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宝宫女的逆袭人生

个人日记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眠。今生已过也,愿结来生缘。
还记得初听这首诗的那种惊艳,在高一时教我们的语文老师,现市内知名文化大儒长荣京剧院的院长王一昉,他上课时经常不带书本,只拿一只粉笔给我们讲杂谈,谈文史,谈诗歌,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听得我们如痴如醉,比于丹的「百家讲谈」还要精彩。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玄宗后宫里一位普通的宫女,古代将士们衣服都是由皇帝的宫人们来做以激励士气。诗的大意是,沙场上征战的战士们,你们驻守在边疆苦寒之地,异常辛苦,夜晚怎么能够安睡呢?虽然我亲手缝制的这件战袍,不知会穿在哪位将士的身上?但我想着你们在战场上征战辗转,所以我含着款款深情在缝制时多用了些棉线和棉花,我的今生今世就这样过去了,我愿和您在来生来世相逢相知,喜结姻缘。



这件战袍和其他宫人们做的战袍运送到边疆,一个士兵在棉袍中发现了这首诗,不敢隐瞒,向将帅报告了此事,将帅又层层上报,最终报送给了唐玄宗。唐玄宗纠集了宫中所有宫女,问这首诗谁写的,在古代私相授受是大不逆,可判死罪,最终一位瑟瑟发抖的宫女站了岀来承认出自她的手。唐玄宗看其可怜下旨说,"与尔做今生缘"。将这名宫女嫁给了那位边关战士。”唐朝是个真是一个浪漫而富庶的朝代,人尽可书,如果可以选择穿越,我一定会穿越到诗酒菊花剑的泱泱大唐。
这首诗在浩瀚的中华古诗词里是最简单的,作者连姓氏名谁也无从考证,但诗给人们带来的温暖与震撼却令人动容。因为女孩有一份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梦想,而成就了一段姻缘,留下了一个极美的佳话,这个女孩的人生也成功的逆袭。



才情中的悲悯最走心。这首诗原是悲凉的,绝望,然而又是悲悯的,期待的。千年以前,天宝年间的一个夜晚,长安后宫里,一间陋室,一盏孤灯,一位女子。女子手上拿着一件棉袍,另一只手上在棉袍上密密地缝着。秋夜未央,女子盈盈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她的思绪飘向远方,将穿起我亲手缝制的战袍的边关将士在这清冷的夜里应该如何安睡?“寒苦若为眠”也成为千百年来形容军旅生活清苦的佳句,一位本应是“坐愁红颜老”的后宫女子,在忧愁与等待中细数着时光老去,没有诉说白自已的孤独和悲苦,却悲悯天下苍生,所以“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眠”,让苍凉与无奈立刻温暖与释怀。唐玄宗文韬武略,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绝对不仅仅因为宫女的可怜,赦免了她,更多的应该是被诗里流露的才情与悲悯打动。



有梦想就有实现的机会。“今生已过也”在怒放的生命终抵不过命运肃杀,一个后宫的女孩子,出宫后己成了一个大龄剩女,一个驻守边防的将士,自古征战几人回,此生再无交集,此去经年或许连做战袍的机会都没有,“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才华迤逦,落笔旖旎,在岁月秋深里,不过是落寞的空灵,痴缠的高冷,只有缘由,没有结果。“愿结来生缘”让原本“今生已过也”的悲凉绝望又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即时没有刻骨铭心的相遇,愿在柳暗花明的来世撷一片山高水长,小女子不畏秋光渐冷 ,将无奈化为淡然清扬于梦想里。



绝地逆袭属勇敢者。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志存高远,静水流深,才情非凡的小宫女没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只让忧伤碎 了一地。即时冒天下大不违,也要将情怀释放,手放与心口的位置,耳畔是窗外风声鸟啼,女孩写将信阀放入刚刚做好的战袍中,《红楼梦》里葬花的林黛玉如此,满院落花帘不卷朱淑真亦是如此,生当做人杰的李清照也是如此。



如果在当代,我想这位宫女一定文艺范儿十足,或者服装设计师,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或者是一位办公室女郎。她喜欢八卦,关注娱乐新闻,爱上淘宝淘漂亮衣服和化妆品,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她喜欢《红楼梦》,会喜欢读李后主和纳兰性德的词,徐志摩的诗,张爱玲的小说,在李健的歌声里沉醉,找一个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相伴一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