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北大的捷径------高三妈妈陪考手记
手机日志
我的女儿在2010年高考中如愿以偿考上北大,回想陪考历程,有很多感想,在这里,写下来,希望能对201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引子:备战4个月零11天,考上北大
2010年1月26日,女儿获知她在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中落榜;1月27日,女儿又获知她的一模成绩为554分,名列年级361名。而由于女儿上的是物理竞赛班,为了参加物理竞赛,高三的课程,除了物理,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生物女儿都没有学。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经过4个月零11天的高考备考,女儿高考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以总分662分的成绩最终考取了北京大学。
女儿之所以能够在4个月零11天的时间由年级的361名成为高考年级第一名,在河南省49万多名理科考生中以第32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主要是因为其备考方案正确并在备考过程中顺利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书稿写到一半,大学同学陈杰、熊保权君得知我身体不好,来家小坐,都劝我以身体为主,暂且放弃写作。保权君曾在重点高中做过7年语文教师,我取出书稿请他提意见。他一边看稿一边说:“你还是坚持写下去吧,一边吃药,一边写。我女儿明年考大学,我们俩都需要这本书。”诚恳的话语,使我深受鼓舞。
我发现不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丢掉了《考纲》,放弃了课本,在无用的复习资料和模拟题中摸爬滚打,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实在可惜。
我是南阳人。南阳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里,不仅写出了医方,而且把方药的用量和盘托出,使一千八百年来的无数医者和患者受益无穷。我想仿效前贤,如实地把女儿备考的方案和备考中解决的问题毫无保留地一一记述下来。如果读了此书,能使考三本的同学最终考上二本,考二本的同学考上了一本,考一本的同学考上了名牌大学,考名牌大学的同学考取了北大、清华,我的写作目的就算达到了。
女儿的话
无论是对于考生还是家长,高考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回顾我堪称“惊心动魄”的高考复习历程,我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算得上是经历丰富的。我的高三经历如此一波三折——从竞赛到保送到高考。
我还能考上北大是奇迹吗?应该说,是一件值得欣喜的,意料之中的事。
成功有太多偶然,但是我们的努力可以渐渐将偶然变成必然。
高考是一项挑战。我们少年人都有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豪情壮志,试着把考场当成战场,征服高考,挑战自我,磨砺心智。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在备考中,我深深体会到在彷徨时一本学习指导书的建议是何等重要。假如这本书能给你一些收获和启示,那将是母亲和我都感到非常高兴的事。
只要有中等的智商,正确的方法,足够的努力,你会创造出真正的奇迹!
落榜北大保送生
2010年1月26日,我们得知女儿的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没有通过,一家人感到极为沮丧。
2009年12月份,女儿所在的中学将获得2009年数、理、化、生奥赛省一等奖的50位同学组成一个班,称之为“保送生班”。女儿获得的是物理竞赛一等奖,也在此班准备2010年元月份的保送生考试。
按照学校的规定,除北大、清华不能同时报考外,保送生可以报考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中的四所院校。这前十所院校都已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做了宣传。有的院校面试一下即可录取。但女儿只报考了北大一所学校。当时我们问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不如再报两所学校,考上哪个走哪个。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考不上就参加高考考北大。”
老师深感不妥,劝诫她说,往届就有现成例子:北大保送没走成,放弃去其他学校的保送机会,参加高考考北大,结果高考成绩仅够郑州大学录取线,走的也是一本,但比国家前十的一本差远了。
2010年1月16日,参加完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北大保送生和自主招生是用同一张卷子同一个成绩标准),我和女儿又去参加了北大招生组的家长会,会上得知去年河南省310分就可通过自主招生笔试,具有面试资格。女儿说,她能拿到这个分数。我长吁了一口气。
10天以后公布的笔试成绩,真是让人出乎意料。女儿考了332分,但北大2010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是347分。
保送生班里其他49位同学都考取了全国前十的大学,女儿成了唯一的落榜生。26日下午,女儿离开保送生班,回到原来的班级开始高考备考。
保送初试落榜!
