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历宝钞》是真?释迦牟尼佛为何不长久住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何意?
佛学传音
问:现在很多人都说《玉历宝钞》是假的,不如法的,不知法师如何看待?
答:佛菩萨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那我们看看《玉历宝钞》的内容是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读了之后我相信,我对它很尊敬,我认真学习,学习就是断恶修善,那它对我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不相信因果,学佛还要存不善的心,还要造恶业,那么《玉历宝钞》讲的,你还是要堕三途,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因为他前世误杀了众生,这一世故意找到前世被他杀的人,跟他在一起,也被他误杀,这个因果就结了。他为我们示现,他有这样的神通道力,他可以避免,但是他不避免。因为这一生免了,来生也避不了,生生世世欠着,总得要还清,所谓「欠命的还命,欠钱的还钱」。
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过去世骗他,他今生骗我,这个帐欢欢喜喜结了;一种是我过去生中没有骗他,但是他今生来骗我,这也没有关系,来生他会还我。这有什麽好忧愁的!你生活在这个世间,快快乐乐、欢欢喜喜,没有吃亏,也没有上当,也占不到任何便宜。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通三世,要明白这个道理。
到底有没有鬼?一般人大多是半信半疑,不能肯定。我有几个同学肯定,因為他们常常见到。我的同参明演法师认為讲经太辛苦,他不学,他要学神通,用神通来教化眾生。所以,我们走的是两条路,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他跟屈映光上师学密。
大概学了三年,他告诉我,他能见到鬼。他说每天下午大概五点,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街上就有鬼走路了,这是鬼的早晨。到了九点、十点,满街都是,好热闹。人鬼杂居!明演法师是我的好朋友,人很诚实,持戒精严,决定不妄语。他最初看到的时候很害怕,以后看久了就不怕了,还能与鬼交往、谈话。他告诉我这些事情,我说:「你神通没有学成,鬼通学成了。」
佛经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他的目标不是在修戒定慧,而是求神通,这个念头错了,因地错了。虽然修持得不错,但是他的身体虚胖,不结实,而且脸色灰暗,大概是跟鬼接触多了。
你看美国魏斯医生的几本书,他出了四本书,他用催眠的方法让一个人回到过去世,回到前生,回到再前生,他自己都能说出前生的状况。由此可知这是人的本能,在佛法讲,六通都是人的本能,本能为什么失掉了?就是你妄想杂念太多。所以妄念少的人,心地清净,这个能力很容易恢复,这是讲修行,容易恢复。有些烦恼很轻的人,他就有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他可以。一般在佛法讲,这种人到世间来多半是夺胎的,他母亲怀孕的时候是另外一个人,因为母胎里头很痛苦,是另外一个人。另外这个人他一出生就死了,这个神识就借着他的身体就来了,他对于过去的事情全清楚,一点都不模糊。真有这个事情,我们在报纸新闻里头,杂志报导里头看到的有,知道过去世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前的例子,有很多同学把这些资料、资讯剪下来送给我,我都看到。
净空法师开示:离欲,清净平等觉就现前
1 我们念佛人,心一定要清净,清净一定要离欲。为什么佛在经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叫你离欲?经上讲得好,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你有一条,你就出不了地狱。
2 五条都有,你怎么办?要淡薄。六道里头最苦的地方是地狱,佛叫你离欲,就是叫你脱离三恶道,叫你脱离地狱。地狱你都能脱离,那饿鬼、畜生就不必说了。
3 离欲,才能超越生死轮回。“欲”是欲望,是烦恼,要舍弃。欲望里面包含的太多太多,佛把它归纳成五大类——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菩萨都舍弃了,真正是离欲。
4 念佛的基础是建立在离欲,真的离欲了,你的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不离欲谈不上念佛,那是口念佛,口里有佛心散乱,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
1 诸位要晓得,念经不是超度亡魂的。佛法在世间,主要是度人的,不是度亡魂的。念经,是把你自己的心性引发出来。真正修行人的心愿行,与佛的心愿行相应,这就是念经的殊胜功德。
2 有许多居士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会念经,换成别的书就不会念了,这是有感应的。
3 我们要是常常读经,常常看注解,看个三年、五年,你自自然然就通达。念经是有感应的,我们只念净土经,死心塌地去念,这个感应就特别的快。
4 《楞严》上说得很清楚,“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净土经讲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念经就是念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真正念上三年、五年,我们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一样,就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能够往生净土。
1 读经能够出声读是最好,出声读一定要把意思念出来,这个功德很大!
