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个人日记
出(chū):出去,出现。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说文》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书·顾命》诸侯出庙门俟。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出现;显露。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出日(日出之处)。生产;产生。高出;超出。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使出;拿出;取出。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捐(拿出)。发出,发布。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出版;张贴出。我们的祖先观察到植物和草木从破土到出生和生长的全过程而益滋上出达之形。
我们利用这个出字,讲一下老子的出关之谜。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以经国济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说的“孔子问礼”。老子观盩厔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风景异常优美,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遗址即今存的楼观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楼观台八公里的西楼观,故有学者将此地定为道教的发源地。
还有另一类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继续西行,再往后就音信全无。有人说老子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的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第三种说法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 ·天道篇》中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从周王朝离职后便“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故称“东归”。老子东归的事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儒家著作《礼记 ·曾子问》中都有记载。以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只有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有文献根据,其它的说法,还有待学术界提供新证据。
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周室衰微。《史记》:“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自公元前1046~1043年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始,至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时,己有400多年的时间了,也就是周王朝由西周向东周(春秋)转换后的时期。按照人类历史规律的变化,30年为一世,即一个小变,100年为一中变,300年为一大变。周朝有文王制订的《周易》为指导思想,又有周公制定的《周礼》为社会制度,能统治社会“久之”达400多年,那是非常了不得的。周朝的衰微也是历史规律,要做到挽狂澜于既倒,遂西去,到西方寻求更高的理论。
政治牵连。据载:周敬王四年(前516),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带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出函谷关,西游秦国。追寻其“道”。《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毕生的追求就是“道”,可谓“唯道是从”,所以《老学》又称为《道学》。道是万物之母,道是自然法则,道是道理规律。
其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何止老子一人这样去“法”,我也和老子一样、和天下人一样去“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在舎卫国的王舎城修炼成佛,称佛陀,最后湼盘在拘尸那罗。迦毗罗卫国、舎卫国和拘尸那罗都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与印度的地方,据佛经记载,岗底斯山的主峰岗仁波齐峰腹内曾是佛祖释加牟尼讲经的地方。
后来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特别是从喀喇昆仑山口、因地拉科里山口、红旗拉甫达坂和明铁盖达坂等地,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扬着,相反在印度和尼泊尔却并未有弘扬,接着又继续东传到韩国、日本等地,成为亚洲人信仰的最主要的宗教之一。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以后来有过“道佛之争”。
《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下襄楷传载,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佛陀)。《三国志.魏书》第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传,谓老子出关西去,过西域而入天竺,教化胡人,浮屠亦为其弟子。于是一个使佛道两家争了数百年的课题便产生了,最初可能起于东汉,便有老子化胡一说。佛道两家之后就此问题争个不休,许多高僧真人都纷纷加入此话题,各自演经写论,开坛讲说。又各自抬高自家地位,其中道教徒最是激烈,犹以西晋祭酒王浮的《老子化胡经》最为出名,至今敦煌仍有残卷。
在印度河流域产生的印度教,是由吠陀教、婆罗门教而成。吠陀教的经典是《梨俱吠陀》,“梨俱”是“光辉”的意思,“吠陀”是“智慧”的意思,只有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会集的帕米尔高原上才能得到太阳光辉的智慧。婆罗门教依据帕米尔高原上雪山、高原、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的地理级别次第,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舎、首陀罗四种等级。
属于刹帝利种姓的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从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则主张众生平等,而从婆罗门教发展成的印度教则主张人有等级差异,众人众物都是神,男性是生殖之神,要相信业报轮度,要成为像甘地那样坚信非暴力的圣雄。西藏的冈仁波齐峰被印度教称为“凯拉斯”山,在印度教诸神中,法力最大的毁灭之神湿婆神就居住在此,印度教的始祖婆罗摩(大梵天)还把冈仁波齐峰作为驻锡地。
文章评论
无名
[em]e1000058[/em]
慈母
[em]e157[/em] [em]e157[/em] [em]e183[/em]
№→曉敏【小号】
问好先生 拜读佳作 感受精彩[em]e160[/em]
№→曉敏【小号】
一剪梅===【晓敏为君妩媚娇】 晓敏为君妩媚娇,柔醉情丝,柔醉妖娆。 我的长发已齐腰,望断红尘,望断魂销。 可见痴心共天招,一束相思,一束花飘。 凤凰台上共吹箫,浪漫霓裳,浪漫风骚。
№→曉敏【小号】
一剪梅===【晓敏为君妩媚娇】 晓敏为君妩媚娇,莫看胭脂,莫看妖娆。 三千小字纵琪瑶,邂逅情丝,邂逅魂销。 酥手惊鸿落今宵,醉了花香,醉了心飘。 花前柳下约楚腰,舞尽纯真,舞尽风骚。
№→曉敏【小号】
采桑子===【谁解人间不了情】 春花夏雨青茵去,婉媚失凝。 凤雅孤鸣,弹落秋风无叶盈。 瑶台疏影琼芳瘦,几度凋零。 试问天庭,谁解人间不了情?
№→曉敏【小号】
采桑子===【缱绻柔柔女儿情】 阑珊月下霓裳曲,曼妙倾声。 赋与谁听,枝柳为弦抚古筝。 高山流水轻吟唱,心语和鸣。 怡醉兰亭,缱绻柔柔女儿情。
№→曉敏【小号】
雪梅香===【秋枫情绵】 百花谢,秋霜临近露微凉。 而胭脂轻淡,层层秀色芬芳。 千里丹枫碧霄染,袭人犹醉古亭长。 肆意飘,片片妖娆,铺叠馨香。 观赏,对眸中,是那红嫣,溢满情囊。 小径楼台,落怀瓣瓣柔肠。 烟雨缠绵漫山绕,柳前阶下月幽光。 阑珊处,锦瑟斜阳,如画屏藏。
徐立(拒绝分享)
(西江月)古筝: 紫燕飞离它屋,琴声传进吾家。 抚筝玉女像支花,端坐红桃树下。 旭日拨开晨雾,佳人掩映朝霞。 高山流水寄天涯,名曲清新优雅。
徐立(拒绝分享)
(西江月)年夜: 欢笑充盈一屋,和谐凝聚全家。 妞妞年夜敬西瓜,乐坏咱们老爸。 味美茅台陈酒,清香谷雨新茶。 我包水饺不黏牙,馅嫩汁多皮滑。
徐立(拒绝分享)
(西江月)春花: 小少两人同桌,长成身隔天涯。 青梅竹马惯了她,留下多多笑话。 十载红尘不染,至今白玉无瑕。 田头邂逅采春花,说好非吾不嫁。
大漠孤烟
[M][ft=#32CD32,] 玉楼春望月思乡 菊香桂馥西风起。帘卷凭栏明月丽。 有心观景赏秋光,无奈残红飞满地。 临风把酒关山递,望月思乡情未弃。 风前人向故乡望,未必故乡知我意。 [/M]
大漠孤烟
[M][ft=#32CD32,] 苏慕遮秋思 菊花开,枫叶落,陌上秋风,一夜穿帘幕。 风景依然人却各,借问秋风,是否人情薄? 月前愁,花下酌,唯有佳期,一误难留着。 望断天涯情已寞,不怨秋风,只怨红尘恶。 [/M]
慈母
[em]e1000058[/em]
红枫亭【咏梅】
看望朋友,谢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