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脉诊
个人日记
脉诊是切脉的一种,另一种为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等脉法;《难经》弘扬“独取寸口”候脉言病。东汉张仲景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西晋王叔和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法等,确定了二十四种脉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脉神章》对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之顺逆与从舍等论述甚详。李时珍《濒湖脉学》撷取明代以前脉学精华,载二十七脉,编成“七言诀”,附有《四言举要》,易于诵习。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定脉象为二十八种。此外,李延《脉诀汇辨》;张澄《诊宗三昧》;黄宫绣《脉理求真》;周学霆《三指禅》等脉学专著,对于脉理辨析,临证经验互相印证,颇为实用。
脉诊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1.心脏的搏动
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一缩一张的搏动,把血液排入脉管而形成脉搏。《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这些论述说明,脉动源出于心,脉搏是心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
2.脉管的舒缩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说明脉管尚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管运行的作用。当血液由心脏排入脉管,则脉管必然扩张,然后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收缩,压迫血液向前运行,脉管的这种一舒一缩功能,既是气血周流、循行不息的重要条件,也是产生脉搏的重要因素。所以脉管的舒缩功能正常与否,能直接影响脉搏,产生相应的变化。
3.心阴与心阳的协调
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和心阳是心脏的功能活动。心阴心阳的协调,是维持脉搏正常的基本条件。当心气旺盛,血液充盈,心阴心阳调和时,心脏搏动的节奏和谐有力,脉搏亦从容和缓,均匀有力。反之,可以出现脉搏的过大过小,过强过弱,过速过迟或节律失常等变化。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脉道必赖血液以充盈,因而血液的盈亏,直接关系到脉象的大小等;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脉的壅遏营气有赖于气的固摄,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亦赖气的调节,因此,气的作用对脉象的影响更为重大。若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或虚软无力;气滞血瘀,可以出现脉象细涩而不利;气盛血流薄疾,则脉多洪大滑数等。
脉乃血脉,赖血以充,赖气以行。心与脉、血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心主血脉”的活动整体。有关脉象形成与气血的关系,崔嘉彦在《四言举要》中作了简要的概括:“脉乃血脉,血之府也,心之合也……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这段论述对理解脉象与气血的关系,以及学习和研究脉学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脏腑的整体功能活动亦有密切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由于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等作用,所以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呼吸平缓则脉象徐和;呼吸加快,脉率亦随之急促;呼吸匀和深长,脉象流利盈实;呼吸急迫浅促,或肺气壅滞而呼吸困难,脉象多呈细涩;呼吸不已则脉动不止,呼吸停息则脉搏亦难以维持。因而前人亦将脉搏称为脉息,并有“肺朝百脉”之谓。
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脉有胃气为平脉(健康人的脉象),胃气少为病脉,无胃气为死脉,所以临床上根据胃气的盛衰,可以判断疾病预后的善恶。同时,血液之所以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形成脉搏,还依赖脾气的统摄与裹护,使血液不溢于脉管之外而在脉管内运行,即“脾主统血”之谓。
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肝的生理功能失调,可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脉象的变化。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谓“有根”。若精血衰竭,虚阳浮越则脉象变浮,重按不应指,是为无根脉,提示阴阳离散、病情危笃。
二、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史上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有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状况的论述。汉·张仲景吸取人迎、寸口脉相比较的思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或太溪的诊法。“独取寸口”的理论,经《难经》的阐发,到晋·王叔和的《脉经》,不仅理论上已趋完善,方法亦已确立,从而得到推广运用,一直沿用至今。
(一)三部九候诊法
三部九候诊法,即《素问》遍诊法,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以判断病情的一种诊脉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这是一种古老的诊脉方法。
