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峰的书法气质
个人日记
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浑厚、磅礴。
但是,欣赏着王学峰书法的浑厚、磅礴,却不知道是哪一家促成了王学峰书法作品的浑厚和磅礴。也就是说:不知道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来于哪一路,王学峰书法的根在哪里。
找不到王学峰的书法作品的根,这不等于说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没有了古今名家的东西了。相反,非常的多。
甲骨残片、金文《散氏盘》、秦《峄山刻石》、简牍帛书、东汉《张迁》《石门》、三国《宣示帖》、西晋《平复帖》、东晋《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北魏造像墓志、唐宋名家法帖······这些帖子都能在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找得到。但是,这些帖子的风格都不是王学峰的书法的主流,是一条一条的支流,星罗棋布在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如果,像拽着一条藤一样,沿着这些支流,逆流而上,却找不到它们的源头。要么,中途枯了;要么,并入了另一条支流里。因为,这些帖子,被王学峰真正的吸收了,被王学峰融了,融进王学峰的书法作品的主流里,成为另一种存在的形式了。就像阳光和雨露,通过植物的叶片、根须吸收之后,成了花朵和果实,成了另一种色彩、光泽和质地。原有的形象或色彩成了妙不可言的韵了。
那么,王学峰书法作品的主流的源头,也就是说王学峰的书法作品的根,到底在哪里呢?
一个盛夏的中午,我行走在炎热的黄河滩涂,沉迷于河岸上一条条龟裂的纹路,恍然间看到了王学峰书法的线条和走势,竟然在黄河滩涂龟裂的图案里。要是把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放在黄河滩涂上,就会和黄河滩涂浑然一体,就是一幅龟裂的图案了,只不过这幅龟裂的图案上流淌着浓墨,每一条纹路上镶嵌着古今书法名家的技法和风格,他们像一片片叶子,一朵朵的花,一颗颗果实生长在这一条条龟裂纹上。
王学峰书法的根在这里。找到王学峰书法作品浑厚、磅礴的原因了。王学峰的书法的根在黄河滩涂上那像庞大根系的龟裂图案里。
看过黄河滩涂上龟裂的图案,再看王学峰的书法,就像行走于黄河岸上。巨浪拍案而来,静静散为一片滩涂,又被太阳龟裂为一条条纹路,轻轻地割着脚丫。让你更直接地感受到王学峰书法的质地,感受到王学峰每一笔艰难的扬弃和浓缩。
欣赏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时候,我常常细品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的某一笔的书写过程。有的轻舟荡过,轻波细浪;有的巨浪簇拥,排山倒海,浩荡奔流;有的阻塞难行,如纤夫步履蹒跚。
王学峰就是从黄河峡谷里走出来的书法家。黄河滩涂,是王学峰临摹的第一个帖子。
从世界屋脊奔流入海的母亲河,把多少天地之灵气留在黄河滩涂。生活在黄河峡谷里,热恋着这片故土的王学峰,定然也得到了不少天地之灵气,这使他的书法作品,恬静中见雄浑,严谨中显豪放。
王学峰的书法,不仅仅经受黄河激浪的拍打和陶冶,同时,也得到仰韶文化的普度。还在山村上学的时候,王学峰的书法已经翻山越岭地传到了县城,被教育局点名参加县里举办的中学生书法比赛。这是难得的机会,王学峰参加比赛并获奖,没有去商场和影院,而去看仰韶文化。尽管时间很短暂,来不及和那些陶罐、碎片对话、交流,来不及临摹那些绘画、文字。但是,回去之后,王学峰的书法原有的风格受到很大的颠覆和修正,使他的书法作品多了几分古朴和厚重。
那些原本就属于黄河的,后来被文明带进了都市的陶罐和碎片,以及碎片和陶罐上的图案和文字,在王学峰的书法里,又一次回到了故土,找到了它们庞大的根系,使他们再一次获得故土的给养。同时,那些始终固守着黄河的原有文化也接受了都市的洗礼,显出几分新异,如附上新月的圣光。它们经过几个世纪的离别、寻觅,在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终于得以圆满。他们在相互的吸收、接纳之后,成了另一种气质。
这种气质,就是王学峰的书法气质。
看过王学峰书法的人,都会生出看王学峰的篆刻的欲望。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本身就融进很多篆刻的品质,每一笔都有刀刻过的感觉,看着雄劲的笔锋,能感到软笔在纸上行走出来的火花。
