会,五时有查经班,在风声鹤泪中,这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和安慰。7月11日,一位信徒冒险犯难来到太谷,告诉露姑娘太原府的大屠杀。不少信徒渐渐逃来避难,也有逃亡到山头之间的,外面村镇又不断传来遇难的消息。
7月31日上午九时正,宣教站照常主日崇拜,由刘长老主领聚会。下午一时午膳後,大夥儿正在休息。忽然,看守前门的大叫起来:「拳民来了!拳民来了!」数百拳民在前,数百官兵殿後,正从南街浩浩荡荡冲过来,齐声大喊著:「杀!杀!杀!」拳民冲进会堂,但见刘长佬第一个倒下⋯⋯
殉道时,来浩德牧师51岁,来师母55岁,德富士牧师42岁,卫禄义牧师41岁,露美乐姑娘35岁,年纪最小的贝如意姑娘,殉道那天刚好是35岁生辰。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纪念殉难者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二)  
FRANCIS DAVIS与LYDIA DAVIS夫妇和他们的新生婴儿
1900年7月31日在太谷被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