2 你要度你的家人、邻居,你跟他讲佛法,他不能接受,他要排斥;你念经,如果念的声音很好听,抑扬顿挫,把经里面的意义都在言语里面表达出来,他一听就懂,听了生欢喜心,来请教你念的是什么,这样子他就会学佛了。
3 如果你念经没有抑扬顿挫,念了半天,人家一个字也没听出来,他当然不能接受。读经应该用什么方法?电视剧里念台词,句句讲得清清楚楚,能感动人,读佛经也要这样念法。
4 你念经的时候,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一些鬼神,他们在听,你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经义表达出来,能感动这些鬼神回心转意向善,对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社会动 乱,鬼神先乱!度鬼神这个用意很深,尤其现在妖魔鬼怪充斥在社会里。度鬼神要用什么经?
5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两部净土经,古人讲这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你就晓得这是一切经里的第一经。就用第一经来度他们。
6 用什么方法?每天念经。念经,他们在听,我念就等于讲给他们听一样,代佛宣讲!我们把意思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回向。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念,这个力量很大!
所以佛示现灭度、示现住世,都是善巧方便,我们懂这个意思。求学亦复如是。我过去在台中求学,时间短,我得的利益比一般同学多。什么原因?我们是外地去的,到台中作客,时间很短,赶快学,认真的学,说不定哪一天机会没有了。
住在台中市的人,他没有这个观念,李老师常住在台中市,今年不成,还有明年,明年不成,还有后年。那个心永远是懒散的,一直到李老师往生了,也没学成。李老师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这心情不一样。我们作客,这个心情是很紧张的,是要把这个机会好好的抓住,知道机会一失掉就不容易再得到。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以佛的身分出现也是这个意思,不能常住;常住,众生往后就懈怠,佛的教学就不灵了,所以不能示现常住。
问:很多人喝酒吃肉时,会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为自己找借口,请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这种话是佛菩萨应化在六道里,特殊状况之下教人开悟的。对于一个持斋、持戒很严,他非常执着,分别心很重,贪、瞋、痴、慢都不肯放下,所以菩萨用这个示现,你持斋、持戒那个严肃都没有用。像济公长老、金山活佛,他专门就是对付这种人的。他什么忌讳都没有,所以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他心里真有佛。他确实对人、对事、对物他没有对立,他没有执着。没有执着就是阿罗汉,没有分别就是菩萨,这个我们都讲得很清楚。你还有执着,戒持得再好,斋持得再好,你都比不上他。所以他是帮你开窍,不是叫你不持斋,不是叫你破戒,不是的,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提醒你,你要更重视实质的修行,那是形式。形式是对外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持得这么严?是教那个没有学佛的人,刚刚初入门的人,给他做个好样子;真正功夫得力,不是那个,这个一定要懂得。真正功夫得力是放下。所以你没有放下,那都叫世间法,放下才叫出世间法。我们在《华严经》上讲得很多,诸位要细心去体会。
1 佛法传到中国来,是中国国家去聘请的。佛经原始的记录,都是用梵文写的;传到中国来之后,才把它翻成中文。
2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一千年,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聘请高僧大德到中国来,并以国师之礼接待,非常之尊重。
3 俗话常讲“上行下效”,看到帝王对出家人这么尊重,老百姓跟文武官员对出家人也就格外地尊重,可见佛教在中国享有很崇高的地位。
4 佛经的翻译,是非常慎重的——帝王以国家的财力、全国的人力来支援,当时的语文专家,世出世间这些学者,几乎都参与翻译的工作。
5 当时译场的组织相当庞大,可是经题上只列一个人——当时这个译场的主席,用他来作代表。所以这部经不能看作是他一个人翻译的,而是他那个译场翻译的。
6 史传上记载比较详细的,是罗什大师的译场,我们《弥陀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罗什大师的译场有四百多人,可见这个机构相当庞大。
7 唐朝玄奘大师的译场,规模就更大,有六百多人,个个都是有学问、有德行,集中在一起,从事于译经的大事业。
8 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有学生问他:您老人家的修行这么高,一生翻译这么多经典,功德这么大,怎么走的时候还生病?他说这是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重罪轻报,在这一次病痛当中,所有业障都消除了。
2 他帮我消业障,我当然要感恩,我怎么可以恨他?我要是恨他,不但我的业障消不了,还要加重,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古人讲“吃亏是福”,福从哪里来?业障消了,福就来。
3 从现在起,我对人真诚,别人处处欺骗我、占我的便宜,我不但不责怪他,反而磕头感激他,为什么?无始劫业障从这里消除了。
4 我们念头转过来,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念念感恩、时时感恩、处处感恩,感恩这个念头昼夜不间断,我们的心多舒畅、多快乐!
