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
随笔
在动车站等车,看看快到检票进站的时间,许多人已经起身涌向检票口。
我忽然发现自己身边不远处的坐椅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男人,肩宽背厚,黑红脸膛,头发有些凌乱,六十岁的样子。男人的面前有五六岁一小男孩 在玩耍,一眼便能看出是准备出行的爷孙俩。
我不用猜测,就能准确的判断出这个熟悉的身影是谁。而且 ,我能很快把时光向前推移三十余年。我发现,那个熟悉的男人也在看我,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也认出在看他的我。但我们都没有站起招呼对方,只是自然的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
过检票口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回首看那爷孙俩坐的地方,已经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与我同一车次还是另外车次,看来是无法判断。在车上,我从坐的1号车厢穿行到最后一节8号车厢,因为一个同行坐在8号车厢,这过程中,我并没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也没有人喊我。后来我想是不是有人弱弱的喊过我,我侧过头,并没有发现什么。
这个熟悉的身影再也没有在我眼前出现过,而我的记忆里那个熟悉的身影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们喊他肖老九,是那个地处山卡卡的生产队队长的儿子,中学毕业回乡,在生产队算得上有文化的干部子弟。他爹,就是那个生产队长,人长得矮壮,粗胳膊粗腿,狭窄的脸长着一撮山羊胡,说话慢声吞气,每天早晨出工肖队长总是走在前面,右肩挎一犁,左手牵一头大水牛,一声长一声短地喊出工啦,那个要偷懒,肖队长张口就骂仙人板板的龟儿子。而他儿子肖老九身板长得像他爹一样壮实,但个头高出一头,并且相貌堂堂,说话有板有眼。更主要的是,他干起农活不比他爹差。在队里年轻人中算得上出类拔萃。
肖老九大我们几岁,喜欢到我们住的知青房来玩。我曾问他,为何不去当兵。他说爹就他一个儿子,再说当几年兵回来还不是种地。我觉得他这人吃的苦,人也聪明,能说会道,在不要文凭的年代,去部队混个干部也不是难事。在农村操田犁地伺候庄稼有些可惜。我们刚下来那年,另外一个大队的回乡知青,去当了兵,居然混了个正师职干部进了省城大机关。
我下乡两年里,遇到村里一件喜事,就是肖老九结婚。新婚媳妇是大队王会计的女儿。这位王姑娘 长得跟他爹一样柿子脸,塌鼻子,但皮肤白嫩,身材丰满,再加上两眼水汪汪,在山里也算是美人。这样队长的儿子,大队会计的女儿 ,也算门档户对。新婚之夜第二天,肖老九照样出工,干活一样出大力。中途休息时,被我们几个知青缠住交代新婚之夜做了什么。我们走那年,肖老九有了一个胖小子。
我们刚到生产队那一年,另外一个生产队领导的儿子当兵去了西藏,我觉得那个小伙子的素质不如肖老九。第二年我们也走啦,还是去当兵。那个年月,在那偏僻的农村,当兵是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离开生产队时,所有的的锅碗瓢勺 都没带走。 肖老九没走,他要走,就有一位知青走不了。
几年前,我回生产队一趟,但没进村,只在外面转悠了一下。听人说,改革初,肖老九承包乡里砖瓦厂发了财,把王姑娘也休啦。后来做生意又亏大了,这些年都没回来,他爹肖队长早就不在了。也有人说,他去外地搞传销。我想起他的口才很好,但已不至于搞传销吧。
想起那日在车站巧遇,以他的性格当时他会主动喊我 ,不喊也许有原因,或者是我的冷淡。下次遇到,我一定主动喊他 ,请他喝酒吃饭,叙叙旧。
他的孙子长得很白,我估计是王姑娘的遗传。
我忽然发现自己身边不远处的坐椅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男人,肩宽背厚,黑红脸膛,头发有些凌乱,六十岁的样子。男人的面前有五六岁一小男孩 在玩耍,一眼便能看出是准备出行的爷孙俩。
