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2》 (回忆录之三)

个人日记

               
 

文/沈家围子
 
       再往前走就到了南岗最大的滑冰场,在西伯利亚寒流席卷哈尔滨市的时候,人们最大的乐趣是滑冰健身,这里曾经有过我的影子呢!途径的国际旅店,对面是烈士博物馆,旧中国,那里曾经是教徒做弥撒地方。再往前走,哦,秋林公司到了。秋林公过去是洋行,那里有我爱吃的俄罗斯面包--大列巴,还有全麦面包,里道斯(香肠)等,还有时尚的服装。每到星期天,母亲会带我去解馋右前方直至果戈理大街---奋斗路,到处都是精美的建筑,它们和哈尔滨火车站,(可惜59年拆掉了)喇嘛台子风格遥相呼应,像一幅迷人的欧洲风景画!它无愧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


 图片

 

        上了霁虹桥顺着桥身往右拐是道外,往里拐是道里,也许这桥就是一个区域的分界线。我和伙伴们一路观光,一路欣赏,一路赞叹。虽然这座城市经历了沙皇、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践踏,经历了战争的摧毁。但勇敢、善良的中国人奋起反抗保卫自己的国土,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并用抗联英雄的称号来纪念他们,一路见证的是尚志(赵尚志)大街,一曼街,(赵一曼)大街等,每次经过时我们对英雄都肃然起敬。 ­

图片 


 

    这就是圣·索菲亚教堂,(上面的图片)是哈尔滨标志性的建筑,它几乎被完整的保留下来。那时小,并不知道它的来历。每次都仰起头来看着它--这个神秘的教堂,感觉它有那麽多的迷,等待我去解开她。喜欢她的美丽,赞叹它折射出来的艺术光芒,当我重返故乡的时候觉得它还是那麽恢宏气势,后来得知这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部师德随军教堂,该师撤离后隶属哈尔的东正教会,属于拜占式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它的存在,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走进中央大街,就进入了被誉为:“东方香榭丽舍”百年老街,走进中央大街,就像走进了艺术长廊。还记得我们走在这个用长方形花岗岩石块铺就的街道时,都提着鞋子走,街面非常光滑,柔柔的摩擦着脚心舒服极了。春天来这里的时候,满大街都是丁香花在绽放,清香四溢。深夏的时候就会看到彩蝶纷飞。那是罕见的大马莲蝴蝶漂亮极了,(不知现在还有吗?),哦,梁山伯祝英台也双双的翩翩起舞,来这里观光吗?多末浪漫的情景!左边街道的华梅西餐厅,对着的是马迭尔宾馆,传说索菲亚和马迭尔,一个名字敬给神,代表了神的智慧,一个名字留给人,含义为摩登时代。人和神同时来到哈尔滨,就有了这个城市的百年历史。

       再往江沿方向走就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店铺,道里秋林、妇儿商店、新华书店,等各种古典的欧式情调的房屋,让我们目不暇接,更使我感到骄傲的是江沿的防洪纪念塔,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战胜57年松花江的那场特大洪水而建。塔身高22·5米,塔的周围由廊柱组成的古罗马回廊,塔身上的浮雕展现了哈尔滨中外人士战胜洪水英雄气概的情景。

图片
 

­

        对面就是闻名遐迩的太阳岛,再往西走有个土耳其伊斯兰教堂,往北走经纬街就是友谊宫,记得每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如果你在哈尔滨长大,不会唱歌,那就会笑话你滴,哈尔滨人喜欢美食,追求时尚,热爱生活,热爱唱歌,跳舞,真的,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把歌声带到哪里,尽管唱的直跑调,嘻嘻!再走不远就到了斯大林公园、兆麟公园,记得小时候好像每年的冰灯都在兆麟公园展出,后来哈尔滨每年都开展国际冰雪节活动,由中外艺术家们来这里用松花江的冰块雕塑成精美的艺术展品,棒极了!驰名中外。 ­

    60—70年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算富裕,我每次和伙伴去江沿都是步行一个多小时,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饽饽,喝着一分钱管够的凉水,在清澈、温柔的江水里学习蛙泳,出来躺在滚烫的沙滩上,微微的江风吹着我们,快乐无比的轻声的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要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

    由于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造就了这个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就是在这座城市的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它培养了我东北人的豪爽性格,和忠厚待人。欧洲人的浪漫,追求时尚也同时在我身上体现,。嘻嘻,但并不贪图奢侈哦。 ­

    这就是养育我成长的美丽的松花江,这里有我亲情,朝夕相处的同学、患难的下乡战友。有我幸福的童年,如火如荼的青春年华,青涩的初恋,我的梦想,我的遗憾,都成为久远的回忆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哈尔滨!(完)­

 

 
 

 