2 无念,是无邪念,什么是邪念?自私自利是邪念。《金刚经》上讲得好,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换句话说,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着,纵然是微细的分别执着,那都是邪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3 《金刚经》后半部讲得更究竟,“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那个“见”就是念头。分别执着的念头都没有,哪里还有样子?“相”是个样子。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这叫正念,这叫无念。无念,是无一切妄念。
4 无一切妄念,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这是正念。所以无念,不是连正念都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念头都没有,那你也会得一个果报,得什么果报?变成一块大石头,既不自利、也不利他。石头从哪里来的?石头就是这些人变成的。
应该怎样代父母念佛、诵经、消业障?
1 命运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改造命运,操在自己的手上,不操在别人手上。
2 这个事情别人帮不上忙,找到释迦牟尼佛、找到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3 自己造的,要自己把它解开,这是非常合理,合情、合理、合法。总而言之,我们真正发心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就能改运。
4 人生在世,以服务为目的,这是佛法。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示现在六道,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已。
5 我们能发这个心,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无往而不利。
6 我们现在没有机会为众生服务,是众生业障太重,没有福报!想替众生服务,他不接受,众生没福。
7 众生没福的时候,自己就很安乐。我们自己多读经、多念佛、多充实自己,等待将来一旦众生觉悟了,欢喜我们为他服务,我们再出现。
8 这正是所谓缘成熟,我们就进;缘不成熟,我们就退。“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这是佛菩萨,这是圣贤人的存心、圣贤人的作为,是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
净空法师开示:看破
2 佛教给我们看破,要怎样才能看破?多听经、多读经。经论经典字字都是无量义,听经、读经的时候,只要你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法的真相就都在眼前,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完全了解了。
3 一切法的真相,你明白了、了解了,你再也不会执着,再也不会分别,表现在行为上,你决定是“放下、自在、随缘”。
4 你看破了,你就会彻底放下,你在生活上,你必定会抱着这样的态度,一切随缘。一切随缘,绝不攀缘,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在。
5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给诸位说,放下是太容易了,真正难是看破。看破难,放下很容易!看不破,实在讲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为看不破。
6 看破,用佛在《金刚经》上的话,非常容易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的看破,你就不执着了;你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你一切都不计较了。
7 你要是碰到一个人,他今天把你的钱骗去了,或者偷去了,你一点也不会忧愁苦恼,你会若无其事,没事!你今天得到了什么东西,你也若无其事,你的心不会被外面境界转了,为什么?得到的,空的;丢掉了,也是空的。“得无所得,舍无所舍,没有得失”,这才是事实真相。
8 真看破了,你立刻就放下,为什么?事实真相你彻底明了了,决定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不可能有的;如果还有这个,换句话说,你还是没看破,佛所讲的这个理,你没有真正体会到!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不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萨不会帮助你造恶业。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为自己如果有感应那是邪魔,魔促成你的欲,魔帮助你做坏事。佛菩萨不会帮助人做坏事,只给你善缘不会给你恶缘。由此可知,凡是助长我们欲望,助长贪、嗔、痴,自己要有高度警觉——恶缘,不是善缘。
供佛,记住要用自己的财物。用别人的财物来修福——错了,自己一点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不能用别人的。有的人到佛菩萨面前大修供养,求发财,求升官。跟佛菩萨许愿:“我要是升了官,发了财,我再来还愿,再来给你大供养。”跟佛菩萨谈条件——贿赂,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这种供养不但没有福,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保佑我发财,我发一百万,我一定拿一万来供养你。”佛菩萨哪有那么傻,让你占九十九万的便宜,哪有这个道理?你把佛菩萨看作什么人?所以这样的供养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不要看到人来修供养——好事情,不见得是好事情。你要去打听打听他的动机是什么?你才晓得他是福还是祸。那个供养,又得不到升官,也发不了财,回过头来就怨恨佛菩萨,“这个佛菩萨不灵,我去供养,他没有保佑我发财……”,就怨恨,再毁谤三宝,那个罪业就愈造愈重。