我不用猜测,就能准确的判断出这个熟悉的身影是谁。而且 ,我能很快把时光向前推移三十余年。我发现,那个熟悉的男人也在看我,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也认出在看他的我。但我们都没有站起招呼对方,只是自然的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
过检票口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回首看那爷孙俩坐的地方,已经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与我同一车次还是另外车次,看来是无法判断。在车上,我从坐的1号车厢穿行到最后一节8号车厢,因为一个同行坐在8号车厢,这过程中,我并没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也没有人喊我。后来我想是不是有人弱弱的喊过我,我侧过头,并没有发现什么。
这个熟悉的身影再也没有在我眼前出现过,而我的记忆里那个熟悉的身影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们喊他肖老九,是那个地处山卡卡的生产队队长的儿子,中学毕业回乡,在生产队算得上有文化的干部子弟。他爹,就是那个生产队长,人长得矮壮,粗胳膊粗腿,狭窄的脸长着一撮山羊胡,说话慢声吞气,每天早晨出工肖队长总是走在前面,右肩挎一犁,左手牵一头大水牛,一声长一声短地喊出工啦,那个要偷懒,肖队长张口就骂仙人板板的龟儿子。而他儿子肖老九身板长得像他爹一样壮实,但个头高出一头,并且相貌堂堂,说话有板有眼。更主要的是,他干起农活不比他爹差。在队里年轻人中算得上出类拔萃。
肖老九大我们几岁,喜欢到我们住的知青房来玩。我曾问他,为何不去当兵。他说爹就他一个儿子,再说当几年兵回来还不是种地。我觉得他这人吃的苦,人也聪明,能说会道,在不要文凭的年代,去部队混个干部也不是难事。在农村操田犁地伺候庄稼有些可惜。我们刚下来那年,另外一个大队的回乡知青,去当了兵,居然混了个正师职干部进了省城大机关。
我下乡两年里,遇到村里一件喜事,就是肖老九结婚。新婚媳妇是大队王会计的女儿。这位王姑娘 长得跟他爹一样柿子脸,塌鼻子,但皮肤白嫩,身材丰满,再加上两眼水汪汪,在山里也算是美人。这样队长的儿子,大队会计的女儿 ,也算门档户对。新婚之夜第二天,肖老九照样出工,干活一样出大力。中途休息时,被我们几个知青缠住交代新婚之夜做了什么。我们走那年,肖老九有了一个胖小子。
我们刚到生产队那一年,另外一个生产队领导的儿子当兵去了西藏,我觉得那个小伙子的素质不如肖老九。第二年我们也走啦,还是去当兵。那个年月,在那偏僻的农村,当兵是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离开生产队时,所有的的锅碗瓢勺 都没带走。 肖老九没走,他要走,就有一位知青走不了。
几年前,我回生产队一趟,但没进村,只在外面转悠了一下。听人说,改革初,肖老九承包乡里砖瓦厂发了财,把王姑娘也休啦。后来做生意又亏大了,这些年都没回来,他爹肖队长早就不在了。也有人说,他去外地搞传销。我想起他的口才很好,但已不至于搞传销吧。
想起那日在车站巧遇,以他的性格当时他会主动喊我 ,不喊也许有原因,或者是我的冷淡。下次遇到,我一定主动喊他 ,请他喝酒吃饭,叙叙旧。
他的孙子长得很白,我估计是王姑娘的遗传。
文章评论
一缕清风
等一下,我也看看有木有熟人可以一起等车, [em]e328591[/em] …[em]e176[/em]…人生何处不相逢?!有缘再聚,已然是莫大的福分了,[em]e112[/em],[em]e160[/em]
山君紫
听侉哥这么一说,俺觉得就是哥不对了,人家怎好意思先开口,担心哥来句:你~? 好歹人家也是干部子女,多没面子
禾木陌忆
有点遗憾!
海航
生活中缺了热情的人,估计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篇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