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乱(7)令人触目惊心的文革重庆红卫兵墓群
个人日记
这是一段历史。
这是一段留给后人评说的历史。
这是一段留给后人评说警示的历史。
这是我在撰写《十年动乱》一文时发现的博文,我加以整理,以此对那往日的年轻的灵魂哀思,悼念。
——风念航海
令人触目惊心的文革重庆红卫兵墓群(组图) ——作者:潇潇神駿 位于重庆沙坪公园小溪亭阁有个公墓,墓地墙外写着4个大字:文革墓群。墓里埋葬着1967年间武斗死亡的红卫兵和工人造反派,年纪在十几--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1岁。公墓建在一片小树林里,墓碑上刻有死者姓名和当时流行的豪言壮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里依山傍水,鸟鸣清幽,重庆“八一五派”之所以选中这块风水宝地,据称是专门请了风水先生。该地块解放前曾是地下党接头处,建国后成为解放军烈士墓。“八一五”公墓成了全国唯一见证大规模武斗的象征,墓园占地约50亩,据说埋葬了几百冤魂。每块墓碑都镌刻着死者姓名,其下埋着一名、几名甚至十数名红卫兵。 同全国一样,文革中重庆红卫兵分成两派:一派是于1966年8月15日成立的“红卫兵重庆警备区”,后对外宣称叫“八一五派”。一派叫“反到底派”,就是要砸“八一五派”的“砸派”。当时占全国军工企业四分之一强的重庆,武斗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冲突烈度高,很大原因就是有大量军工企业存在。共和国当时所有常规武器,重庆都能制造。打响山城第一枪的是重庆工业学校,而真正发生激烈冲突是在重庆建设机床厂,一个从汉阳迁至重庆的特大军工企业。 1967年7月25日清晨,住在杨家坪建设厂劳动一村的人们,发现对面屹立在山巅上的两幢苏式红砖楼,突然被“反到底”围攻。早上8点左右,“反到底”手持钢钎、大刀、燃烧瓶,身穿劳保服,头戴藤帽,围着红砖楼进攻,不断向楼里投掷燃烧瓶。“反到底”武斗人员是建设厂以青年工人为主的“红大刀”,其成员是身强力壮、狂热冲动的棒小伙,他们轮番进攻,不断向红砖楼投掷汽油弹,并找来梯子往红楼上攀登。上午10点左右,其中一幢楼起火,“八一五”开始吃不住了。驻守空压厂大本营的“八一五”开始派出增援队伍(空压厂制造两栖坦克)。这些造坦克的工人从空压厂内冲出来,手提砍刀、钢钎,一路喊杀声狂起,朝红砖楼冲将而来。“反到底”抵抗不住,迅速撤退,兵败如山倒。 中午12点左右,重庆三十五中高中一个叫宋正言的红卫兵撤到其中一幢红砖楼的背后,恰好被包抄过来的“八一五”截住。数千人在山崖下看见,两个身穿藏青色工作服的武斗人员,用钢钎狠刺已经倒地的他,两条钢钎刺进去扯出来,再刺进去再扯出来。战斗结束双方撤离,以“反到底”的暂时失败告终。宋正言被战友用凉椅抬下来,身上护体的一层薄钢板都被刺穿,鲜血浸透藏青色工服,他被刺透25刀,于当日午后1点左右死去。这时,建设厂的“反到底”愤怒了,回到大本营,立即在重庆两杨公路上拉起了一条钢索,交通中断了,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1967年7月29日,重庆工业校传来枪击声,这是山城打响的第一枪。7月30日,“红大刀”在建设厂灯光球场举行了隆重的发枪仪式,“反到底”发誓,视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宋正言烈士报仇!数百支崭新的半自动步枪举向空中,一箱箱子弹用刺刀撬开,武斗升级了,轻重武器一起上阵。8月1日清晨,全副武装的“反到底”用建设厂生产的四联高射机枪和舰用机枪数十挺,向“八一五”大楼开火,并用炸药包炸开楼房工事。“八一五”占踞的红色大楼顿时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双方战斗极为惨烈,枪炮声整夜不停,震耳欲聋。8月3日清晨,“八一五”全线溃退,带走尸体十多具。 1967年8月5日,“八一五”为夺取武器,不惜一切代价向建设厂清水池制高点发起攻击。“反到底”人抬肩扛,将多台14.5毫米4管高射机枪推到半山腰,猛烈轰击大批围攻上来的“八一五”。参加这次战斗的“八一五”大都是重庆大学组织来的学生,他们手持火药枪、汉阳造朝清水池高地冲锋,在“反到底”各种轻重武器的打击下,死伤者漫山遍野,惨不忍睹。此役,“八一五”丧生150多人,重庆8月天气尸体很快腐烂,到处白骨森森,有一些人至今都无人知晓其姓甚名谁。1967年底,双方在“九五命令”下缴枪,但都没有履行,但武斗却暂时停止啦。 1968年双方再次爆发大规模武斗,这一次“八一五派”吸取了1967年的教训,步步为营在“反到底”聚居地边缘修筑工事,迫使其后退。7月30日,杨家坪建设厂发生了文革里重庆又一次激烈战斗。主要集中在4幢职工宿舍,两幢被“八一五”占领,“反到底派”据守在另两幢宿舍。双方都从窗台上伸出半自动步枪朝对方开冷枪。“八一五”一个红卫兵当即被击中脑袋,脑浆迸裂。此人姓刘,年约17岁,后被“八一五”追认为“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英勇战士”。战斗进行到次日凌晨,“反到底”的火力完全被完全压制,陆续携带大量轻重武器从楼房撤出。大批“反到底”成员携家带口前往重庆火车南站聚集上车,火车头上架起两挺重机枪。火车行驶到重庆大渡口车站,被部队拦下。“反到底派”人员在此四散而去,大都拦下火车去了成都。至此,杨家坪地区被“八一五派”完全占领。 1968年8月19日夜,重庆三十五中初三学生于某,手提一支冲锋枪,腰插两支手枪,背着一把砍刀,独自一人准备偷袭被“八一五派”占领的雾都宾馆,因口令不对被活捉,被乱刀捅死后扔下山崖。紧跟着“反到底派”连夜用数台14.5毫米4管的高射机枪轮番攻击,占领宾馆后,在山崖下发现于某血已凝固,为其举行了安葬仪式,给他穿上抢来的军装,手握两颗子弹,十数人鸣枪为于某送行。直至9月,重庆警备司令再次发出双方必须立即停火,上缴一切武器的命令,至此,持续两年的重庆“残酷武斗”,彻底消声灭迹! 往事不堪回首,在激情燃烧岁月里死亡的红卫兵们!长眠在这块炽热的土地上,让人们以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情去评判。现在,“八一五”公墓已逐渐引起全国关注,原本不惹眼的“文革墓群”,成了众所周知的文革遗址。今天,公墓早已绿草悠悠,茅草遮蔽坟墓的荒凉景象已不复存。亲属们用大理石、花岗石重新整修了亲人的墓地,剪除了荒草。春天来了,野花开了,鸟儿在墓地盘旋停留,一派生机盎然。墓地逐渐出现从外地来的人们,目的是一睹“八一五”公墓,有人建议,将此墓作为中国文革的见证,对外开放。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