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遍诊法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
三 部 | 九 候 | 相应经脉和穴位 | 所属动脉 | 诊断意义 |
上部 | 天 地 人 | 足少阳经(两额动脉)太阳穴 足阳明经(两颊动脉)巨髎穴 手少阳经(耳前动脉)耳门穴 | 颞浅动脉 面动脉(颌内动脉) 颞浅动脉 | 候头角之气 候口齿之气 候耳目之气 |
中部 | 天 地 人 | 手太阴经 寸口部的太渊穴、经渠穴 手阳明经 合谷穴 手少阴经 神门穴 | 桡动脉 拇主要动脉 尺动脉 | 候肺之气 候胸中之气 候心之气 |
下部 | 天 地 人 | 足厥阴经 五里穴或太冲穴 足少阴经 太溪穴 足太阴经 箕门穴或足阳明冲阳穴 | 蹠背动脉 胫后动脉跟支 股动脉或足背动脉 | 候肝之气 候肾之气 候脾胃之气 |
上部天是指两侧颞动脉,可以反映头额及颞部的病痛;上部人是指耳前动脉,可以了解目和耳的情况;上部地,是指两颊动脉,可以了解口腔与牙齿的情况。中部天,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处,可候肺气;中部人,是手少阴心经的动脉处,可候心气;中部地,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动脉处,可候胸中之气。下部天,是足厥阴肝经的动脉处,候肝气;下部人,是足太阴脾经或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处,候脾胃之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处,候肾气。诊察这些脉动部位的脉象,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状况。《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可见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其用义是何处脉象有变化,便可以提示相应部位、经络、脏腑发生病变的可能,而不是用一处或几处脉象来测知全身情况。
(二)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比遍诊法简单。
《灵枢·终始》提出:“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亦相一致。按照《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夏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者名为“外格”,大而数者是危重的证候。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大而数者亦为危重征象。
(三)仲景三部诊法
三部诊法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去趺阳,加太溪脉,以候肾气者。
以诊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如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如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这个方法是张仲景提出来的。《伤寒论》,序裡面讲到,张仲景就曾经批评过,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能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人迎、趺阳,有一个人迎、有一个趺阳,他还讲到“握手不及足”,就是按足部的脉,足上面还有一个。所以加在一起是三部。“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这是张仲景创造的三部诊法。因此叫做仲景三部诊法。因为我们其他也是三部。头、手、足,全身也有三部。三部裡面各有三候,那就是三部九候。这个三部,你说三部诊法,讲的哪一个三部?加上一个仲景三部诊法。这只是三个地方,不是诊九个地方。遍诊法是头、手、足九个地方。而这个是诊三个地方。寸口、人迎诊法是诊两个地方。
《伤寒论》常用,一个是诊寸口脉。寸口脉当然是候脏腑的情况。除了寸口以外,第二个是诊趺阳脉。趺阳脉在足背,足阳明胃经这个地方是趺阳脉。诊这个地方的脉搏。第三个是诊太溪脉。太溪脉在足跟,足踝的内侧。这个地方是足少阴肾经所过的部位。因此太谿脉是候肾气。趺阳脉是候胃气。现在这个诊法还是运用的。临床上一般不用,一般用的,不是每个病人都拿着脚上趺阳,太溪来诊一下。现在诊的这个地方,许叔微有两句话,“趺阳胃脉定生死,太谿肾脉为根蒂”。就强调了诊趺阳和太溪。趺阳脉是干什么的?趺阳是足阳明胃经的部位的,循行部位的一个穴,脉搏跳动,所以它是诊胃的。我们人以胃气为本,实际上就是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太溪脉是强调先天的重要性,是足少阴肾经所经过的部位。所以现在对于危重病人,病情很重,再摸摸看看趺阳脉还有没有?太谿脉还有没有?如果趺阳足背动脉还在那裡跳动,太谿脉还在那裡跳动,说明胃和肾还没有完全衰竭,还仍然先天后天,胃和肾,胃气、肾气还存在,所以这是第三个方法。
(四)寸口诊法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寸口这个部位,大约一寸多长,因为脉搏的跳动,是靠机能,靠气的推动,所以叫做气口。它是诊定脉搏,所以叫做脉口,气口。、脉口、寸口,常用的是寸口。这个地方是讲的单独的按,只按一个部位了。全身有三部九候,九个部位。九个部位两边加在一起,是一十八个部位。由三部九候,到张仲景的是寸口、趺阳、太谿三个部位。现在变成一个部位了。全身其他地方都不看了,看一个部位。这个部位在哪裡?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的这段动脉。这个地方跳动着。诊这个地方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叫做寸口脉诊法。
1.寸口部位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难经·十八难》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由此可见,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
