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痕——那远去的一簸箕粽子……

情感天地


图片

岁月有痕
——那远去的一簸箕粽子……


人生路上,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也不管我们如何的受尽冷落与伤痛,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令我们终生难忘,总有那么一两个瞬间让我们温暖如春,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会让我们受益一生,感动不已!
                                 ——题记 
 
每当粽子飘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年那月那远去的一簸箕粽子……

那是1971年的端午时节,我回西安探亲,得知二妹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户口还在周至县九裕公社延生观大队,我父母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二妹的单位催了好多次了,让把她的户口赶快迁过来……。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有着帮助父母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义务,爸爸妈妈要上班,里里外外的家务活基本上都压在了我的肩上,也算一个二当家的吧。听说此事,我义不容辞地把给二妹从农村迁户口的事大包大揽下来。
 

图片

 
说话就走。一大早,我背着挎包一个人去西安大南门外的长途汽车站坐上了开往西线——陕西省周至县的长途客车。 离西安市西30里开外的地方 ,有一个叫三桥的三叉路口,是西安通往西北、西南等地的交通要道。印象最深的是路边那些一排排翠绿的垂柳,和坐落在这三岔路口柳树荫下的一座简陋的乡间茶馆。茶馆的门口摆着三张陈旧的八仙桌和几条宽宽的长凳子,南来北往的人们,走到这里,都要停下脚来,坐下来喝喝茶、说说话、小憩片刻。那随风摆动的柳条,那谈天说地的茶客,那几间茅草屋似得茶馆……一切都是那样的古老、厚重,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好像看到了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在这三岔路口的茶馆里羁愁别恨、依依不舍、举杯相送即将远行的亲朋好友……。


 图片

 
晌午11点多,我在终南镇车站下了车,在汽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饭店花了11分钱,二粮票买了一大碗凉皮,心里想,先吃饱了再赶路,因为这里距离我妹妹插队的地方还有30多里地。那时候,乡下交通闭塞,通往十里八乡都是疙疙瘩瘩的土路,全靠步行,进城出远门,方圆几十里地的人们都要跑到终南镇去搭乘长途客车。举目望去,除了零零星星分布着的几个小村庄外,都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图片

 
出了终南镇,途中要经过一个很宽的大河摊,没有桥,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下边都是圆圆的鹅卵石,过往的车辆都是行走在一条高低不平、漫出水面的鹅卵石铺成的自然形成的“桥”上,汛期来临的时候,行人都是挽着裤腿过河。记得那一天,天气很热,烈日炎炎,路上行人很少,过河滩的时候,我看了看,前后几乎没有人,只有一个部队探亲干部,庞大的河滩就只有我们两个人踮着脚、踩着石子有条有序地走着,可能是同命相连吧,我们俩搭讪着说着话做着伴,过了河滩……。
 

图片

 
 
顶着正中午的大日头,我一口气走完了30多里地, 下午二点多鈡的时候,我来到了坐落在终南山九裕口山脚下的我妹妹曾经插队的地方——九裕公社延生观大队。找到了大队支书,大队支书告诉我,知青的户口都在公社,要到公社去迁。并告知我九裕公社在终南山里,距离这里大约有十几里地,得从九裕口进山。我一听,扭头就往九裕口走去。那时候年轻气盛,也不知道什么叫累。
 

图片


 
九裕口是终南山脉千山万壑维护着的一处幽谷 ,这里人迹罕至、人烟稀少。仰面寂寥而深邃的天空,冥想鸟翼飞绝的意境,整个灵魂仿佛都被严严实实的山石包裹住了,行走在连个人影都看不到的弯弯曲曲、寂寞如斯的山路中,不免感到有一些空洞洞的点点怯意…。当转过狭窄凸凹的山麓,我的眸光陡然间一亮,只见峭壁上,悬崖上,岩缝间,坑坑洼洼的碎石块中,簇拥着数不清说不尽描绘不了、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的野花 ,记得最清楚的是山泉小溪边长满了的含苞待放的黄花菜,阵阵山风吹过来,金灿灿的花朵在风中颤巍巍的摇动它美丽而羸弱的身姿……,美不胜收,我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唱着歌跑过去弯腰摘沟里那美丽的黄花菜花朵……(毛泽东时代, 虽然贫穷一点,但是没有多大的社会弊病,人们朴实,真诚,奉公守法,基本上没有拦路抢劫,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嫖娼、卖淫和吸毒,没有贪污腐败成风,没有流氓横行,没有文化的堕落……,毛泽东时代,法律严禁、社会安定、治安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都是有保证的。如果放在今天,一个年轻的女子孤身进山,后果不堪设想……)
 