然而,看过王学峰篆刻的人,却大吃一惊。王学峰的篆刻作品里的线条没有书法作品里的瘦峭和断裂,反而,饱满而圆润。这并没有让人产生失望和遗憾。它饱满圆润得令人震撼,使其篆刻作品更充满了艺术的诱惑。看是风平浪静,实则潜流万里。那些潜流好像随时就能从线条里迸裂出来,浩荡奔涌,所向披靡。
这样的篆刻风格的形成,除了王学峰的艺术境界之外,更多的来源于篆刻的材质的因素。
王学峰一直推崇字外功,注重艺术的修养和陶冶。他大量的篆刻材料选用虢州澄泥,这种用黄河泥沙煅烧出来的,含着仰韶文化基因的澄泥,就是王学峰长久品读仰韶文化之后,艺术又一次飞跃后的沉淀。
王学峰的刀碰到容纳着仰韶文化的澄泥的时候,视乎得到了点化,突然顿悟了,真正地知道了艺术上取、舍,知道了艺术上的藏与露。
王学峰的篆刻代表着是王学峰的艺术境界。难怪,余秋雨如此喜欢,双手捧着王学峰给他的篆刻的澄泥印,说下一本书上一定盖上王学峰篆刻的澄泥印章。王学峰的篆刻和虢州澄泥文化,将随着为保护中华文化、解读中华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书,一同传播光大。
王学峰的书法作品是黄河的一种姿态;是黄河恣意奔腾姿态。
王学峰的篆刻作品是黄河的另一种姿态。是黄河风平浪静的姿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
每一笔的行走,每一个字的结构,都给我们带来了王学峰精神世界的信息。
王学峰的艺术轨迹、思想轨迹,迷离在这幅联里。
肃穆,是我对这幅联的意向。
我读不懂这些文字的意义。
但是,看着它们,心里的一切浮躁和艰涩,都化为和谐的幽静。
王学峰的这幅篆刻作品,显示着黄河风平浪静时候的气质。
要是在每一根线条上,站满持戈的兵勇,那么,这就是布在战场的阵。
从王学峰的篆刻里,我知道了蕴藏在艺术里的力。这种看不到的力,在我心里震撼为和平的希望。
王学峰在完成这幅篆刻的时候,是咋样的一种创作心态呢?
这是我和王学峰在政协会上的合影。
面着的车流不息的城市大道,幻化为波涛汹涌的黄河。
于是,我身不由己地轻了脚步,就像行走在黄河滩涂,担心踩坏那一幅幅龟裂的图案。
看着王学峰的行笔,我想到了物理学上的力。
势能化为动能,经过艰难行走之后,又在一张纸上悲壮的归零。
本人也秀几笔:
文章评论
简约
被你说的王学峰像被黄河孕育了千年的灵童,他的出现是神安排他来将这千年文明神韵呈现
蝶儿
画不尽华夏腾飞 抒不完黄河情感
简约
被你说的王学峰像被黄河孕育了千年的灵童
心若幽兰
王老师的作品我也见过不少,虽然我不懂书法,但还是被那[ft=,,times new roman]浑厚、磅礴流畅的笔韵所吸引。通过作者点睛的描述,我们才了解了那魅力所在。[/ft]
张素玲
读完文章,直觉王雪峰是书法大家,你是什么,是纵横捭阖、集多家于一身的大家。
笑语盈盈
扎根生活的沃土艺术常青! 青牛的文字默默地散发着墨香。 可是王学峰何许人也? 余秋雨倒是见过, 是在电视上。
汝之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王学峰也算是功成名就,在书法界有了一席之地,着实不容易。
听雨
王老师的书法作品我见过,确实不错。圆润中透露出扎实的功底。我不懂书法,只看表皮,瞎评了。不过,被你一写,就有了多留意王老师作品的欲望。
古风
可喜可贺!赞一下。
踏浪★听海
虽然没有欣赏过王雪峰老师的书法作品,但经楼主这么一描述,不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了[em]e179[/em]。眼前一幅气势磅礴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既有行云流水之气势,又有巨龙腾飞之威武,而又不乏风平浪静之淡薄。浓缩众家之长,而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游离于众家神韵之外,真是令人敬佩啊!
踏浪★听海
更难得的是遇到这么一位伯乐:为王老师的作品做注解,仿佛加了金光闪闪的边框一样,很令人注目了
韶峰叠翠
星罗棋布在王学峰的书法作品里。 要让别人说 这句是病句 但绝不是 这是最经典的
我很温柔
拜读大作,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轨迹与博学众长的真实场景跃然纸上。
雪枫
朋友遍天下,知音有几人?王学峰的书法造诣固然登峰造极,也要有人懂他的书法才是人生幸事。功夫在字外,文章也是如此。看望青牛老师[em]e160[/em]
雕岁琢月
书法无法,剑术无术。就是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吧。可惜咱不懂只是来看你的文字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