文章评论

雨中背影

[B][/B] [B][ft=#336699,6,helvetica]看你的文章,就如在欣赏一幅精致的城市风景画,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中。[/ft][/B]

Jessica

[ft=,2,]好怀念秋林的全麦面包和哈尔滨红肠哦[em]e124[/em][/ft]

笨丑老

[ft=,5,楷体_gb2312]哈尔滨是中国北方最美的城市,真的很羡慕你。 [/ft][ft=,5,楷体_gb2312]在我的印象中东北女性大都能歌善舞。[/ft][ft=,5,楷体_gb2312]另外,东北人会手风琴的多。我把手风琴的声音与东北人的性格融在了一起。特喜欢听手风琴的“打虎上山”我电脑中存放的手风琴曲中就有这支曲。我生活中也有两个要好的朋友是东北人,只是他们是黑龙江省北部的。[/ft]

古月清风

[ft=#ff0000,4,楷体_gb2312][U]哈尔滨对于我来说好像就是一座在小说里的城市。既遥远又模糊的感觉![/U][/ft]

观音书僮

[ft=,2,]那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你应该多贴几张相片让我们看看![/ft]

临渊羡鱼

[ft=,2,]花悄悄藏,草悄悄黄,一天又比一天凉;霜轻轻降,风轻轻荡,又是天寒雨一场。天渐渐凉,夜渐渐长,问候送到你身旁![/ft]

幽兰

[ft=,2,]哈尔滨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北国之城,令人向往。我好羡慕你啊![/ft]

常想起

[url=http://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0367388188f20e75de3264aa7f4811b77bdd777c8a69719a8e90c39d67160d7ad1881f637fd62d77bab263ddd6b6422221b697eec29d042de7ae8433e3e0ed2d5bdad28e3e2535510f7302f02a2ab3dfa39ae329][img]http://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0367388188f20e75de3264aa7f4811b77bdd777c8a69719a8e90c39d67160d7ad1881f637fd62d77bab263ddd6b6422221b697eec29d042de7ae8433e3e0ed2d5bdad28e3e2535510f7302f02a2ab3dfa39ae329[/img][/url]

常想起

[B][ft=#ff0000,5,楷体_gb2312] 你描写地太妙了![em]e179[/em][em]e178[/em][/ft][/B]

牦牛

[ft=,4,]哈,这就是一代知青的怀旧情结。咱们虽然南北迢迢,可对逝去岁月里的那份‘魂牵梦萦’也是因为现实与那个时代的巨大落差所至吧。九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公司在哈尔滨办有分公司,我把自己的老婆还派去那里干了三个多月,我自己正要抽时间去那里一趟的时候,总公司有了变化,行程就搁置下来,没想,到现在也没去成哦,哈,今天看了朋友的一路介绍,加上老婆回来后常念叨的,我就更加有了轮廓了。我们这代人,都喜欢苏联歌曲,那个中的痴迷,是下一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问好朋友。[em]e163[/em][/ft]

枯叶蝶

[ft=#003300,4,仿宋_gb2312]再忙也得来;因为一是老乡,一是同病相怜的“知青”[em]e181[/em][/ft] [ft=#003300,4,仿宋_gb2312]的确哈尔滨非常美。我表哥就在那儿,记得小时候他来看父亲,语音柔和,至今还能记起。说实在的哈尔滨话是最标准的国语。[/ft] [ft=#003300,4,仿宋_gb2312]许多朋友留言很纯朴,也诚挚。有一位说起手风琴,我拉的也将就,那个南斯拉夫歌曲;阿朋友再见、阿朋友再见是我的保留曲目[em]e112[/em][/ft] [ft=#003300,4,仿宋_gb2312]最后说一句;哈尔滨市就如那童画般故事——的确令人向往。[/ft]

好一片蓝天

[ft=#ff3300,5,楷体_gb2312][B]细读了您的《我的故乡》(一)、(二),着实让我吓了一跳:竟是娓娓道来如此精彩,分明是带着我们一路旅游这北国疆城哈尔滨嘛!写得如诗如画,如诉如歌,如醉如痴,对故乡的浓郁深情尽显笔端,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写得好!没有丝毫矫情做作,没有什么无病呻吟,看到的,只是由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对故乡的真挚情感和日渐远去的万分怀念和千般回忆:珍贵!!以后您就别提我那飞鸟掠影式的描述了,南人北看,惭愧!真的,您的这二篇使我崇拜啦!务请接受我对您写作功力的恭贺![/B][/ft]

Dali

[ft=,4,]朋友的故乡真漂亮![em]e179[/em][/ft]

奇奇的妈咪

[B][ft=#ff3300,5,楷体_gb2312]你的《我的故乡》(一)、(二),我都用心的读完了,你带我走进你的家乡、、、走进你描述的画面里、、、你从心里流淌的真情永远感人永远有生命![em]e179[/em][/f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