这是当时兴冲冲准备面试的我从未想到过的——一月二十六日在网上查到“很遗憾,你未通过”的结果。事前,我曾经再三估分,再保守的结果也足以确保我通过初试——然而竟没有通过。
仔细想想,我的失误出现在这些方面,写下来也算是前车之鉴:
首先,应当有计划性。与平时考试不同,保送考试时的试卷是数门一起发下来的,在大致浏览过题目后,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迅速拟出一个做题计划。
其次,时间分配要合理。保送考试再开放再人性化也毕竟只是一场考试,最后还是分数说了算。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才是首要目标。回想当时,我的失误在于一味想通过语文展现自我,投入了过多时间,结果直接耽误了英语和数学的时间。在这里奉劝同学们,除非你是真的才高八斗,相信自己单凭一篇文作得好就能被破格录取,可以把时间大大倾斜在某一科上,否则还是尽量先把那些“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题扎扎实实做完,保证正确率,这样稳妥一些。
还有就是适应问题。大学组织的考试与平时考试有较大差别,事先找来真题模拟演练可以使自己在进入考场后尽快适应,避免因心理因素等导致的不必要失分。
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果却只有一个:保送已经是“此路不通”了。
挨了当头一棒后,我冷静下来分析:现在已经是2010年1月26日,没有时间留给我懊丧。路有两条,一条是走高考考北大。在剩下几个月里加倍努力,把我落下的课程和错过的一轮复习统统补齐。“保送走不了就高考考北大”,当时说来轻松,现在却成了真实而沉重的事实。另一条就要轻松许多。虽然前十的大学保送招生已经结束,但学校手里还有最后一张厦大的保送名额。学校知道,虽然我参加北大保送落选了,但三校联考,我超出北航几十分,只是我没有填报北航,凭我当时的实力考厦大不成问题。学校老师给的建议也是让我不要太冒险,报名走厦大,不要错过最后的机会。何去何从,当下就要选择。
我从未作出过这样简单轻易的选择:留下,面对高考。理由非常简单:现在的情况就像打牌将近终局,而我手里的牌还没出完;假如我走,结局就永无改变的可能,我会因为自己的懦弱而遗憾很久。而留下来就意味着翻盘的可能。即使无法翻盘,我也会因为自己努力过而毫不后悔。就是抱着这样单纯的想法,次日,当保送生同学们离校回家,我收拾了书本文具回到原来的教室。
至此,在同学们进入高考复习数月后,我的高考备考生活正式开始
年级361名的一模成绩
2010年元月27日,女儿获知其第一次模拟成绩为554分,满分为750分。这个分数按当时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只能上二本。在全年级751名同学中名列361名。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她之所以参加高考备考,目标是进北大;但是凭往年高考经验,以此成绩此排名,进北大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此时,距离高考仅有四个月零十一天的时间。
女儿一模考出的名次和分数,我认为考出了她当时的真正的实力。
2009年6月份,为了备考9月份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女儿所在的物理竞赛班各科停课,让道物理竞赛。事实上,在停课之前,女儿已经在物理上很用力了。
9月份,物理竞赛的理论考试成绩出来,W中学有竞赛作弊嫌疑,女儿所在的Z中学和同市的S中学联合要求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到郑州调查处理,并抵制了物理竞赛的实验加试。
女儿和同学们幻想着调查组再重新组织一次考试以甄别真伪。所以继续把精力用在物理及实验上。
10月份,调查结果出来。女儿和有实验资格的同学们参加了物理实验考试。女儿取得了物理竞赛省赛区一等奖。该奖的取得,意味着不用参加高考,只要准备好国家前十名大学的保送生考试即可。
从2009年6月份到2010年元月份,普通班的同学已经学完了高三的全部课程,并针对高考进行了第一轮复习。
由于参加物理竞赛,高三的课程,除了物理,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生物女儿都没有学。
在保送生班,由于各高校的考试特点和科目不同,各科都没有任课老师,大家上课就是自学,不会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因为生物不在北大保送生考试范围,她干脆没学。为了保送,她用将近两个月时间自学了高三的语文、数学、外语、化学。
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学习的侧重点终究不一样,加之女儿放弃了生物的学习,考出这样的成绩,应该是她当时的真实水平。
我对女儿有信心
女儿心态比较好。她告诉我再奋斗四个月冲击北大,如果高考上不了北大,她会选择上其它院校的。
我鼓励女儿说:“高考其实挺简单。只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把课本吃透,考上个一本没问题。想考入北大,就需要更勤奋些。现在不是361名吗,争取把360去掉,成为全校第一名,一定能进北大!”
