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特产药材】
手机日志
美丽的大兴安林,茫茫原始深林里生长着很多的药用植物,达300余种,其中有全国重普查药材80余种。有些是全国著名的地道药材。如草苁蓉、黄芩、升麻、白癣皮、赤芍、苍术、防风、柴胡、南沙参、茜草、鹅不食草、黄芪、金莲花、玫瑰花、藜芦、漏芦、威灵仙、猪苓、草乌、紫草、狼毒、独活、元胡、红景天、接骨草、白头翁、鹿衔草、车前子、蒲公英、玉竹、桔梗、萱草、龙胆草、掌参、灵芝、贝母、党参、五味子、仙鹤草、兴安杜鹃、百合、等等。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这里温差特别大最多可达20℃以上,平均大于17℃,并且春秋季(无明显夏季)日照时数较长,最多可达19小时,平均在16小时左右,这些气候特点,所以能产出特别好,质量特别高的药材,现在我把几种常见的,药材介绍给朋友们。
不老草又名草苁蓉、兔子拐棒、独根草,科名:列当科,生长在海拔1600-2000暗针叶林带和岳桦林带,是寄生菌,寄生在树木的根部,为东北三宝之一(即人参、鹿茸、不老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参皂、荷尔蒙、多种氨基酸、7-羟基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高达0.5米,径达3厘米,直立,基部膨大,肉质粗壮。全株褐紫色,穗状花序,主轴较粗。花较小,花冠暗红紫色,筒部膨大呈束状。药理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奇效。不老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等症。民间传说有长生不老的效力,“不老草”由此得名 本草纲目云: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煮酒、浸酒服之。李时珍曰:此物补而不峻,故有苁蓉之号。苁蓉,和缓之貌。 用法:泡酒、炖鸡、煮汤、泡茶入药。
功效
补肾,强筋。治肾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 ①《开宝本草》: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 ②《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疟疾。 ③《河北药材》:治神经错乱。 ④《陕西中药志》:治遗精,膀胱炎。 ⑤《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 治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外用洗脚,治小儿久泻灵芝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别名赤芝、红芝、灵芝草。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腐树的树根根部
灵芝的药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把灵芝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上药”,所谓“上上药”就是最高贵的药物,完全没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能改善体质,延年益寿。《本草纲目》中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治心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中含有1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灵芝三萜类、核苷酸、脂肪酸、高分子多醣体等,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恶性肿瘤增生、保肝护肝、降血压、降血脂、消炎等功效,而且疗效显著。所以,灵芝的药用价值很高。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灵芝的药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把灵芝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上药”,所谓“上上药”就是最高贵的药物,完全没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能改善体质,延年益寿。《本草纲目》中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治心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功效主治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验方证治
1、小便不通。 绵黄耆二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小儿减半。《总微论》。 2、酒疸黄疾心下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 黄耆二两,木兰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3、气虚白浊。 黄芪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下。《经验良方》。 4、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并宜常服此药,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 用绵黄耆箭杆者去芦六两,一半生焙,一半以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一两,一半生用,一半炙黄为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名黄芪六一汤。《外科精要》。 5、老人便秘。 用绵黄耆、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甚者不过二服。 此药不冷不热,常服无秘塞之患,其效如神。《和剂局方》。 6、肠风泻血。 用黄耆、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孙用和《秘宝方》。 7、尿血沙淋痛不可忍。 用黄耆、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二两,淹炙令尽,不令焦,点末食无时,以盐汤下。《永类方》。 8、吐血不止。 用黄耆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下。《圣济总录》。 9、咳嗽脓血咽干,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 以好黄耆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席延赏方》。 10、肺痈得吐。用黄耆二两,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三四服。《圣惠方》。 11、甲疽疮脓生足趾甲边,赤肉突出,时常举发者。 黄耆二两,“草闾”茹一两,醋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微火上煎取二合,绞去滓,以封疮口上,日三度,其肉自消。《外台秘要》。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用黄耆、川芎合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妇人良方》。 13、阴汗湿痒。 用绵黄耆,酒炒为末,以熟猪心点吃妙。《赵真人济急方》。 14、痈疽内固。 用黄耆、人参各一两,为末,入真龙脑一钱,用生藕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服。《本事方》。[4] 15、消化性溃疡 黄芪、党参、乌贼骨、茯苓各12克,当归、白芍、白及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16、表虚自汗,容易感冒 生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长期服用[5]。当代临床
(1)心脑血管疾病 ①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 12g。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③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120g。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④脑梗塞 生黄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术各10克,生当归、生丹参各20克,钩藤 15克。随证加减:阳闭者加安宫牛黄丸;阴闭者加苏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脱证者加人参、附子等;肝肾亏虚者加左归丸。1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治疗63例,治愈(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总有效率 88.8%。 ⑤脑动脉硬化症 生黄芪 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乌、麦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旱莲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枣仁、夜交藤、生牡蛎等;痰浊者加胆南星、陈皮等。1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治疗48例,治愈17例,有效30例,无效1例。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北芪 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4)重症肌无力 黄芪25克,仙茅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胶各10克,党参30克,大枣20枚。加减:复视、眩晕、耳鸣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杞;痰多,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加苏梗、陈皮、法夏、瓜蒌等;头痛、眼胀、舌质紫暗或瘀点加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牛膝等;腹胀、纳差加鸡内金、莱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1日1剂,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 (5)心律失常 黄芪50克,党参、丹参各30克,麦冬、当归、附子各10克,五味子、红花、生姜各 5克,大枣20枚。