有一位法师,这位法师现在也不在了,过世了。生前他常听我讲经,有一天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常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非常怀疑。”我说:“你为什么怀疑?”他说:“我向地藏菩萨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来。”这是台湾的德融法师。我就问他:“请问你那个道场住多少众?住多少人啊?”他说就他一个人。我就跟他讲,“没有必要啊!我是地藏菩萨也不给你。为什么?你一个人嘛,一个人没有需要哇,为大众,这个求是对的;为个人享受是错误的。”
你对这个修法有怀疑,不能够以真诚心去修,那感应就很难达到。如果你深信不疑,真诚恭敬心去修,一定有感应。世间一般人遇到灾难,纵然读到这个经,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苦苦的哀求佛菩萨保佑他,也未必能济事,未必能够真的有效果,什么道理?没有做到至心。
现在有人求而不得感应,都是精诚不足。精是专,专一;诚是诚敬。还有一些人读了这个经,没有能够圆解,心量很窄小,只是在佛菩萨面前诚心诚意来求,处事待人接物就不诚实。能不能求到?求不到。诸位要晓得,一诚一切诚,它是性德,你这样才能消业障。在佛菩萨形象面前露一点诚心,离开佛菩萨形象,跟大众接触之下,恶念又起来,烦恼习气又现行,没有用处。
现在有许多人说,念《地藏经》,也依照《地藏经》里面所讲的去修行,但是得不到果报,于是谤佛、谤法,说《地藏经》不灵。他没有晓得,他自己错解如来真实义,不是经不灵。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没有达到“善”的标准,没有人想到。善的标准是什么?“净业三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善人的标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到了,你是世间善人,佛法是建立在世善的基础上,你连这个标准都做不到,你学佛是佛门外的学佛,没有入门。
净空法师开示:世法要随缘
3 我们平常讲放下,《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离相就是放下。放下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放下,是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绝对不是“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不是的,这些现相存在,确实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4 佛教我们离相,是离我们心里面攀缘的相,这个要搞清楚!佛不是叫我们离这个四相,四相怎么离得开?离攀缘的相,心里不要着相,事上就没有妨碍。造成障碍的是心里的执着,与事不相干,这个道理要懂,决定不能够误会。
5 学佛,不是家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那你就完全错了!佛法在世间,要真正能够利益自己、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要懂得随喜,“随喜功德”。“随喜”就是随缘,随缘是遇到了,我们就要做,遇不到不要求;遇不到要自己想怎样怎样做,这是攀缘。
6 遇到就做,遇不到就不做,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清净平等就是真心,“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心地清净平等,与佛心就相应了,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何相应?二六时中,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没有其他的。
7 极乐世界是什么?《无量寿经》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经为什么要熟读,熟读常常可以忆念佛境界,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8 如果我们心里不想佛境,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造轮回业;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修净业,果报不一样,所以世法要随缘,心里要念念不忘西方净土。
1 佛法的修学,实在说,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缘,这跟世法是一样的。一个人在世间,一生富贵、事业、学业成就与否,固然是要靠努力,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宿世的因缘。
2 如果这个缘很重,这就变成一家,家亲眷属;如果疏远一点,就变成朋友这一类的,关系就比较疏淡了。
3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跟我们点头笑笑也是缘;遇到一个陌生人,他看你不顺眼而瞪你一眼,那也是缘,那是很疏、很淡的缘。
4 人与人之间,没有缘不会聚在一起。这个缘,佛告诉我们,它有四大类,这不能细说,细说非常非常地复杂。佛把缘归纳为四大类,所谓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5 没有这四种缘分,人不会聚集在一起,只要跟你有往来,一定是有这四种缘分。纵然相遇不相识,所谓陌生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与自己发生关系,必定是过去生中有这四种业缘。
6 夫妻的关系,也总离不开这四种缘。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结婚之后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
7 俗话常讲,“恩爱夫妻不到头”。没有到头的,终要别离,无论怎样恩爱的夫妻,命终的时候,再也不认识了,再也不会见面了。生生世世作夫妻的,那是小说家的幻想,不是事实!
8 小说里面写的“七世夫妻”,那是小说家胡造谣言,他不负法律责任,也不负因果责任。佛法说“缘聚缘散”,既有聚,哪有不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觉悟。
净空法师开示:是这样教出来的
1 佛在“净业三福”里面教导我们,学佛的根本、学佛的基础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必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孝亲,怎么会尊师?