女儿点点头。我接着说:“现在重视考纲、课本的师生很少。大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无休无止的考试,快把你们压得喘不过起来。社会上人们常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依我看,独木桥上人很少,千军万马都在桥下准备涉水而过。”
“为什么这么说呢?”女儿急切地问。
“重视考纲和课本,有科学复习方法的人才可称为过独木桥的人。这样的人很少。各地高考状元应归入这类人。你看那些状元个个都是找到了备考方法的人。
“千军万马在桥下涉水而过,是妈妈打的比喻,指那些不重视《考纲》和课本、没有科学备考方案的考生。他们或溺毙于水中,或伤痕累累才到达彼岸,实在可惜呀!
“还有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妈妈相信,只要你在独木桥上奔跑,是一定能考进北大的。”
女儿信心大增。
女儿的话
回到了原来的班级。班主任已经换了,同学们也重新编排。我感到一丝陌生。
班级里已经没有我的座位。临时搬了张桌子却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最后只好搬到讲台侧边,坐了离老师最近的座位。于是开始上课,第一节就是生物。我摊开崭新的课本发现老师讲的术语我一个都不懂,一时间有点犯晕。于是,他讲着题,我翻着书,快速浏览着内容,一边计算着自己得用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些东西全部弄会。
旁边的同学悄悄问我:“都保送了,还回班干什么?边上课边等结果吗?”
是这样倒好了!我郁闷地想。
“不是啊,我考北大没通过,就回来参加高考了。”故作平静地回答。这件事对我还是很有冲击的,并不像说的那么轻松。而且,保送生们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留下来面对吉凶莫测的未来,现在说来也许是有决断力,在当时却更像逞少年意气,一根筋。
理所当然的,下了课后不少同学都好奇于我突然的出现,围上来问这问那。也许他们只是想表示一下关心或者好奇,我却觉得挺不好受。毕竟,一次次告诉别人“我考砸了”让人有点挂不住。
好容易挨到上课,数学老师一看见我端坐在离他最近的位置上就瞪大了眼睛:“你怎么在这里?”
于是相同的对话又重复了一次。这一次全班都听得到了。
“唔。”他点点头。“你报了哪几个学校?”
“只报了北大。”我说。然后意料之中地,接下去的时间,每讲完一道题,老师都会教导同学们,要懂得留退路,做事要稳妥。同学们索性都看着我——这简直就是以我为案例的教育大会嘛!
接下去,各科老师都与我打了照面,同样的对话免不了一再重复,搞得我心情不佳。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当天,一检卷子发下来了。班主任很认真负责,把学生一个个叫出去谈话,第一个叫的就是我。
“觉得这次考得怎么样?”
“不好。”我说的是实话。当时全心全意准备保送考试,一检什么的,根本没有复习,算是裸考吧。
“你是361名。”他看看我。我愣了一下,对这个数字有些难以理解。
“554
分。”他补充道,然后又告诉我一本线是多少。我默默折算了一下,加上竞赛省一等奖保送加分的话,也许勉强可以上郑大。
“哦。”我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老师倒是讲了很多,说什么好好努力,你是有潜力的。不过话里的意思也是很明显的:照眼下这情况看来,考北大压根没戏。实际一点,好好努力,凭你的潜力也许可以上全国排名几十名的学校。
从办公室走出来我有点恍惚,想起前几届那个也是保送北大未果又参加高考想冲击北大的学长。现在他在郑大。然后我路过一个临时腾空的教室,刚刚确定获得中科大保送资格的同学们正和招生老师言谈甚欢,其中好几个都是我的同班同学。我打窗前走过,没有停留。
管它呢!
反正已经是最低谷了,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结局怎样还是未知数呢。
翔宇,加油!
