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不买国企改革的帐
金融信息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大幅震荡,除银行、保险外,板块个股大幅下挫。如果不加限制,不保护银行,恐怕又是期指全跌停、千股跌停的走势。
目前国企改革方案是中性的,要让时间来辨别改革路径,验证改革效果,由于涉及到国企做大做强、国企薪酬体制改革、增加国有资本管理公司,市场采取了冷眼旁观的姿态。
国企改革本就非常复杂,改革方案试图以管资本的方式,让人们不再关注国企民企的区分,转而将所有的企业放到同一个平台上,以效率与市场化方式提升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但方案却没有告知,在资源分配上如何实现公平与正义,如果国企继续拥有垄断资源,这些资源与国企利润之间如何划分。
对于众所关注的选人用人机制,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市场化用人机制落到实处非常困难,用人是权力机构的核心权力,目前央企一定层级的高管与官员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并且通信类高管之间上市公司高管互换,给予市场人士的观感是,政府带头破坏上市公司机制。
如果在专业岗位率先实行市场化选聘,一把盐撒到大海里,很可能重蹈以往央企全球海选副总雷声大雨点小的覆辙。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央企公示的高管人选中,来自于本系统内部的占42%,来自具有国资背景的占47%,只有11%左右的人选来自于外部,外部人员在特殊的体制内很难起到鲶鱼的作用,不能瓦解内部人控制与权力控制的痼疾。
国企改革本来就非常复杂,一些被过份强调做大做强等概念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对于民企来说,更担心的是国企在不公平的路径上“做强做大”,意味着国企继续得到大规模廉价资源。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国企增加资产证券化率,意味着上市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国企会得到大头,并购重组在牛市会成为炒作的概念,在熊市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抽血机。
从顶层设计来说,建立各类企业的公平竞争平台,政府与企业、法治与市场有基本边界,对提振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国企改革方案公布未必能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好的方案着眼于长远。但市场大幅下滑,未必是具有前瞻眼光的人集体对国企改革投下彻底的不信任票,而是混乱预期与各种恐慌因素掺杂在一起的结果。
严格的配资清理在继续。方正证券的9月14日研报显示,多家券商向信托发函要求限期妥善处理账户及资产,清理态度积极,实际操作上较为谨慎。另外,根据草根调研,目前配资账户仓位普遍不高,平均而言应该是在10%以下,而且停牌股票占比高,目前市场中停牌股票的市值占比为13%,这些股票无法清理,因此整体而言对市场影响有限。清理配资到最后关头,不会让股市坍塌,但会让股市对资金产生悲剧预期。
新的宏观经济数据与货币数据不佳,除了消费外,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处于快速下滑通道。9月14日公布的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下降7238亿元,再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摩根大通在9月12日的研报中表示,新兴市场外汇储备8月份减少1500亿美元,与7月份180亿美元的降幅相比,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消耗速度加快,从新兴市场整体来看,债市和股市资本流动依然疲弱,成交量正在下滑。为了应对本币失速下跌,中国正在大规模消耗外汇储备。与此同时,对敢死队资金的关注,使市场热钱进一步下降。
最后一个重要性下降但仍产生负面影响的事项是,本周股指期货交割,每逢股指期货交割,14号三大期指主力合约暴跌,中证500 IC合约跌停,除受到呵护的上证50期货小幅贴水外,其他贴水较深。现货跌,期货也大跌,别再说套保。
市场没有乐观的数据,上市公司的估值被逐渐拉低,对于债务与外汇储备的疑虑在上升,股市已在低位,政府必须要放弃四处撒胡椒面,找到提振信心的务实举措了。否则,虽然不至于全面崩溃,但在急剧震荡中探底会是大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