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诊断

岐黄世界

学中医,除了要懂理论,会用药,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妊娠诊断。按说这门技术已没有大的作用了,用试纸一测就行了有时还觉得真不如把脉方便,况有些人还要考考中医,以测水平高低,所以不妨学一点这方面的小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指 脉 孕 征

指脉孕征是表现在指脉搏动中的一种妊娠征象。从其搏动的部位,可以诊断怀孕的月数。

【诊断要点】  妇女停经,而在两手中指、无名指的两侧指脉,呈放射状搏动的,为怀孕征象。脉动显于第一指节的,为怀孕2~3月,脉动显于第二指节的,为怀孕5-6月;脉动达于第三指节,为怀孕8~9月;脉动至指末,为胎足10月。 

【诊断方法】  受检者取臥位,伸手平放。检查者用拇、食

两指头,呈弧形。箝按其手指的两侧指脉,从第一指节,漸向指端按压。

[注意事项]

1.检查前,受检者必须休息10~20分钟。

2.按压时,用力必须均勻,应行轻按,重按对比动作。

3.正常人手指脉不易触及。   

4,孕妇指脉搏动已达第三指节,但突然消失的,为胎死之侯。

(二)     神  门  脉

神门脉的出现,是妇女妊娠的一种征象。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俞穴,位于掌后锐骨端的凹陷处,正常人此处脉动不易及,

【诊断要点】 妇女停经,在其两手神门穴,呈圆滑性搏动有力的,即为神门脉。

【诊断方法】  受检者取坐位或臥位,手平放。检查者用食指头按压神门穴,进行诊察。 

【注意事项】

1.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禁忌注射或内服促进血循环的药物(以下天突脉、指甲孕征等均同)。

2.检查应细心进行,指诊按压时,应进行轻按、重按对比。

3.男子在神门穴能触及脉动的,多为神经衰弱症。

(三)天 突 脉

天突脉的出现,是妇女妊娠的一种征象。天突是任脉的俞穴,位于颈结喉下,胸骨切迹上缘之內方凹陷处。正常人此处无脉动咸觉。 

【诊断要点】  妇女停经,在天突穴觉有脉动的,为怀孕已两月以上;若脉动明显,而肉眼可以见到,为怀孕在4月以上。

【诊断方法】  询问受检者,在天突穴有无脉动威,检查者也可用手指触摸,也可令受检者抬头以观察脉动情况。

(四)指 甲 孕 征

指甲孕征是呈现在指甲上的一种妊娠征象。

【诊断要点】  妇女停经,按压共拇指甲,呈红活鲜润的为  孕征,暗滞的为月经病。

【诊断方法】  受检者取正坐位,伸手露出拇指甲。检查者用拇指按压其指甲,一按一放进行观察。 

(五)乳 晕 孕 征

乳晕孕征是呈现在妇女乳晕部的一种妊娠征象。从乳晕的色泽,大小,可以判断怀孕的月数。

【诊断要点】  妇女停经,乳房膨胀,乳头起晕而色褐的,为怀孕的征象。晕大3分,为胎有3月;晕大5分,为胎有5月,余类推。晕至寸许,正圆不偏,为胎足10月。

【诊断方法】  受检者取正坐位,解衣坦露胸部,向着阳光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结合乳房膨胀情况,进行判断。