《考纲》是命题人和考生共同遵守的信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明确规定了本年度高考要考的内容和要求。《考纲》为我们划定了出题范围,是命题人和考生共同遵守的一个信约。我建议女儿《考纲》不离手,严格按照《考纲》的要求掌握课本知识,提高高考命中率。
拿数学来说,《考纲》对列举的每一个考试内容都有一个考试要求。有的要求“了解”,有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有的要求“灵活和综合运用”。什么是“了解”,什么是“理解和掌握”,什么是“灵活和综合运用”,都要弄明白。
2010年《考纲》第78页对这三个层次有明确的界定: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我对女儿讲,你对每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一定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有些地方甚至要高于考纲要求;而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要求得这样具体。
为了准确理解《考纲》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我反复阅读与《考纲》配套的《考试说明》。茶余饭后,我经常与女儿一起讨论《考试说明》中对《考纲》内容的具体要求。
我又反复地阅读与《考纲》配套的《高考理科试题分析》(以下简称《试题分析》),并把《试题分析》上的复习建议及时向女儿反馈。
没过多久,我发现女儿已经能够自如地运用《考纲》、《考试说明》来进行高考备考了。
课本是法定的复习资料
课本是根据《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编订的。
《考纲?前言》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的。”
《考纲?前言》又说:“高考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它要求考生对所学课程能够融会贯通。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科,要考察考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能力。综合科(包括文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要求对学科内的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并能跨学科地、综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试大纲》力求体现这一原则,在《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提出了对能力测试的要求。”
可见,课本是高考规定使用的法定复习资料。《考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答案都在课本上。如果说高考有母题库的话,我认为课本就是母题库。
我对女儿说:“看来,怎么要求对课本重视都不过分。在高考复习中,如果把课本丢到一边,结局是自己也会被高考丢到一边。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绩,必须重视课本。”
女儿笑着说:“妈妈,应该称你为课本?杜、《考纲》?杜了。”
我说:“这是为什么?”
“我们班教生物的牛老师经常强调课本的重要性,但不少同学却不以为然,在背地里给他起了个课本?牛的绰号。你天天讲课本、考纲,我就想到不仅要送你一个课本?杜,还要送你一个《考纲》?杜的绰号了。”女儿说。
“绰号就绰号,只要你一看见我就想起课本和考纲就行。”
女儿说:“我要做到的是,不看到你,也能想起课本和考纲。”
“那样的话,考上北大没有问题。我研究了十几个高考状元。他们的制胜法宝,就是根据《考纲》把课本知识融会贯通。”
备考各阶段如何用《考纲》
女儿的话
如果要推荐一本备考中最有用的书,那可是非考纲莫属了。考纲在新华书店可以买到,至于怎样使用,不少老师已经有详尽系统的指导。而我则以学生的身份谈谈使用经验。
复习开始,摊开考纲看课本
从复习开始就备好一本考纲是个明智之举。每年的新版考纲公布一般比较晚,所以暂时可以拿上一年的来用。正处于新旧教材换届阶段的话不妨考虑其他新课改省市的考纲,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可以用课本的小结部分代替,毕竟课本是考纲的具体化,编者在每一章节开始或结束部分给出的要点基本都是考纲的体现。这一阶段的工作是看考纲梳理归纳知识点,假如感到心力不足时,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不必太关注,把重点放到“知道,会做,熟练”这一水平上。由于时间相对宽裕,可以稍稍放大学习范围,掌握一些超出考纲范围的知识,有时候这些知识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前提是必须做好本职工作。
复习中期,新旧对比找不同
第一阶段工作快要完成时,新的考纲也该下来了。在换用新考纲时别忘做项比较工作——摊开两本考纲比对改动。一般来说改动都是暗藏玄机的。也许是考查难度有所改变,也许是知识点的增添和删除。在第一时间了解可以少走弯路
(一个小建议:从使用考纲开始,就力图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可以直接按照考纲划分的体系来储放知识。同时,有意识地把笔记按照这样归类,不仅可以为将来的复习提供方便,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考纲掌握程度的检验。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平时的任何好习惯,渐渐积累下来都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正面效果。按照考纲有条理地归结知识和笔记,可以让你从一开始就进入最正宗的高考思维模式,同时一个清晰的思路也能让你在今后的复习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测验过后,对照考纲补漏洞
