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裁剪

个人日记

 

 

     当初我学裁剪的时候,脑子里就一个想法:“挣钱”,养家。

     我父母去世较早,一切事情要靠自己解决。结婚以后,有了孩子,没人照看,只好吃劳保带孩子。我和爱人的工资只有六十多元钱,很难维持正常生活的开销,经常捉襟见肘。到了月底没钱买油,给孩子做面汤只好“倒呛锅”,面汤熟的时候,在一个小碗里,放上葱花酱油和几滴香油,倒进面汤锅里吃的时候就会有滋味了。孩子黄瘦的面容,和爱人那几件洗的发白退了色的衣服,使我心里一阵阵的酸楚。心中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到肩上的担子越发的沉重起来。暗下决心,一定要挣钱养家,用自己的双手把这个家支撑起来,让孩子和爱人决不比任何人差。

八十年代,裁剪缝纫正是热门,每个商场门前都有裁剪师傅,支个案子给人们裁活,生意特别兴隆。我想学这门手艺,因为带孩子脱不开身,所以只能自学。自学裁剪说的容易,真做起来可就难了。对这门技术我一窍不通,一本破旧的天津老益民服装店的裁剪书,就是我的老师。每到了晚上,就迫不及待的把书翻开,裁剪图上的那些名称,和各种条线的位置,就像小孩刚能看见东西的时候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没有裁剪的案子,把两张报纸连接在一起粘好铺在地上。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次一次反复地画,反复地练,直到能凭着记忆把图画出来为止。靠死记硬背的笨法子,照葫芦画瓢,慢慢地加深理解,逐渐地达到熟能生巧。

要想掌握技术,需要在面料上实际操作。没有面料,就如同巧媳妇做不了没米的饭。想买一块便宜点的面料,只能等到开资。爱人看我为难,不声不响地打开箱子,把保存多年的一块毛花呢面料找出来说:拿去练吧。那个年代这是比较高档的面料,作为练习使用,有些可惜了。为了学技术,只好忍痛割爱。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把面料打开铺在纸上,认真仔细地划出各个部位的尺寸和位置,图画好后。我站起来,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唯一的一块面料,不能疏忽大意,要把各个部位的数据再核对一遍,准确无误才可以裁剪。我看着面料上横竖交叉的线条,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一个美丽的画面,我想象着,已经会做许多各式各样漂亮的衣裳了,挂满在屋子里面的墙上;有许多人来找我做漂亮的衣裳,女儿和爱人穿着我亲手为她们做的漂亮的衣裳,开心的笑着,转着。我眯起双眼两只胳膊交叉盘在胸前,看着她们的高兴劲,感到无比的幸福,眼睛湿润润的,渐渐的在美好的气氛中陶醉。忽然,嘴角有一丝咸的味道,噢,是眼泪,我收回了思绪。这时浑身憋着一股劲儿,憋着跃跃欲试的一股劲儿。我鼓足勇气,毫不犹豫地拿起了剪刀,咔嚓、咔嚓,沿着粉线剪了下去。一鼓作气,参照书中的工艺,在邻里大娘的帮助下,做完了第一条裤。虽然做的不是很好,可对我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逐步地掌握了裤子裁剪和缝制工艺。

有一天,我的邻居“赵大娘”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皮肤白净,在鼻子下方靠近嘴角处,有绿豆粒儿大小的一棵黑色的痦子,长的极其好看。虽然年龄大些,但风韵不减。她找到我,要做一件单立领的制服。我满心欢喜,一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衣服做好,用它做一个广告。按书中工艺和缝纫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看懂弄会,折腾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套上衣架,把它挂上了晾衣服的绳子上,像欣赏一件工艺品,久久不愿取下。赵大娘把衣服穿上后,出乎了我的意料,没想到会这么的合体,好像变了一个人,显得年轻了好几岁。这也许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或是老天爷暗中相助。不管怎样说:这件衣服穿在了大娘身上,对我以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今后道路上的敲门砖。

