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常听却不会写的字(四)

个人日记

   葚(rèn):桑葚儿,桑树的果实。有趣的是,只有加儿化音时才这样念,如果不加儿化音,则发音为shèn,意思一样。

  谁(shéi):特此证明,《新华字典》上这个字两种发音都是正确的,这也是顺应民意吧。

  瘆(shèn):让人害怕,如这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了。

  厶(sī):不是日文哦,这是汉字,就是的古体写法,含义也是一样的。

  荽(suī):芫荽,又叫胡荽,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日常蔬菜——香菜。

  嗍(suō):口语,用唇舌吮吸。如嗍嗍筷子上沾的汤

  趿(tā):趿拉,穿鞋只穿前半部分的样子,如趿拉板儿

  鳎(tǎ):鳎目鱼,就是比目鱼,双眼长在身体的一侧。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鳎目”……

  怹(tān):第三人称的尊称形式,同的原理一样,就是不常用了。

  叨(tǎo):作此发音是专门组词叨扰,为感谢别人款待的客气话,注意不是讨扰

  鼗(táo):拨浪鼓的学名,多有学问。

(tēng):把已经熟的食物再加热,如把馒头放炉子上熥熥

  菾(tián):菾菜,草本植物,根部可用来榨糖,现在也可写作甜菜

  骰(tóu):骰子,游戏或赌博用具,就是俗称的色(shǎi)子。

  抟(tuán):把东西弄成球形,如把废纸抟成一团,注意可没有动词用法。

  煺(tuì):把宰杀过的牲畜或家禽用滚水烫过后去掉毛,如煺猪毛

  褪(tùn):和衣物脱离开的动作,如胳膊从袖子里褪出来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或打上结,如绳子头绾个扣把头发绾起来

  璺(wèn):器物上的裂痕,常用俗语打破砂锅璺(谐音)到底

  擤(xǐng):捏住鼻子用力出气,如擤鼻涕

 鼹(yǎn):鼹鼠,特别提示的是这个字只能念三声,很别扭吧,字典就是这么说的。

 


  吆(yāo):吆喝,用于叫卖等情况下的叫喊。

  约(yāo):用秤称重量,口语常用,如“给我约半斤肉”。

  靥(yè):既是俗称的酒窝,如“脸上露出笑靥”。

  揖(yī):作(zuō)揖,行拱手礼的动作。

  勩(yì):别瞎猜了,这不是繁体字,指器物磨损而失去棱角,如“螺丝勩扣了”。

  燚(yì):除了用于另类的名字外,这个字已经没有用处了……

  鸢(yuān):本意是老鹰,不过常组词“纸鸢”,意思是风筝。

  錾(zàn):在金属上雕刻,如“在外壳上錾着型号”。

  锃(zèng):器物表面干净而闪光耀眼,如“刀子磨得锃亮”。

  择(zhái):和发音zé时的含义类似,只是口语用这个音,如“择菜”

  缶只(zhǎi):(应为一个字,因为不属于GBK字符集,所以只好拆成两半写了)口语中儿化使用,意思是器物残缺破损的痕迹。都听过《卖布头》么?“没有褒贬没有“缶只”儿,没有窟窿眼……”

  搌(zhǎn):轻轻地擦抹,如“搌布(就是抹布)”。

  笊(zhào):笊篱,用来从汤水中捞东西的器具。其实就是捞饺子用的漏勺。

  诌(zhōu):随口编瞎话,如“瞎胡诌”(注意这个字没有zōu的发音)

  髽(zhuā):髽鬏(jiū),女孩子梳在头两边的发结。

  孖(zī):双胞胎,很直白吧。

  攥(zuàn):用手握住,如“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