1 在古代,好的老师教学,学生不远千里而来,所以在教育上,绝对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种族的界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只要肯学、只要好学,老师没有不认真教诲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2 我们看看《十善业道经》前面有一篇序文,雍正皇帝写的上谕,从雍正皇帝这一篇文章来看,我们就晓得儒释道这三家的教学,在清朝初年还是社会教育,教导社会大众“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3 和平,是中国古圣先贤教育的宗旨,它的内涵无不是孝亲尊师,所谓是“内圣外王之道”。“外王”就是和平,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内圣”就是内觉,圣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的意思。
4 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通达的人,就称为“圣人”,在印度称为“佛”、称为“菩萨”。孔老夫子通达明了,孟夫子通达明了,我们尊称他为圣人。印度人称佛,就是圣人的意思,他不是神仙。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总得搞清楚、搞明白,才不至于迷信。
5 佛教变成宗教,现在我们在香港看到,儒也变成宗教。香港有孔教,亦变成宗教,这种转变是好是不好,很难讲。如果是像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所说的,宗教是感情的,要有宗教的热情,宗教总不免迷信,那圣人的教诲变成宗教,这是贬低了,这是不应该的。
6 所以,欧阳大师讲,“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他的结论是:“而为今世所必需”,换句话说,是世间人必须要学习的。它不是宗教,它也不是哲学,它是什么?生活的教育。
7 儒家讲的是生活教育,道家也是生活教育,佛家还是生活教育,这是儒释道三家的本质,我们要认识清楚。他们的教学虽然有同异,我们可以说大同小异,可以相通,可以互注,彼此互相作注解。
8 古德讲佛经,常常引用道家、儒家的来解释;儒家讲学,也常常引用佛经来解释。它是开放的,它不是保守的,它不是专利的,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
净空法师开示: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 我们看版权页,版权页三十多版、四十多版,每一版最少都是一万本,多的三万本、四万本、五万本,你们去看,我的计算都把我吓呆了,这三种书,我估计至少他印了有三百万册。所以我回去台湾之后,我在中国佛教会讲什么?讲《了凡四训》。
4 当时就有一位法师来跟我说:“法师,你讲佛经不好吗?你为什么讲外道的东西?”我说:“我没有讲外道。”“你讲的不是佛经。”我说:“我讲的是佛经。”他说:“你在此地讲《了凡四训》,我们大藏经哪里来的《了凡四训》?”“喔,你问的是这个,《了凡四训》是佛经。”我这一说,他呆了。
5 他说:“怎么是佛经?”我说:“是佛的法印印上去的。”“法印,什么法印?”我念了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是不是法印?”他说:“是的”。“《了凡四训》打开来看看,合不合这个四句?”他一句话不说,面红耳赤,赶紧走了。
6 《感应篇汇编》是道教的,《感应篇汇编》那个注解你看看,都是佛经所注解的,它里面所讲的是不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就跟佛经没有两样,何必这么执着?这个执着是错了!不懂佛法的人执着,通达佛法的人不执着。
7 我在台湾南部讲《感应篇汇编》,煮云法师在听,下了台他就说:“法师,只有你敢讲,别的人不敢讲。”为什么我敢讲?我讲过《华严经》,我讲过《楞严经》,大经讲了不少,我再讲这个,人家不敢批评。如果我没有讲过别的经,“他拿外道东西来骗人”,人家要毁谤我。
8 住在美国同修说:“法师,只有你到美国可以弘扬净土,别的人不敢。”确实我到美国是专门弘扬净土。你问我别的我都知道,你说禅,禅的经我也讲过很多;你说密,密我也懂得,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最高的领袖,我不吓唬人。我样样都经过,最后选择了念佛法门,这个法门要不是最好的,我为什么选择它?
你醒过来了,哪里还有梦
净空法师开示:十法界是怎么来的?
净空法师开示: 放下就是 1 世尊十九岁舍弃了荣华富贵、舍弃了王位,出家去参学。印度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一大半是宗教,另一半是学术。他是王子的身分,又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学派最高明的人,他都非常认真地向他们请教、跟他们学习,真是现在所谓“博学多闻”! 2 印度这些学者跟宗教家,跟现在的学者专家不一样,他们统统修禅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但是他们禅定是得到,慧没有开,为什么?他们只是用甚深的禅定伏住妄想执着,并没有放下妄想执着,他不是断灭,是伏断,所以在佛法里称为世间禅定。 3 这诸位都晓得的,所谓的“四禅八定”,四禅定是在四禅天,四空定是在四空天,这合起来是八定,没有超越六道。在这样的禅定境界里面,六道里面的时空突破了,所以六道的状况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六道轮回不是佛教说的,婆罗门教说的。 4 佛,他有三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没有人能解答,所以世尊十二年的参学,从十九岁到三十岁,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不究竟”。六道里面的世间学术不究竟,这些问题不能解决。 5 所以佛回到恒河旁边菩提树下去打坐,他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了!他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一放下,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现前,这问题全部解决了。 6 六道怎么来的?几时来的?如何能够突破六道?如何能够看到遍法界虚空界、看到不思议的境界?佛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这启示是什么?“放下就是”。 7 我们中国古人参学说“踏破铁鞋无觅处”,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到三十岁,参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菩提树下一打坐、一放下,就得来全不费工夫。 8 这一种的示现告诉我们:无论是智慧、是才艺、是能力、是福报,不在外头,在内里。你不肯放下,你永远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