基本知识掌握之后,就进入真题演练阶段了。也许此时铺天盖地的试题会让你有些应接不暇,但是无论何时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试题的作用是检验。要使一张卷子真正起到这个作用,考后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对照考纲分析错误原因,一旦有考纲上声明过、而自己掌握得不扎实的知识漏洞,马上修补。使用其它资料时也是以此类推。总之,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滴水不漏的知识体系。一切练习都是为此而进行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考纲的地位放得多高都不为过。
高考将近,浏览考纲找信心
明天就要高考了。心神不宁?不用担心,考纲就是定心丸。拿出考纲,把那几页知识点清单翻一遍,来个大检阅。告诉自己,明天出题只会在这么大的知识范围中打转,而我一开始就是以此为依据建立的知识框架,要会什么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我都做到了,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寒假二十天
寒假还没有开始,大部分家长已经为学生报了补习班,有的请好了一对一家教。晚上到校门口散步,家长见面后都在互相问询着报的什么班,请谁做家教。有的家长还责怪学校:“马上就要高考了,还放什么寒假,别的学校只在春节那两天休息一下。”
今年的寒假班,借用校外场地,由校内老师讲课,所以报班的格外多;我所认识的家长,都报了班。
我既没有给女儿报班,也没打算为她请家教。
我觉得高三落下的课程,只要有时间,靠自学是完全能够掌握的。我们两个早已达成共识:“课本是为中等智商的学生设计的,只要是中等智商,就能把课本学好。”所以请家教讲课本根本没有必要。
复习过程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查漏补缺只能是个人行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是不可能恰到好处地针对每个个体的。所以上补习班必要性不大。
我对女儿说:“咱们也学佛教徒闭关吧,春节谢绝一切外界交往,你备考,我做后勤服务。你当一次大和尚,我做你的护关人。”女儿很开心地答应了。
寒假的头天晚上,女儿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第二天,当同学们背着书包进补习班时,女儿已经开始了自学。
为了保证自学时精力充沛,每天下午我和女儿一起坚持跑步。学习累了,我一边给女儿做保健按摩,一边给女儿讲一些高考状元的备考方法和故事以供其借鉴。丈夫夸奖我说:“你这书童做得尽职尽责!”
二十天的寒假结束了。我问女儿:“闭关结束了,收获怎么样?”女儿说:“本和尚顿悟多多,对考取北大更有信心了。”
2月27日下午开学,晚上就考了数学,第二天又依次考了理综、语文和外语,女儿欣喜地告诉我,每门课都大有进步。
女儿的话
课本伴我们高中三年,是最应该用得得心应手的工具,也应当是遇到问题时的第一求助对象。
我是在同学们复习进行到三分之一,别人已经步入正轨的时候加入的。我得尽快赶上大家的进度,可是看着同学们已经做完的那六七本厚厚的资料,我知道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时,母亲说只要用好课本,就可以赶超同学们的复习进度。我把三年的各科课本找齐,每一节复习课先从书包里掏出来的都是课本。有时候有几分钟的空闲也翻看课本,做课后习题。时间一久,自然引来了同学们的好奇。
“看你天天抱着课本不放,有金矿吗?!“他们开玩笑地问。
还真说对了。课本里的确有金矿。夸张些说,课本中还有高考原题呢。高考中,小题考的都是原知识点,几乎不做什么变动;就连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综合题,一点一点分析下来,也是由简单的小知识点组合起来的。当然,难度提高了,因为同时还考察你解析一个问题、分解出知识点的能力。但是你怎么能将知识点拆分出来?还不是把课本看得熟极才能做到!
“练练基础题没什么坏处。高考80%都是基础题呢。”我笑笑说。
“你进步很快,一定有什么好资料吧。说说是什么?”
我失笑,竖起课本:“就是这个了。”
“才不信呢。”
“真的很好,试试看——你能说出这个定理是怎么推出来的吗?”我随便问了一个问题。同学愣住了。不会。
“这些小知识点没用,记住了也不算水平。”
“可是高考就考这些啊。”
课本读熟了,概念、定理自然也记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在一起分析问题时,我常常是概念、定理脱口而出。
在北大,一位同学告诉我,她们四川省今年高考有一道数学题,思路简单至极得分率却异常低。大惑不解的老师调查了才知道,不少失分的同学压根没翻过课本。这分丢得实在可惜。
选用教辅书
在女儿备考的四个月中,选用教辅书的任务主要由我来承担。女儿与我天天交流着学习情况;需选用什么教辅,我心中有数。
我选教辅书的原则是:
一是大社出版的书。如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龙门书局、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大社有一流的编辑队伍,书的校勘质量高。
二是高考专家写的书,最好是其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的书,往往在某一个方面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三是这书能给女儿现在或将来解惑,能补女儿的知识漏洞,用女儿的话说,此书为“及时雨”。
二、三月份,我为女儿买了两本“及时雨”书。
一本是2010年元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另一本是2006年6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秦振良编著的《解题策略与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