咱天津卫的老大娘们有一个特点,爱扎在一起唠嗑,几个人没事凑在一起,薄薄的两片嘴唇,发挥了特有的功能。我会做衣服的这件事,自然而然,就成了她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被添油加醋的一番描绘,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满城风雨了。没过多久,找我做衣服的人,逐渐的多起来。有自己找来的,有别人领来的,有看我做过的衣服后,慕名而来的。再瞧屋里大包小包,各式各样的面料,堆得到处都是。有化纤、呢子、纯毛的;有灰色、蓝色、驼色的;有格的、花的、暗条的;有泡纱、绸缎、真丝的。为了存放这些面料,特意买了一个双开门的衣柜。里面塞得满满的,虽然还有些面料放不进去,但比以前整齐多了。从那时候起,我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从那时候起,今后的生活燃起了希望;从那时候起,艰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做衣服非常辛苦,一年有春、夏、秋、冬,衣服会有长、短、厚、薄。不同季节有不同款式,不同面料有不同效果,在裁剪时就要使用特殊技巧,缝纫时就要运用特殊工艺。夏季的面料比较薄,做完的衣服,不能有变形、皱褶、不对称、或吊起的现象。秋冬季面料较厚,衣服要工整笔挺、线条清晰、立体饱满。不能只是一种平板的感觉。我给爱人做了一件真丝衬衣,还在保留着,距现在已将近二十年左右,还和当年时候一样丝毫没有变形。不同的面料要运用不同的工艺和技巧来完成,才能够达到效果,慢工出巧匠,有时做一件衣服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有一次顾客拿来了一件休闲式上衣,前胸、后背。袖肘处,全部使用切割的工艺,在缝制上凡是压明线的部位,必须使用金色的闪光线。这是装饰线拉力小,很容易折断,无法正常的辑缝。当时真把我难住了,这件衣服不但交不了差,而且还要赔偿,更主要的是影响名声。我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为了减小拉力,用手转动缝纫机的皮带轮,一针一针地转动完成的。和带来的样品基本相似,顾客看了以后脸上挂满了笑容,好像一朵花似的大放光彩。所以要掌握多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才能做好各种款式的衣服。这是一门干到老学到老的技术。

春节,是一年最忙的时候,每个人几乎都要做衣服。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有人排队挨个,每年春节排的满满的,提前一两个月就停止收活了。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央求你给挤一件出来,我只好说:先放这吧,能做尽量做,做不了可不要不高兴。其实,“夹三”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少睡觉或熬通宵。服装做完以后所有的下手活,全部由我爱人来完成,扦活、锁扣眼、钉扣、剪线头,有时熬到半夜睁不开眼,稍一打盹,针就扎在手指上疼醒了,赶紧放在嘴里使劲嘬一下,然后挤出一滴滴的血珠。那一段时间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年都要忙的大年三十,甚至到初一早上。当交出最后一件活以后,如同卸下了千斤巨石,浑身感到无比的轻松,再看我们俩一身的线头布丝儿,像两个泥猴。走出屋外伸了个懒腰,吸口新鲜空气。看不远处几个儿童穿着新衣玩耍,断断续续的的爆竹声。传来了春节的气息,邻居们在干干净净的门窗上贴福字,贴对联,再看我那满屋灰尘,遍地是布头下脚料,强打起精神做完了卫生。没有了紧张和压力,这时困倦偷偷地袭上心头,散了架的身子像稀泥一样瘫在床上。

现在,高科技非常发达,市场繁荣什么样的服装都可以买到,都不再自己做衣服了。但是,特殊的体型、独特的款式,还是要靠传统的工艺和手工缝制来完成。艺多不压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如能掌握一门手艺,在什么年代都能够生存。如一句俗话所说:虽有资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我已经十多年不做服装了,可我还是非常喜欢裁剪,因为它不单是一门技术,而且它更是一门精深的艺术。

 

文章评论

..

大哥要是在这篇文章里添加几张照片 ,就更引人入胜了。 好文章 !

小曼

苦尽甘来![em]e179[/em]

晚云

看了哥的这篇文章,很有感慨。字里行间感情的真实体现。哥是个有魄力有担当的男人。人的成功与否,不是金钱能恒衡量的,知难而上才是好汉!我也喜欢裁缝艺术,她可以神奇的创造奇迹!

文舒

善心大哥真的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男人。年轻时受苦了,晚年也该享福了,好好享受生活吧!祝你们全家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