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报刊文摘】 阅 读·文 学·生 活

个人日记

 【海外华文报刊文摘】

                               

                     阅 读·文 学·生 活

                                                                                                                                                                                                                                                       

                                                                                                                              作者:      张 惠 雯
                                                                                                                                                         
  

           我不大记得我是从什么年龄开始自发阅读的,我只记得大概是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注意到哥哥小套间里有一个高高的书架,书架上堆积着一摞摞的书籍。对于年纪还很小的我,书籍就像一件神秘的玩具,充满不可解的字符。在这些字符之中,有人可以找到特殊的快乐和意义。所以,当还不识多少字的我拼命踮起脚尖,从书架上够下一本书翻看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是理解的快乐,而是猜测的快乐。
                                                                                                                                                                                                                                                                                                

                                              1.    整个民族精神焕发的时代

   我父母都是政府干部,读书不多。但因为80年代的中国突然告别了几十年来的闭塞和斗争,迎来了可贵的自由,整个年轻一代都沉浸在对文明价值和人文主义的追求之中,饥渴地阅读,所以我哥哥很自然地成为了一名文学爱好者。

  后来,在哥哥和他的一些同辈人身上,我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气质。无论这些人因生计所需投身哪个行业,无论他们多么穷困落魄,这种颇有一点儿清高和优雅的气质总能时有流露,经历二十年新物质时代的熏染后依然颇具标志性。这种气质或许可称为“八十年代气质”。很难描述它是一种怎样的气质,但经由这气质,你能辨认出这绝非一群精神世界空无一物,徒然地被物欲填充的动物,而是一群经历过理想感召,认同过某种价值的人;在他们心灵的成长、成熟期,社会还未庸俗污秽到当今的程度,这些人可能今天生活得毫不高尚,但他们至少曾了解甚至梦想过高尚。因此,这气质中虽有幻灭的阴影,却仍有一点儿理想主义的光明和昂扬;它似乎是一种自然的书生气,源自于阅读的熏陶,自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内在的思索中散发出来。

  八十年代是一个阅读和文学的年代,人们靠书籍求取新知,探索艺术、思想和人生。我有幸出生于70年代后期,得以经历并且稍微懂得这个时代——整个民族精神焕发、满怀希望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多少沾染了点儿时代的遗风。于是,你会在同学的课本第一页读到类似这样的摘录:“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罗素。”就算是一种炫耀吧,也是一种可爱的炫耀。

  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潮影响了一个小县城里的青少年。从他的初中时代起,他就把所有的零花钱用于购买书籍。后来,他拥有了满满一架书,而这架书当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财富,至少,它也是我的财富。

                                                     2.     没有制约的阅读使我涉猎很杂

  

可能因为我父母都是天性快乐的人,家里有一种开明的风气。因此,哥哥的书架是敞开的。书架上也有些明清时代的禁毁小说,却无人想到要把它藏起来。读中学的时候,我翻过这些书,但发现语言老套,故事陈腐,再也没有拿起来看。

我的阅读是完全自由的。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从书架上拿《红楼梦》来读。因为是冬天,虽然可以坐在被窝里读,但捧书的手却被冻得冰凉疼痛。但我又不舍得放下,于是把手电筒放在被窝里,钻到里面读。有一天我的被窝阅读进行到凌晨两点多,母亲因我是读书而不便责怪,只能一遍遍劝我早睡,不要伤了眼睛。其实,那个时候读红楼梦,读到了什么,有何体会,我都不记得了。我后来常纳闷,为什么那时候的我竟也会觉得这书好看?我很感激我的母亲,如果换了别的母亲,大概要以“儿童不宜”为理由把书给我没收了。可我的母亲从未以任何借口阻止或限制我的阅读。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中国古典诗词。我记得暑假里的某些午后,大雷雨过后,我会坐在屋檐下面,朗读唐诗或宋词。院子里的植物会散发出湿重的香气,风会不时从树上或葡萄藤架子上摇落一串水珠,世界显得清明剔透。父亲听到我读书很高兴,他不时从屋里走到院子里来假装散散步、看看天色,然后小声嘱咐我说“累了可以歇一会儿”。其实,读这些诗词对我来说不是用功,而是享受。那时我的确背诵了很多诗,但现在记住的不多。可我觉得诵读诗歌仍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可能是对审美和语言音韵感的最好训练。字词模糊了,意境却不会被抹去。

  从初中时代起,我开始读外国文学。初一那年,我在书架上找到几册“世界文学名著精选”,黑色封面。第一卷是《伊利亚特》、《奥德赛》,是那种带插图的缩简本。后来,我开始读泰戈尔,因为书架上有很多他的诗集。泰戈尔的美好、纯真、隽永和典雅,经由其诗易读的特质,轻易飞越年龄与文化的差异,进入稚嫩的我的灵魂。我还精心模仿《园丁集》里面的风格,写了一小段散文诗,并拿给哥哥看,让他猜是谁写的。这可能就是我有意识地“写作”的第一步,而创作的起步往往来自于模仿的冲动。

  初中时代,没有制约的阅读使我涉猎很杂,毫无章法。我在初一时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我不知道我真正理解了多少,但读的时候,我自认为深受感动。之后,我竟再也没有重读。我所读的第一本托尔斯泰著作是《复活》,似乎是在初三时。然后,我对同学宣称我很喜欢《复活》。在当时,我不知道这是否只出于虚荣。我强迫自己读完《红与黑》,读得相当痛苦。我还读了川端康成的《雪国》,但我几乎是把它当作优美的散文来读的。对于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我还不具备理解其所蕴含的奥妙的能力。有些书要等到多年之后重读,才能发现他的真正魅力。