当时女儿做阅读理解题质量不高,满分22分,有时只能得10分,最好的成绩也只是16分,非常苦恼。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3月1日,女儿回来讲,昨晚考的语文科技文阅读,做完题就认为十拿九稳做对了,这种感觉以往不曾有过。
3月3日,女儿晚自习回来讲,她现在的阅读理解题做出的答案有的竟和高考答案一模一样。
我原来一直忧虑女儿的阅读理解得分。王、秦二书帮助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答题的规律和方法,从此阅读理解变成其强项。请一位好老师也不过如此吧。
不仅如此,女儿还兴奋地告诉我:“我把王、秦二书的语文审题方法,迁移运用到数、理、化、生、英各科中,大获全胜。我发现这五门课做题的第一步骤,实际上是语文的阅读和审题。只要能够明白,剩下的就是运算和填空了。阅读和审题问题解决了,我的各科成绩最少能提升5分。”
我乐不可支地说:“怪不得高考把语文排在第一,语文阅读关过了,等于各科的阅读关过了,剩下的只要认真做就可以了。说阅读、审题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一点也不夸张。”
备考四个月,我是书店的常客。书店离我家来回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早上7点从家走,紧赶慢赶中午将近12点才能回家。走到路上我在想,我们娘俩对待高考真可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在复习中一旦发现薄弱环节,我就赶紧研究对策,赶紧选购图书。老天有眼,老天关照,所幸都选到了如意的资料。回到家,饭桌上我对女儿讲:“我们这叫前方打胜仗,后方支前忙。”
理想的高考复习
高效率的寒假高考备考,随着开学的到来结束了。回到学校,女儿又开始了跟随老师上课、频繁考试的生活。
女儿回来对我讲:“现在的学习效率还没有寒假高,一会儿听课,一会儿考试,自己真正的漏洞却没有时间补。感觉是老师比学生还着急,参加高考的好像是老师。”
我笑了:“老师虽然不参加高考,但他得参加高考升学率的评比,他又生怕自己班上的学生考不好,所以压力和心情不亚于亲自参加高考的你们。
“对于一个具备了自学能力、自我修复能力的高三学生来说,此时理想的备考状态,应该是在大量的自我支配时间里,根据考纲,独自进行查漏补缺,遇到难题再向老师请教。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找出共性的问题再集中讲述解疑,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按照考纲的要求来复习。”
“我就是想要这种复习状态。”女儿像遇到知音一样对我说。
“你不可能改变学校的备考方式,得想想办法。譬如一旦你知道老师讲的问题对你来说不成问题,你可以不听讲。不要一看到考卷就想到分数,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的。把考卷当习题做,树立考卷是用来考查知识漏点的观念。你记住,直到高考的前一天,所有的考试都是在查知识的漏洞。你从小遇事就会想办法,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办法果真想出来了。
上课时,女儿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翻阅课本,并以读课本为主。女儿发现课本读得越熟,做卷子的速度和准确率也就越高。
竞赛和高考是两回事
女儿是学物理竞赛的,2009年获得了省赛区一等奖,按理说物理应该是其强势学科,每次考试应该轻易拿满分。可事实上丢分的次数非常多,倒是获得满分的次数极少。
怎么回事,是不是物理竞赛水平不代表高考水平?或者说高考水平的物理和竞赛水平的物理有区别?我心中暗暗着急。
确实如此。中学生物理竞赛用的考试大纲(《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和《考纲》对物理所考内容要求是不一样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第四章的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对命题原则讲的很清楚:
“第十三条 竞赛内容要从我国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不必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常委会要根据此原则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
第十四条 预赛、复赛和决赛理论命题均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为依据。复赛实验题目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中选定。决赛实验命题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指导书》为基础。”
女儿是按照《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的要求准备的物理竞赛。虽然获得了一等奖,但竞赛的物理水平并不能代表高考的物理水平。要想高考考得好,必须按照《考纲》的要求扎扎实实掌握教材。仔细分析试卷,丢掉的分数都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不要求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课本内容。
女儿恍然大悟,举一反三地说:“学化学竞赛的,考不过不学化学竞赛的;学生物竞赛的,考不过不学生物竞赛的,看来同此一理。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竞赛和高考是不一样的,都在仗着竞赛水平参加高考,对《考纲》和课本的重视远远不如其他学科。”
“庆幸的是三月份我们终于明白了物理丢分的原因。如果高考结束才明白,不定怎么懊恼呢。你的物理思维能力比较强,只要找出丢分原因,物理很快会真正成为你高考的强势学科。”
女儿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