加减:孕期早搏者加茶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蒌皮;心悸明显者加龙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溏者加木香、苍术、焦山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皮、万年青根等。1日1剂,治疗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1%。 (6)银屑病 黄芪3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各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疗94例,治愈63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9.36%。 (7)慢性肾病 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实,单用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其做法是:黄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 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汆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量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盆内蒸2小时。去黄芪,吃肉喝汤。一只鸭可分3天吃。可作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大众医学》1999年第4期)。 临床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8)糖尿病 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g,配合葛根30g,怀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0g、丹参20g等。 (9)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 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应用黄芪的指征。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曾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发高热,用黄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汤,服药1周后,出汗恶风显著减少,治疗1年,病情稳定,几乎未出现发热。十全大补汤是常用的肿瘤后的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其组成为:黄芪15g、肉桂3g、人参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3g、当归6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0g,水煎服,日分2~3次服用。中国传统有丸剂和膏剂,日本有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 (10)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1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3片、红枣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12)经久不愈的溃疡 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久败疮”,即溃疡久不愈合的化脓性感染。其表现为脓水清稀,创面平塌、全身状况差。现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有黄芪膏一方,用黄芪浓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匀后备用。 上消化道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用黄芪建中汤。组成: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12枚,麦芽糖适量冲服。多适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轻度贫血,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质暗淡者。如体型消瘦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 ( 13 ) 增强人体免疫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丽塔·埃弗罗斯(Rita Effros),从中药黄芪植物中提取而成的药物,可增强人体免疫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兴安杜鹃,别称满山红、达子香、达达香。
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 高1~2 米。花供观赏,叶含芳香油及香豆素等,可用提芳香油,调制香精;亦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止咳祛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茎、杆、果含草鞣质,可提制栲胶。
1.润肺止咳: 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2.宁心安神: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3.美容养颜: 百合洁白娇艳,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4.防癌抗癌: 百合含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促进和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和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冶效果。 5.本品甘凉清润,主入肺心,长于清肺润燥止咳,清心安神定惊,为肺燥咳嗽、虚烦不安所常用。 药用方法1.百合、旋复花各等份,焙干研为细末,加蜜水日服3次,治肺病咯血、咳嗽痰血、干咳咽痛。 2.百合、粳米各50克,去尖杏仁10克,白糖适量,共煮粥食,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 3.百合2~3个,洗净捣汁,以温开水日服2次,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 4.百合30~60克,捣研绞汁,白酒适量,以温开水饮服,治肺痈。 5.百合、白及、百部、蛤蚧粉等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3次饭后服3克,治支气管扩张。 6.百合25克,菖蒲6克,酸枣仁12克,水煎日服1剂,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7.干百合研末,每日2次以温开水服6克,治耳聋或耳痛。 8.百合7个浸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碗,去渣冲入一个生鸡蛋黄,早晚各服半碗,治病后神经症,坐卧不安或妇女癔病。 9.百合还可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肠道出血、大便秘结。百合做外用药,亦可收到预期疗效。 10.如取野百合同食盐捣泥,敷患处,治疮肿不穿,甚良。 11.生百合捣烂,外涂天疱疮,每天1~2次,数日则愈。 12.生百合洗净晒干研粉,涂于外伤出血处,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13.临床报道,用百合制成百合海绵,填塞治疗鼻衄、鼻息肉切除、中下鼻甲部手术后止血,观察百余例,百合海绵在鼻腔内溶化,被组织吸收,既无过敏反应,又有止血效果。
美容养颜,清热凉血。主治肺燥、肺热或肺热咳嗽、热病后余热未清、心烦口渴等病症。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高等植物之一。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高等植物之一。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花可食用和泡茶,有养颜助消化的作用。
美容养颜,清热凉血。主治肺燥、肺热或肺热咳嗽、热病后余热未清、心烦口渴等病症。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高等植物之一。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高等植物之一。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花可食用和泡茶,有养颜助消化的作用。
。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黑龙江中医院等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对天然刺玫果的综合研究确认,该果含有黄酮类,有机酸、香豆素类、淄醇、三萜类、复烯烃类、皂甙、蛋白质、糖类、脂肪油、挥发油、和十七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及赖氨酸等七种为人体所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含有二十八种元素,其中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比较明确的锌、铁、硒等十四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而锌的含量很高,经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验,每百克果中,锌的含量为19.43毫克,其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果实,号称“生命之花”;同时还含VA、VC、VE、VB1、VB2、VP、β-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其中VC含量最高。经检测每百克鲜果可食部分VC含量6810毫克以上,最高达8300毫克,居于一切蔬菜、水果之首,是“大地植物果实之冠”;号称“VC之王”。按其含量计算,刺玫果的VC含量是柑橘的220倍;苹果的1360倍;一克刺玫果相当于一公斤苹果的VC含量;是黑加仑的26倍;草莓的190倍;是红豆的213倍;是猕猴桃的130倍。2-3个刺玫果就够人体有昼夜对VC的需要,一罐500克的刺玫果酱的VC含量即可保证军队一个连队战士全天的需要。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
编辑本段
- 空间小站
-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