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西散记·灵山觅踪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迤西散记·灵山觅踪
                                                                                        
缘起娑婆

 

    悬起的笔,久久未能落下。尽管脑海里早把这次旅行化成了画图,要把心中的丝丝缕缕变成文字,却又觉得笔墨枯涩。年休,想去拍拍照片,让心灵去相约若曾有的相识。想起了建水,那里有朱家花园,那里有张家花园,还因为有天下第二大的孔庙,人们把这个小城称作是“滇南雏鲁”。但因为一种机缘,一直以为我会拍下朱朝瑛做的红楼幽梦,将小说中的江南园林搬到了滇南而建成了的朱家花园。却是,临买车票时,改变了主意,有了又一次的迤西之行。


    许是与这一片土地,有着不能割舍的联系。让我与这个看似不太相干的地方,有了这不解之缘。迤南?迤西?在这二者之间抉择,最终舍一取一。其实人生有了选择总是想着得到,但有了选择也就意味着要失去。人们在这错杂纷呈的世界里,选来选去,就有了得得失失。为什么这样一个地方竟令我魂牵梦萦?皆因一种缘法相系,让你总也不能舍弃。是尘缘?是佛缘?是师缘?不论是哪一种,定是前生有过相邀。我与那位老人,在这娑婆世界里,在迦叶道场,在五华庵里有了第一次谋面。初次相识竟能一见如故,“娑婆禅行”他成了我的向导。庚寅年春节里鸡足山里,有着这一老一少踏着暮色,也踏着晨光相行的身影。五华庵与寂光寺,也成了灵山中,我最关心的地方。演诚师说,建盖寺院不止是建筑的过程,更多的是能聚起各种缘法。上次我去鸡足山的头天,演诚师就将向导请到了五华庵。不曾想,我与向导间,真有着深深的缘。

 


图片



图片



图片

 

空山曾约伴

 

    一夜的客车,天未亮时就到了下关。演诚师一定要来接我,“灵山一会”没想过我在短时间里再次来到了这里。途中与师聊着,总是我在说他在听。我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这小子话多且听着吧!春节时,宾川坝子一片枯黄,显得是那样荒芜。而今虽及初秋,但映入眼睑的皆是翠皆是碧。绿色的锦被,赋予了这片土地生命的葱郁。遥望灵山与这片坝子交相叠翠,蓝天上白云飘过没骨的画柔柔的美。心在大地翠绿之间驰骋,心在天空蓝白之上遨翔。车在灵山里沿着道路蜿蜒而行,蝉儿在鸣叫里营造寂静。我能感受到山的脉搏,我能嗅到山的呼吸。一切是那样亲近,一切是那样熟悉。好像这里我不止来过一次,竟如幼时生活的地方一样了如指掌。“一花开五叶,结果成自然”,走近那个院子只是觉得清静了很多,殿堂还旧庭院依稀。午饭时用过斋饭,一时间觉得自己习惯了素斋的味道,一样吃得极香。客堂里有藏地那位大喇嘛,今世班禅·额尔德尼手书的藏文书法“扎西德勒”。上次惦着拍,忙忘了,这次第一个图片就拍下。


    随演诚师去山下的集上采买东西,发现了他有个习惯,一不讲价,二不看秤。我说秤够了不?他说没错,就只有搬东西的份。一个老人看起来日子过得贫寒,有不多的土特产。人家说多少钱,那东西有多少,他就给了。我们旁人有疑问,师说,算是给他了,这样的老人过得不容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是道,舍得是禅,舍得就是境界呐!回山后,演诚师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惦着寂光寺,惦着那片丛林恢复得怎么样了?师与我讲那里的规划,佛像用生漆脱胎工艺。背景以浮雕手法展现,有诸佛、诸菩萨,并有飞天造像。三世佛以圆雕,背景诸菩萨以深浮雕递次为浅浮雕。生漆脱胎工艺为平台,融汇了洞窟造像和壁画艺术。脱胎漆器工艺,表现出来的造像体态轻盈生动,利于长久保存。据说洛阳白马寺当年空着,遇高棉西哈努克亲王去礼佛,周总理批示借了故宫博物院的“夹苎干漆”十八罗汉。一借便没还,这些元代佛像成了该寺的镇寺之宝。生漆脱胎工艺,是不是还隐喻着,脱胎换骨终得圆满呢?斗拱、门窗的木雕则是大理剑川的工艺,佛像基座采用福建石雕,琉璃瓦就产自曲靖。一个大殿包罗了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不同工艺的作品。寂光寺,我认为最终它超越宗教,以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成就不朽。晚斋后,五华庵里的僧人照例在大殿里做晚功课,梵唱声起,让俗世迷途的众生找到心的皈处。


    我趁着夕阳去拍照片,也到四处走走。熟悉的景气,只是我的向导没与我同来。旅游的淡季,香客游人较少,还了灵山一个清静。我在感受着这样的气氛,也让我暂离了这俗世烟尘。秋月秋水,我化作了那一道波光。拂去心间的尘埃,信是升起皓月一轮。拍着自己想拍的东西,理着那小径,我行在灵山间。祝圣寺里看了看,我不大喜欢这里,但我在恍惚间似乎看到了虚云老和尚的身影。有圣迹,自然是要追寻一番的,尽管有些人的行为会污盖了这圣迹,但我坚信他从未止停过召唤众生。在石钟寺遇上了五华庵的年青出家人和李居士,陪同他们到牟尼庵。年青就出家了,在空山的寂寞里寻求至理,也在枯苦中鉴愉悦。晚上,在小客堂里听演诚师说法,论及月,窗外那月欲将圆满。中秋将至,月儿渐圆。一种佛法,有着万千种表达,也能着万千种领会。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旁人无法解,只是以心印心。禅的法脉传承东土千余年,如这月儿时盈时亏,但绝不会断去。


    次日,凌晨四点半钟,响起了钟声。我也闻声而起,寺僧又开始了早功课。小生不是佛弟子,只是远远地聆听。打坐及做着自己每天必做的事,那与养生有关。去了放生池边,听着泉水声响。打拳的过程中,心绪时烦时静,不似平时能宁神静气。感应着,这红尘渺渺中,小生万千事未了,满是尘世的烟火。每次说自己理发的事,称道是:“理去三千烦恼丝,还留着茬!”临别前,在观音殿前捡拾核桃,听演诚师说法时就听其不断落地声响。我说,这是在警醒众生,悟着佛的真谛吧!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兰花殇

有舍才有得,树木也只有放弃一个轮回的熟果,才能为来年的新果腾出更多的枝桠。那掉落的核桃果,想必也是核桃树无法舍弃的“烦恼丝”吧!

安琪儿

[ft=,2,]与佛有缘,源是那一番净土?还是与心灵相惜?或是一种期待[/ft]

沙漠里的鱼

[ft=,2,]山水之灵气 悟景之渊源[/ft] [ft=,2,]终将会跟随你的文字[/ft] [ft=,2,]渐入每一个观者的心灵深处[/ft] [em]e183[/em]

天涯碧草

每一次旅行,都是寻找心灵家园的过程...... 也许这一生的行走,也只是为了找到心的归宿......

汉唐

[B][ft=,4,]在这个婆娑世界,难得秋月的佛心禅意,一心向善,阿弥陀佛[/ft][/B]

汉唐

在观音殿前捡拾核桃,听演诚师说法时就听其不断落地声响。我说,这是在警醒众生,悟着佛的真谛吧! 我说,秋月在听说法还能听到核桃落地?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善哉善哉

博霖

演诚师釆买这一细节,真是禅意深远!

s

小生也去出家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