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小男孩

个人日记

         这是一家购物商场的书店,地板被员工打扫的非常洁净,几乎能照出人影来。
         有个小男孩倚靠着书架的竖框坐在地上,两条小腿随意的伸着,在他伸直的两腿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世界上下五千年》,他津津有味的读着,周围的嘈杂和热闹都不能让他抬一下头,他旁若无人地看着那书,近乎贪婪的汲取着书中的知识,看完一页又掀开了下一页。
         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没有一个注意到他,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求知如渴的小男孩看的是什么书。 也许在常人眼里这是个另类小孩,或许从小男孩鼻梁上的小近视眼镜能看出这是一个刻苦用功的孩子,才能把小男孩和《世界上下五千年》联系起来。
         小男孩长着一对“招风耳”,小嘴说话很甜,走在街上见到长辈总是大声叫着,于是就赚来街坊这样的赞许:“两只耳朵朝前照,不是骑马是坐轿”,意喻将来前程似锦。而他的父亲却告诉他“耳朵不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好运,拥有渊博的知识才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好运”。于是只要有时间,父亲就带小男孩来泡书店,这在他们是最平常的事情了。 
          一般的孩子都在儿童读物区,而这个小男孩却是坐在文史类书籍区的书架下,这里距离儿童读物区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加上他又抱着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在读,所以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位长者,像是个离退休的老人,找了个小凳子,坐在了小男孩的旁边,翻阅着他自己喜欢的书籍。
         当长者不经意看到小男孩手里的书时,他露出惊讶的目光,又刻意地看了看小男孩,问道:“小朋友你几岁了?这书能看懂吗?”因为老人知道这是一本专业书籍,是适合学世界历史的学生看的课外书。
             
        “我九岁了,我能看懂啊”。小男孩没有抬起头回答,他不知道长者的容貌,只是聚精会神地读书,根本没有感觉到周围的变化,长者什么时间来的他也不知道。
         长者又注视了一会儿小男孩和他看的书,没有再说话,只是眼神里流露着深深的疑惑:这么小的娃子能看懂这样题材的书?他感到不可思议。但因为陌生的缘故,长者也没过多打问,自顾读自己的书去了。

        长者是解不开小男孩脑子里的知识方程的。知子莫若其父,小男孩四岁时开始在父亲的引导下识字,五岁在幼儿园的中班有时就替阿姨给小伙伴们讲幼儿课本里的故事,六岁时天真地问父亲:“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就差《红楼梦》不给我买?”当然父亲给小男孩买的都是适合他看的彩色注音版的儿童读物,父亲当年认真地回答了小男孩的提问“红楼梦不适合小孩看,等你长大了再看”。后来父亲发现小孩子对历史特别的感兴趣,《史记》《资治通鉴》等书都是小男孩一二年级时,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父亲对小男孩的奖赏。现在小男孩上三年级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读过了,所以他看《世界上下五千年》就不足为奇了。
 
        商场里面很热闹,不时有穿着考究的先生女士从小男孩身边经过,还有他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孩子们,身后留给小男孩的是飘洒在空气中的各种香水味道。而小男孩身上散发出的是泥土的芬芳,因为他来自离城市很远的乡下,他是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孩子。元旦学校放假了,小男孩要父亲承兑给他许下的诺言——“有空一定去城里的大书店”。
         以前小男孩也跟随父亲来这里看过书买过书。想想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最有意思了——有五六个城里小孩并排坐在地上依着书架一起读书,小男孩一点也不怯场,也挑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瞅个孩子与孩子之间稍大一点的空隙挤了进去,和他们一起并排着坐在那里读书。这样笑男孩很显得很醒目,因为他穿的衣服很朴素,和城里孩子们的时尚衣服区别很大,一眼便能认出这是个乡下娃子,但是他们看书的神情是那么的和谐。
          