  在初中时代,我更喜欢读散文和诗歌。我曾“攻坚”卢梭的《散步遐想录》,他那语气强烈、缠绕的长句给我留下了印象,但我并未理解他的思想。我记得有段时间,我喜爱波德莱尔,把《巴黎的忧郁》挂在嘴边。我试图了解兰波的好处,但不得要领。

                                                 3.     阅读让我成为自由而又完整的人

  

        高中时期,自由阅读被封闭的教育打断了,我读的书很少,基本上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因为这勉强还能和语文课本扯上一点儿联系。那时候,阅读课外书尤其是小说成了一种罪行。正常的阅读直到大学时代才恢复。像是一个循环,我在几年的中断后又重新接近了初中时代接触过的西方文学。我重读屠格涅夫之类的经典作家,也逐渐爱上了普鲁斯特、伍尔芙、卡缪这样的现代派作家。大学时代的阅读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发现和重新发现之旅,很多书中挚友此后注定将伴随我一生。

  也许,我应该特别提到米兰昆德拉,如果说以往的阅读使我成为一个终生的文学读者的话,昆德拉则使我重新发现了小说,产生了当一名小说家的理想。从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第一页起,我就感到它并非我读过的任何小说,它是一个充满思维与艺术活力、无比饱满的新事物,作家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告诉我:小说可以这样写!这个无比有趣的东西是小说。后来他的小说理论和他的小说一样影响着我。

  博尔赫斯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一个人能受到最好教育的地方是图书馆,而不是学校。从我注意到哥哥的书架开始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书籍给予了我真正有价值的教育,这种教育到现在也未停止。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幸运,因为我并非一个完全被刻板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合乎规格的“专才”,阅读使我成为了一个自由而又完整的人。而在所有书籍之中,文学给予了我有关社会、人性、道德和哲学的最好教育。
                                                                                                                                                                                                                                                                                               4.     

                                                4。魅力在于书籍和人生构成的微妙“互文”

  

         究竟阅读的魅力何在?也许其魅力之一在于书籍和人生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互文”,使一个人的体验、认知突破了他所在的此时此点,人生蓦然辽阔而深邃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城郊散步,在一片河边的空地上,我看到一柱炊烟从一个工棚里直直升起,而硕大的、橘红色的夕阳正往河对岸的林中坠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立刻来到我的脑海里,于是此时的风景突然和千百年前的人的体验重叠了。另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和一位朋友走在一条灯光昏暗的巷子里,当时巷子里没有行人,街角处的路灯灯光照在一扇陈旧、带有污迹的白墙上,反射出一种淡玫瑰色的光线。朋友突然说:“让我想起了一篇小说的名字。”我说:“《玫瑰色街角的汉子》,博尔赫斯?”这正是朋友想到的小说。文学的参与使一个平凡小镇的夜晚具有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因为这些颇有诗意的互文,风景不再是纯粹客观的风景,它和阅读时的记忆,超越时空的联想、历史融合在一起,激起了强烈、持久、层次丰富而且完全个人化的感触。

  阅读还以美妙的激情和感觉充实人的精神,如同爱情一样。这种内在的充实使你可以抵御整个外在世界的侵蚀,不随波逐流,无视世俗的嘲笑和误解。久而久之,你会变得仁慈。譬如当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极为肤浅的物质女孩儿,你会想:真可怜,她一辈子也无缘结识《安娜·卡列尼娜》;你看到街上那个眼神空洞、一脸烦躁的人,立即想到他没有接受过伏尔泰的熏陶,完全不知道大百科全书派,在他生命中,从未感受过人文精神的滋润,因此难得会心一笑……

  恋爱的激情可能短暂,阅读的激情却不会衰竭。重读以往深爱的文学作品,那种初读时的激动、迷醉会再度发生;而当读到一部令人惊喜的新作品时,又仿佛新的爱情发生了。一个真正的读者是陷入爱情中的人,即便他阅历丰富,也不失一种孩童般的纯真。

        有时我想到未来,想到当我很老的时候,亲朋挚爱渐渐离我而去,唯有一间拥挤的书房和我相伴。我在那里翻阅旧书或追想往事,如果我还有能力,可能也会偶尔写一段文字。只有阅读能把我从孤独和对遗忘的恐惧中拯救出来,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才会真正体会到魏尔伦(Verlaine)的那句诗:剩下的全是文学,Et tout le reste est littérature!


选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0-09-13)

文章评论

LTCQZ

@{uin:1031906823,nick:云深不知处} 如果有一天,你学会了自给自足的平和和宁静,懂得用双手去创造的快乐,而不是因为一个男人的喜而喜,因为一个男人的悲而悲,那时候你才能真正的摆脱男人的桎梏。每个女人,都应该学会该如何转身,在适当的时候…… 早上好!

LTCQZ

@{uin:1031906823,nick:云深不知处} 越来越多的女人在拼命赚钱,这个社会给女人的安全感越来越少;以前觉得安全感是一个承诺,是过马路时紧握的手,如今能给我们安全感的是出门时口袋里的钱包,手机显示的满格电......女人都希望找到个爷们, 最后却发现自己最爷们!人生不易,快乐生活,且行且珍惜!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