图片
 
 
到公社已经3点多了,见到公社书记,说明了来意,公社书记回答说,知青返城迁户口得有县知青办的标准才行。我只好无功而返。

我垂头丧气地回走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酷热的太阳照射我单薄的身躯,口干舌燥,嗓子眼都冒火……过了那个大河滩,我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打麦场,几个农民拿着木锨,全神贯注地迎着风、杨着麦……,不远处放着一个水桶,桶把上挂着一个葫芦瓢,我三步二步地跨到水桶跟前,蹲下身,拿起水瓢,一口气喝完了三大瓢水,哎呦,那个水真叫甜啊,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图片 

 
走到终南镇长途汽车站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7点多了,所有的长途客车都没有了……。漫漫的公路像一条没有底线的长绳静悄悄地窝在初夏的黄昏里,显得是那样的神秘莫测,来往的车辆稀稀拉拉,很少,不远处,有三个吃过晚饭的农民大伯在纳凉闲聊。我疲惫地坐在公路一旁的土堆上,想截一辆往西安去的货车……,但问了几辆车,司机师傅都说,不去西安……,我望着天边那即将落去的最后一抹晚霞,心中感到一丝惆怅……,哎,真是出师不利,看来这个户口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办理,先回家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过二天再去县知青办……。


图片

 
正在沉思的时候,走过来一个推着自行车、30多岁左右上穿白衬衣,下穿蓝裤子长得白白净净的男同志, 他问我,是否看到一个推着一辆自行车带着一个小孩的女同志打这里过去,我回答说,没有。他推着自行车往前走了几步,又掉过头来问我,你在这里干什么呀?我如实回答了。他搭讪着,说三道四,拉着家常,丝毫没有走的意思。正说着,他突然把话锋一转,很诚恳地说道:“天太晚了,过路车也基本上没有了,要不然,你在这里住上一晚上吧,明天再回西安吧,白天车多,截车也方便,长途车也有了……,”然后他很婉转地说道:“我有一个姑姑,就住在前边不远的砖窑后边,我带你去她家住一晚上吧,她家离公路近,明天你搭车也方便。”我看他干干净净,文绉绉的,像一个城镇里的工作人员,不像图谋不轨的坏人,就抬起身准备站起来,就在这时,他急忙上前一步伸手来拉我,他如此急不可耐的举动,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闪过我的脑海,他慈眉善目的面容立即在我眼里变得如此猥琐、狰狞……,我一屁股索性又坐回原地,心想,不管他处于任何目的,我都不会跟他走了,我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对他说道:“谢谢你了,我哪也不去了,一会我去镇上找个旅馆住一宿。”他一看无望,就泱泱地极不情愿地推着车走了。等他走远了,我才慢慢地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往镇里里走去,当我经过那三个农民大伯的面前时,他们问我:“娃呀,刚才跟你说话的那个人你认识吗?”我回答说,不认识,他们紧接说:“不认识,你可不能跟他走啊,当心坏人啊……。”我点点头,说了声,谢谢。
 

图片


不到20分钟,我已从头到尾走遍终南镇,发现全镇只有二个旅馆,而且人员爆满,没有床位了,我只好又走访了几家农舍,想借宿一晚,但都无果。正在懊恼之际,突然,眼前一亮,一个高挑身材、面容较好、衣着整齐、气度不凡、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女子从我面前走过,看样子年龄比我大不了几岁,我不失时机地急忙走向前问道,大姐,你是否在这镇子上工作啊?她转过头来微笑着答道,是啊,我在镇医院上班。我赶忙将我的困境说给了她,并向她求助,没有想到,她听完后,毫不犹豫地立马答应了,并说,刚好,我今天值夜班,你就睡在我的宿舍里吧。,并自我介绍道:“我叫李燕,你就叫我燕子姐吧”。
 
图片


我跟燕子姐来到了不远处的终南镇医院,她打开她的宿舍门,进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靠床边的桌子上放着落得高高的一大簸箕绿茵茵的粽子。她随手拉出了塞在桌子下边的椅子,让我坐下,并给我倒了一杯开水,紧接着把那一大簸箕粽子推到我面前,说道:“你肯定没有吃饭吧?吃吧!”等静下心来,我现在才感觉到肠胃轱辘,饥饿难耐。自上午下长途车后,我来来回回走了快100里地了,除了在终南镇吃了一碗凉皮外,直到现在什么都没吃,因为事情没有办妥,也没有心思吃,再说一路上都是农田,也没有看到什么饭店……。我毫不客气地一口气吃了十几个粽子,这位好心的燕子大姐就坐在我对面,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狼吞虎咽、接连不断地吃粽子……。吃饱喝足后,燕子大姐给我打来了一大盆热水,给我铺好了被褥,放下了雪白的蚊帐,并交待我说:“你洗漱后,就睡觉吧,我去值夜班了。”我洗完脸、刷完牙、泡泡脚,就睡觉了。