        
         小男孩很喜欢屠洪纲的《中国功夫》《精忠报国》《霸王别姬》这三首歌,说这几首歌很有男子汉气势,虽然小男孩唱这三首歌时不是字正腔圆但感情很投入,屠洪纲是他的崇拜偶像。而他的父亲呢?算的上是小男孩的知音:小男孩唱歌时他为儿子鼓掌,小男孩课外读物中汲取来的知识没有人愿意听他”叨叨“,只有小男孩的父亲每次都是在小男孩兴致盎然讲解时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插嘴答话问上一句。于是就这样慢慢培养起了小男孩的阅读兴趣。
        过了好长时间,坐在书架角落里的 小男孩,因为所读之书的内容和他的年龄求知不相衬,到底还是勾起了长着对他的好奇。于是问小男孩:”你看的是外国的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你知道吗?“小男孩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看过。“回答得很干脆。于是长着问了小男孩几个清明两个朝代的事件,小男孩不加思索的答对了。这回是长着赞许的目光了,对小男孩的父亲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好好培养。”
        深冬里的元旦天气寒冷,小男孩和父亲坐交通车去的书店,他们不经常进城,对于交通车的始发时间摸不准,恐怕误了回程的班车,早早的来到了等车的站牌下,父亲犟不过小男孩的执着,买下了这本《世界上下五千年》。小男孩像得了宝贝一样,一路根本不用父亲给他拿书。在站牌边等车时,小男孩把一张商场促销的宣传广告纸往地上一铺,背靠在站牌的不锈钢柱子上,小屁股往地上一坐又旁若无人的在他的书里探宝了。引得等车的人像围着一个算命先生一样看稀罕。一圈都是陌生人的原因,你怎么问小男孩也不吭声只顾读他的书。在站牌前的瑟瑟寒风里,小男孩读书倒是寒冬里的一道风景了。

文章评论

落花依旧

[ft=#3300ff,4,][B]文章写的很不错,很喜欢这个爱看书的小男孩,当然也很欣赏他的爸爸了!呵呵[/B][/ft] [ft=#3300ff,4,][B]不过文章中有几个错别字,断句也有点小问题,个别句子太长了,中间应该有停顿的。[/B][/ft] [ft=,2,][ft=#3300ff,4,][B]还有啊,把字调大点了啊,还可以用上免费的信纸,就更漂亮了![/B][/ft][/ft] [ft=#3300ff,4,][B]当老师久了,爱挑毛病,别介意啊。[/B][/ft]

金铃儿

小男孩的父亲好欣慰好自豪。祝福他们。

落花依旧

[ft=,2,] 这是一家购物商场的书店,地板被员工打扫的非常洁净,几乎能照出人影来。 有个小男孩倚靠着书架的竖框坐在地上,两条小腿随意的伸着,在他伸直的两腿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世界上下五千年》,他津津有味的读着,周围的嘈杂和热闹都不能让他抬一下头,他旁若无人地看着那书,近乎贪婪的汲取着书中的知识,看完一页又掀开了下一页。 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没有一个注意到他,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个求知如渴的小男孩看的是什么书。 也许在常人眼里这是个另类小孩,或许从小男孩鼻梁上的小近视眼镜能看出这是一个刻苦用功的孩子,才能把小男孩和《世界上下五千年》联系起来。 小男孩长着一对“招风耳”,小嘴说话很甜,走在街上见到长辈总是大声叫着,于是就赚来街坊这样的赞许:“两只耳朵朝前照,不是骑马是坐轿”,意喻将来前程似锦。而他的父亲却告诉他“耳朵不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好运,拥有渊博的知识才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好运”。于是只要有时间,父亲就带小男孩来泡书店,这在他们是最平常的事情了。 [/ft]

落花依旧

一般的孩子都在儿童读物区,而这个小男孩却是坐在文史类书籍区的书架下,这里距离儿童读物区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加上他又抱着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在读,所以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位长者,像是个离退休的老人,找了个小凳子,坐在了小男孩的旁边,翻阅着他自己喜欢的书籍。 当长者不经意看到小男孩手里的书时,他露出惊讶的目光,又刻意地看了看小男孩,问道:“小朋友你几岁了?这书能看懂吗?”因为老人知道这是一本专业书籍,是适合学世界历史的学生看的课外书。 “我九岁了,我能看懂啊”。小男孩没有抬起头回答,他不知道长者的容貌,只是聚精会神地读书,根本没有感觉到周围的变化,长者什么时间来的他也不知道。 长者又注视了一会儿小男孩和他看的书,没有再说话,只是眼神里流露着深深的疑惑:这么小的娃子能看懂这样题材的书?他感到不可思议。但因为陌生的缘故,长者也没过多打问,自顾读自己的书去了。

