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读书

个人日记




图片
 
 

    今时读书之凤渐浓,每到人群集聚之处均有搭蓬售书者,且书类齐全,围购者众,童叟皆有。中原读书之风自古浓郁,据说,蔡邕的书屋藏书极多,故其读书多,知识面宽。曹操特别欣赏蔡的大书房。蔡邕遇事不慌,善分析原因,给出处理办法,汉灵帝也常请教于蔡邕。蔡文姬因从小耳濡目染,在塞北十二年回来后,还能把400多卷书背下来,文无遗误,可见她文学根底之深,才情之高,让人惊叹!

 

图片
 

    说及读书,自古就劝读不缀。孟郊在《劝学》中说:“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石头击打才会有火花,不击打一点烟都没有。人只有多读书,才能长知识,否则,天上不会掉馅饼。读了书还要多思考,去实践,那些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青春转瞬即逝,抓紧时间读书吧。
 

图片
 

    南宋诗人陆游在《寒夜读书》里,用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诫世人:“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由于勤读书,用来书的绳子断了好几回,铁砚都磨穿了,口诵手抄地坚持了好多年。我喜欢书胜过我的生命,别人笑我是书癫也无所谓。可见其读书之情,何其坚韧不移。
 

图片
 

    宋真宗则以学而优则无所不能的心态写下《劝学》篇,动员读书,极具诱惑性:“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其所言虽然俗了点,但其用心在于动员世人多读书,所谓学到了知识就能换来一切。
 

图片
 

    清代袁牧写了一首《读书诗》:“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进一步告诉世人,光读书还不行,还要精读细品,理解书中意思,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死读硬背,根本没用。
 

图片
 

    清代文学家法式善也写了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意思是说,读书如树木一样,不能急功近利,想一夜之间就变得满腹经纶是不现实的,要静下心来,让知识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会学有所成。
 

图片
 
    读书本身而言,应该是件愉快的事情,和果你觉得阅读过程不愉快,就读不下去了。人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阅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常说闲书闲读,其实没有绝对的闲读。读书都是有目的的,可能是功利性目的,想从书中求得知识,找到释疑解惑的东西;也可能是放松自己的目的,欣赏性地满足精神上的一时需要。当人进入阅读状态,心境应该是一种平静的、精神上愉悦的状态,此时的阅读过程,由阅读进入到悦读,喧哗声对悦读者而言是无碍的,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图片

文章评论

幸福永久

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份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无论我身在何方,你的身影永在心底。请记住——牵挂你的人,有我![em]e181[/em] [em]e156[/em] [em]e157[/em] [em]e160[/em] [em]e189[/em]

陋室铭

读书,喜读书,常读书都会把人带入一种境界,读书不光是为了增长知识,还能开阔视野

&百合英子

书也能让人静下心来,不去想任何事情,投入到书中,陶冶自己。

一片舟

@{uin:1390003484,nick:开心就好,who:1,auto:1}[em]e183[/em]

一片舟

@{uin:233798999,nick:莲子,who:1,auto:1}[em]e183[/em]

一片舟

@{uin:709685892,nick:海蓝} [em]e183[/em]

恬淡清净

伯伯好!读书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坚持经常。也不是赶风潮,而是自觉。

一片舟

@{uin:476085554,nick:留住好消息,who:1,auto:1}谢谢![em]e183[/em]

一片舟

@{uin:347800526,nick:芙蓉花,who:1,auto:1}谢谢![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