寸口的部位在,腕横纹还前面一点。诊脉的部位是在这个地方。这个部位分为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就称为关。摸的时候,这个地方高出来一点,指头从这个地方滑下来。高的这地方,我们把它称为关。就是一个关口。前面就是寸,后面就是尺。裡面又分为浮、中、沉。每一个部位,看它轻轻的,和中等度的用力,重度的用力。三候,这样又形成了一个三部九候。这个三部九候和我们第一个诊脉法,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名称都叫做三部九候,但是这个是寸口的三部九候,那一个是全身的三部九候。都叫做三部九候。所以问,我们人上有几个三部九候?那应该是有两个三部九候。一个遍诊法的三部九候,一个寸口的三部九候。
寸、关、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难经》的第二难。第二难就讲到了,它说“分寸为尺,分尺为寸,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所以叫做尺寸。”为什么叫做尺、寸?就是从关这个地方,中间有一个高的地方。这个最高的地方把它称为关。关,往肘关节这个地方来,往后来,这一带把它分成十等分,分成一尺。相当大约是一尺。从关哦,不是从尺开始,从关最高这个地方,高骨,最高的这个地方开始,往后倒肘横纹的地方是一尺。那么从关,到前面,到鱼际,我不是讲的腕横纹,鱼际应该在腕横纹的前面一点。这是腕横纹,鱼际还应该在前面一点点,这个边缘。这个大拇指就像一个鱼的肚子,鱼的肚子这个边缘,大约是一寸,或者说是九分。要讲大数就是一寸。所以把前面的叫做寸,寸是什么意思呢?从关到鱼际这个地方是一寸。什么叫做尺?是讲从关到肘横纹是一尺。我们是不是都要从这个地方,一直诊到这个地方,脉搏也没跳那么长。我们诊脉也不诊那么长。只诊多少呢?尺是指的什么东西?应得尺内一寸,尺脉,我们诊尺脉是诊多少?这一尺裡面取它的一寸长的地方,那么从关到鱼际是一寸,我们是取的多少?取它的九分。所以前后,从寸、关、尺,应该取脉取多长的部位,一寸九分,这个一寸九分,不是用皮尺,或者角尺可以量得到的,它是同身寸。大约这就是一尺。一尺裡面取它的一寸,前面大约是一寸,一寸裡面取它的九分。这样一个大约数。所以从鱼际到尺侧是一尺一寸。我们前面取九分,后面取一寸。这样加起来,诊脉的部位是一寸九分。以关为界,因此叫做寸关尺。它的部位在这个地方。
2.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一难》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以上说明独取寸口的道理:(1)寸口部为“脉之大会”。寸口脉属手太阴肺经之脉,气血循环流注起始于手太阴肺经,营卫气血遍布周身,循环五十度又终止于肺经,复会于寸口,为十二经脉的始终。脉气流注肺而总会聚于寸口,故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的盛衰,营卫气血的盈亏,均可从寸口部的脉象上反映出来。(2)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寸口部是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和“输穴”(太渊)的所在处,为手太阴肺经经气流注和经气渐旺,以至达到最旺盛的特殊反应点,故前人有“脉会太渊”之说,其脉象变化最有代表性。(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肺脾同属太阴经,脉气相通,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中焦为脾胃所居之处,脾将通过胃所受纳腐熟的食物之精微上输于肺,肺朝百脉而将营气与呼吸之气布散至全身,脉气变化见于寸口,故寸口脉动与宗气一致。(4)寸口处为桡动脉,该动脉所在桡骨茎突处,其行径较为固定,解剖位置亦较浅表,毗邻组织比较分明,方便易行,便于诊察,脉搏强弱易于分辨,同时诊寸口脉沿用已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说寸口部为诊脉的理想部位。
简单说: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一是寸口脉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所在之处,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于此,故称为“脉之大会”;二是肺朝百脉,因而寸口脉气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气血状况;三是寸口在腕后,此处肌肤薄嫩,脉易暴露,切按方便。
3.寸口分候脏腑
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寸脈候上焦,關脈候中焦,尺脈候下焦
1)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即上(寸脉)以候上(身躯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身躯下部),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寸关尺分候脏腑首见于《内经》,所叙述的内容为:
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
后世对寸关尺分候脏腑,多以《内经》为依据而略有变更。
必须指出,寸口部寸关尺分配脏腑,其所候的是五脏六腑之气,而不是脏腑之脉出于何部。
2)关于寸关尺分候脏腑,文献记载有不同说法,具有代表性者如从下表可以看出,寸口六部脏腑分候中,五脏及胃、胆、膀胱的分属部位,各家所说皆同,分歧主要在大、小肠和三焦。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不外二个方面,一是根据脏腑经络相表里的关系,把肺与大肠定位于右寸,心与小肠定位于左寸;另一种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尺主腹中”,所以把大小肠定位在尺部;将尺部定为三焦者,只是个别医家的意见。
此外,也有不分寸、关、尺,但以浮、中、沉分候脏腑的方法,如以左手浮取候心,中取候肝,沉取候肾;右手浮取候肺,中取候脾,沉取候肾(命门)。
寸口诊法的脏腑相应定位,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理论和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寸口与脏腑相应的几种说法比较
文献 | 寸 | 关 | 尺 | 说 明 | |||
左 | 右 | 左 | 右 | 左 | 右 | ||
难经 | 心 | 肺 | 肝 | 脾 | 肾 | 肾 | 大小肠配心肺,是表里相属; 右肾属火,故右尺亦候命门 |
小肠 | 大肠 | 胆 | 胃 | 膀胱 | 命门 | ||
脉经 | 心 | 肺 | 肝 <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