上述方法再结合脉象,诊断怀孕八九不离十。各位可以慢慢参悟,即可掌握。

一、妊娠脉特征
对妊娠脉的论述,始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平人气象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众多医家皆从之,但对其理解,众说纷纭。
对“阴搏阳别”的理解,王冰释之曰:“阳,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出,与寸脉殊别,阳气挺然,则有妊之兆也。”他认为是尺部脉动盛。王叔和在《脉经》上认为“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1]《黄帝内经太素》理解为“阴脉聚,阳脉不聚也。”[2]现代医家认为阴搏阳别是说两尺脉象滑数搏指,异于寸部阳脉,便是有孕之征。
对手少阴脉的理解,也是各家争鸣。《脉经》曰:“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认为手少阴是指寸口部的尺脉;清朝医家张志聪明确地指出:“ 以妇人两手之尺脉候之。”[4]《黄帝内经素问》说:“手少阴应为足少阴。” 还有医家认为少阴是指手少阴的神门穴[3]。现代医家认为“手少阴脉动甚”是说月经初停时, 诊左寸脉滑动, 这是血欲聚以养胎的现象。
此外,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载:“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仲景据其临床实践,描述了妇人妊娠期间生理特殊改变的一些有规律的证候群,点出了“阴脉小弱”是妊娠期的脉象特征,这与《内经》的描述大不相同,不过多数医家还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如《胎产心法•脉法》说:“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 现代有医家认为妊娠脉应以尺脉切之滑利为主,神门穴切之为辅,并非是切以左寸心脉[5]二、判断妊娠有无
《素问•腹中论》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是指身体虽有症状,但三部脉正常,无弦、芤、涩等现象,便是有孕之征。这是辨孕总则,为后世公认。
王孟英曰“尺脉滑疾,皆为有孕”,这是从尺脉来判断;《脉经》谓“妇人脉数而经断者,为有孕”,这是从脉率和症状来判断;《脉决》“寸微关滑尺带数,来往流利并雀啄,皆孕脉也”[7],这是从三部脉各自的特征来描述妊娠脉;《妇人秘科》“震风之喜有征,妊娠之脉必确,尺数关滑寸盛,阴搏阳别而雀跃”,这一论述和《脉决》有出入,《脉决》认为寸脉微,《妇人秘科》认为寸脉盛。
以上医家所言脉象特征可以用滑数和流利来概括。有医家持不同观点,如《景岳全书•脉神章》云:“凡妇人怀孕者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脉必滑数倍常,此当然也。然有中年受胎及气血赢弱之妇,则脉见细小不数者亦有之,但于微弱之中,亦必有隐隐滑动之象。”《千金方》论曰:“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现代医家理解为停经和恶心不欲食为病态,但无相应的病脉,就应当首先考虑到可能是妊娠反应。
三、判断妊娠月份
《脉经》载“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脉重以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指出了妊娠脉初期、早期、中期的频率和流利度特征,以及妊娠三个月与五个月的脉象差别。
从脉的节律描述,《脉指南》曰:“关上一动一止者一月,二动二止者二月,余仿此。”从关部脉来判断妊娠月份的仅此一家,值得深入研究。
现代医家认为,身有病而无邪脉,尺脉按之不绝,在妊娠30~40天就出现。出现六部脉充盈滑利流畅,一般多以40~60天时最为显著。此时,各种妊娠征象已较明显,判断妊娠应当没有困难。到60~90天及以后,两尺脉尤其充盈滑利,更加显而易见,与寸脉比较,也已经明显不同。
四、推测妊娠男女
从频率判断为 “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从形态判断为 “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单从尺脉判断为“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总之,男属阳,诸阳为男;女属阴,诸阴为女。
五、推断妊娠结局
《脉经》云:“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阳气胎活,阴气必终。欲别阴阳,其下必僵。”认为脉象洪滑为佳,细涩欠佳。《脉理求真》“虚涩燥急,其胎必堕”,认为脉象弱,无滑利之象者,妊娠预后不良。现代有医家根据脉象决定是否应该保胎,认为脉象非滑利者,应当保胎。
六、判定将要生产
从寸口脉论曰:“欲产之脉,散而离经。”从尺脉论曰:“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者,欲产也。”[8]也有医家从手中指判断如《薛氏医案》:“妊娠欲产之时,但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 。”《医存》持同样观点:“妇人两中指顶节之两旁,非正产时则无脉,不可临盆,若此处脉跳,腹连腰痛,一阵紧一阵,乃正产时也 。”更有医家根据脉象来推断生产的时辰:“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
现代研究认为,非孕及孕五月之前,绝大多数妇女不能在中指中节的第一诊区触及脉动(宗薛氏中指诊法,以左中指为检测部位),即使随妊娠月份增加,也只能在中指本节扪及脉动。临产后在宫口扩张不同时期可相应在中指指端一定的诊区出现脉动,并随宫口扩张从中指本节向指尖移动。
七、小 结
总而言之,妊娠脉以尺脉滑利为主要特征;以寸口脉按之散与不散为主判断妊娠月份;以左手与右手脉象差别为依据推测妊娠男女;以散而离经,中指脉动为征象判定即将生产。但因人之禀赋不同,健康状况各异,故诊断妊娠与否,脉象正常与否当综合四诊,方可得出正确结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