可能太累的缘故吧,我睡得很实,一觉睡到天明。等我睁开双眼的时候,燕子姐已经下夜班回到宿舍里,正坐在椅子上看书,听见我醒了,她起身掀开蚊帐,站在床前笑眯眯地对我说道:“你可醒了,你没事吧?我都担心死了,你昨天晚上吃了那么多粽子,糯米不好消化……。”我起床后,洗漱完毕,吃完燕子大姐给我端来的早饭后,就准备回西安,临走时,燕子大姐说,我也没有什么给你家拿的,这些粽子都是老乡们送的,我也吃不了,你把它都带回西安吧,让你的弟弟妹妹们吃吧。

 
燕子姐一直把我送上了开往西安的长途车,透过车窗,燕子姐苗条单薄的身影突然在我眼前变得无比高大完美,仅仅一晚上,燕子姐却给我的人生上了实实在在的一课,我深深地感到社会上其实好人还是很多的,就像燕子姐。心里暗暗地下决心,我以后一定也要像燕子姐一样,行善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一晃40多年过去了,不知燕子姐还好吗?燕子姐,我要在这里向您说一声:“谢谢您,谢谢您在我危难之际的留宿之恩!谢谢您送给我的那一簸箕粽子!”

多少年来,我一直把燕子姐扶危救困,乐善好施的精神视为自己人生的宗旨,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都会义不容辞、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们,以前如此,今后也是如此,把燕子姐的这种善心、正能量传递给社会,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一生平安!


 图片


后记
随后我二次奔赴周至县,去县知青办办理给我妹妹迁户口事宜。知青办的主任是一个30多岁的女同志,第一次她不等我把话说完,就一回绝了我……。第二次我又来周至县知青办找她,她依旧不依不饶、待理不理的不答应。我又找了周至县委几个有关领导,然而,这几个领导互相推诿。情急之下,我只好去找周至县县委支左的军代表解决此事。

正值午休,我在军代表宿舍门口整整等了二个多小时……军代表是一位年轻的空军干部,伟岸高大、棱角分明、一脸正气。听了我的阐述,很是同情,他二话不说,就带着我直奔县知青办,刚好那个难缠的女主任不在,只有一个40岁左右胖胖的男同志上班,军代表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他自己的建议,那个知青办的同志听完后,沉思了几秒钟,就拿起电话,给九裕公社的书记打了个电话,我听他说到,人都走了快一年了,还压着娃的户口干什么呀?给迁了算皮子了(当地的方言)在军代表的帮助下,我像怀揣着圣旨似得县知青办开的准迁证明信,一刻也不敢多耽误,迅速赶往我妹妹插队的地方——九裕公社延生观大队。

走到延生观大队坡下边的时候,我没有忘记,拐了个弯,到附近的楼观镇给乡亲们买了一些糖果点心之类的礼品。到大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计划第二天一大早再进山到公社迁户口。趁此机会,我去拜访大队支书,以示告别。乡亲们闻讯赶来,(他们知道,户口一迁走,意味着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一瞬间,黑压压的、挤满了一屋子,我呈上礼品,感谢延生观大队的乡亲们一年多来对我妹妹的关照……。

我盘着腿,坐在大队支书家里的炕头上,和乡亲们热烈、亲切地交谈着……。晚上大队将我安排到大队小学里住宿,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三、四间简陋不堪、房顶上长满了荒草的破瓦房 ,两扇斑斑驳驳、掉漆的、椭圆形的、年代久远的黑色大门,整个院落寂静而荒凉,根本没有老师在这里居住。据说这里原是一座香火不断的娘娘庙,十里八村的老乡们都来庙里烧香磕头、抽签拜佛,后改造成为大队小学。躺在床上、看着没有吊顶的黑黜黜、阴森森的房梁,感觉神灵就在屋子里晃动……有些恐怖,但是,心里还是很舒畅的,我毕竟帮助家里完成了一件大事。也许,上苍眷顾我,看我连日奔波,不忍心打扰我吧,我居然这山野小庙改造成的小学校里,在神灵的怀抱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睡得最香最甜最踏实的一个晚上……,那一年,我还不满21岁。

事后,我专程到终南镇医院,重重地谢了燕子姐,感谢她在我危难之际、留宿之恩。
 

图片
 





文章评论

大海拾贝

"祝好人一生平安!"感谢那个纯真的年代!如今那个纯真,重情谊的姑娘已成为受人尊敬的网友们的老师![em]e179[/em] 读您的文章,就是对灵魂的净化!美文百读不厌!

空谷幽兰

二十岁就替父母分担了这么多的责任有担当!佩服姐姐![em]e163[/em]

寒笑

[em]e163[/em] [em]e179[/em] [em]e183[/em]

托塔天王

动人的故事, 美好的回忆。 难忘的友情, 亲善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