落花依旧

长者是解不开小男孩脑子里的知识方程的。知子莫若其父,小男孩四岁时开始在父亲的引导下识字,五岁在幼儿园的中班有时就替阿姨给小伙伴们讲幼儿课本里的故事,六岁时天真地问父亲:“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就差《红楼梦》不给我买?”当然父亲给小男孩买的都是适合他看的彩色注音版的儿童读物,父亲当年认真地回答了小男孩的提问“红楼梦不适合小孩看,等你长大了再看”。后来父亲发现小孩子对历史特别的感兴趣,《史记》《资治通鉴》等书都是小男孩一二年级时,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父亲对小男孩的奖赏。现在小男孩上三年级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读过了,所以他看《世界上下五千年》就不足为奇了。

落花依旧

商场里面很热闹,不时有穿着考究的先生女士从小男孩身边经过,还有他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孩子们,身后留给小男孩的是飘洒在空气中的各种香水味道。而小男孩身上散发出的是泥土的芬芳,因为他来自离城市很远的乡下,他是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孩子。元旦学校放假了,小男孩要父亲承兑给他许下的诺言——“有空一定去城里的大书店”。 以前小男孩也跟随父亲来这里看过书买过书。想想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最有意思了——有五六个城里小孩并排坐在地上依着书架一起读书,小男孩一点也不怯场,也挑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瞅个孩子与孩子之间稍大一点的空隙挤了进去,和他们一起并排着坐在那里读书。这样笑男孩很显得很醒目,因为他穿的衣服很朴素,和城里孩子们的时尚衣服区别很大,一眼便能认出这是个乡下娃子,但是他们看书的神情是那么的和谐。

落花依旧

小男孩很喜欢屠洪纲的《中国功夫》《精忠报国》《霸王别姬》这三首歌,说这几首歌很有男子汉气势,虽然小男孩唱这三首歌时不是字正腔圆但感情很投入,屠洪纲是他的崇拜偶像。而他的父亲呢?算得上是小男孩的知音:小男孩唱歌时他为儿子鼓掌;小男孩兴致盎然讲解课外读物中的知识时,没有人愿意听他“叨叨”,只有小男孩的父亲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插嘴答话问上几句。于是小男孩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

落花依旧

过了好长时间,角落里专注读书的小男孩还是引起了长者的好奇,他所读之书的内容和他的年龄太不相衬了,长者忍不住还是想和小男孩说说话。于是他问小男孩: “你看的是外国的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你知道吗”? “看过”。 小男孩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回答得很干脆。 于是长者问了小男孩几个清朝的事件和明朝的事件。小男孩不加思索的答对了。这回长者是真的惊奇了,他一边对小男孩投去赞许的目光,一边对小男孩的父亲点点头说:“孺子可教,要好好培养啊。”

落花依旧

深冬的元旦天气寒冷,小男孩和父亲坐交通车来的书店,他们不经常进城,对于交通车的始发时间摸不准,恐怕误了回程的班车,早早的来到了等车的站牌下。 父亲犟不过小男孩的执着,买下了这本《世界上下五千年》。小男孩像得了宝贝一样,一路根本不用父亲给他拿书。 在站牌边等车时,小男孩把一张商场促销的宣传广告纸往地上一铺,背靠在站牌的不锈钢柱子上,小屁股往地上一坐,又开始旁若无人地在他的书里探宝了,引得等车的人像围着一个算命先生一样看稀罕。被一圈的陌生人围着,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什么,但大家怎么嘈杂小男孩也不吭声,只顾读他的书。 在站牌下的瑟瑟寒风里,小男孩读书倒是寒冬的一道风景了。

[ft=,2,]吴明太幸福了!有一个乖女儿,还有一个好学的儿子。祝福你们。元旦愉快![/ft]

惠妹

多么好学的孩子啊!也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对于书的爱好。祝福小家伙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晴朗天空

[em]e100[/em]稳重的孩子真的是你儿子[em]e132[/em]羡慕加嫉妒,有这样的儿子做父母的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