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六)
个人日记
《杂谈》以弗朗的故事贯穿和点缀全文,所透视的却是本人的部分
思想观念、政治立场、文化信仰和生活感悟的反思……,并以自己
有限的视角浅析了中外不同人文在不一样的国度里、不同政治背景
下的思维概念、文化、生活差异中的变化。这样一部仅以自己有限
的、不够全面的浅薄见解、认知而随心随意编写出来的粗糙小文,
如果能被各位好友所认同和喜欢,将是我荣幸之极!
一,
弗朗是由气候炎热省份—图库曼来到布市,已有近二十年了。他的口音已经完全不带有北部腔了,西语和其它语种一样,即每个国家每种语种都有不同的地方口音。就如汉语,我们讲普通话不标准是因为有各自浓厚的地方口音掺和其中。不要说阿根廷的西班牙语,它同母国西班牙正宗的西语在发音上有明显的差别,就是和南美各国的西语都有各自发音的别样。
所以,在鉴别一个人原籍地时,除了细看他的外貌特征外,就是根据他讲话的口音来确定他是西班牙、还是智利、乌拉圭、巴拉圭、秘鲁、玻利维亚,或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的人。并不是我的外语好到哪里去了,我只是一个大事成不了,却又对事物有善于仔细观察的习惯而已。
阿的历史根渊、人文、种族特征、国家政治结构和城市建设建筑等是整个南美洲最欧化的国家,它与南美诸国的关系是唇齿相连,南美各国的人员来往是无需手续繁琐的签证的,所以在阿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那时阿币和美元的汇率是一比一),和阿对移民的限制宽松和容纳,阿成了邻近国家向往的圣地。即使今日这个被誉为“世界粮仓”的国家近几年来经济已经连续多年衰退和停滞不前,阿币与美元的汇率已贬值为五比一,仍然有邻近国家人的涌入,因为这些国家的状况更糟更差。
弗朗在十九岁那年,怀着一个黄金般的梦想,就像现在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年轻人一样只身来到阿国最繁华、最发达的大都市来拼搏和谋生。他做过很多各种不同的工作,清洁打扫、送货员、馆子厨房帮手、水泥匠的下手……。一个没有专业技能由偏远乡村到大都市掘金打拼的人,都有一段傍徨、举足不定、反反复复的适应期,但最终他还是留在了这个大都会,被得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成为了一个新大城市的人。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相似之处,他们由于人口稀少、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在城乡都市建设的均布规模上是无法与我国相比的。我国除了一线的超级城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直辖市外,二线的各个省会城市也相当具有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布丽诺思艾利斯,在人文、种族、历史渊源、生活习俗是与欧洲最相近相似大都会,被人誉为“南美的巴黎”,它集中了阿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数。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在我国至少有三个,在世界上也有近十个。可阿的人口总数只有四千万,而全国总面积占居世界第七,可想而知这个国家是名符其实的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而分布不均匀。除了首都,近百万人口的城市只有二个,有的省会只有几十万人口,小的省会却只有几万人口,规模比我国城镇还小。去跨省旅行一望无际的荒原上要几百公里才看得到人烟和零星的建筑,而我国的中部以南和南北部是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一个乡村和另一个乡村互相连接着的。
前几日和一个朋友在咖啡馆谈事,电视里正播放着一个有关我国春运的纪录片。片中火车站前广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都是等候坐火车回家的人们,接下来镜头拉到检票进站时刻,那万头攒动、互相蜂拥而入的场景震撼之极,他们像一股汹涌的洪流无法阻挡地冲向即刻就要崩溃的堤坝,武警、保全和工作人员竭斯底里的劝阻声淹没在为了尽快回乡回家被等待、疲倦、焦急折磨得几乎已经完全失去耐心和理智人流的吵杂声中……
静坐在咖啡馆的人们都伸长了脖子注视着电视的屏幕,我的朋友看到这样的镜头,目瞪口呆和大惑不解问我,这是暴动吗?我理解这些人回乡回家犹如归心似箭,这里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存在,但国人的耐心和遵守公共秩序上的确有欠缺的地方。这样失控的场面除了有关部门工作安排的失策外,也是本身人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和缺陷所造成的。国外在圣诞之际也有回乡回家热潮,虽然人流量和规模是无法和国内相比的,但这样混乱、可怕、失控的场面极少发生,对他们来说是人与人如此紧挨拥挤在一起是无法想象的。这可能也有点习惯的关系,我们排队是互相靠近的太近、太紧了,当大家的身体都避免互相接触和碰撞时,拥挤的感觉会减少许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急于回家的人们如果都能及时买到回家的车票和准时坐上车,还会出现这样失控的场面吗?实际上电视镜头中的情况是,这些拥挤不堪的人流都持有车票的,也许只是他们等待尽快回家的心理已经到了极限的程度了,所以才会有那种迫不及待、争先恐后上车的举动。以前在国内也经常坐火车,不是春运期间如果是一般坐票的话(卧铺要好一点),在候车室也是这样拥挤不堪的,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是都有座位的吗?但这种互相争先恐后、激动的动作是会感染人的,每次检票前夕都很紧张躁动。再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都能自觉遵守依次前后的秩序,是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了?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就是在此!
每年一次的春运、几亿人口的流动,这一壮观已经是震撼世界的奇观了!这是我国的特殊性,其主要因素是超级人数总量所造成的。许多算数应用慢和迟钝的洋人,对十三亿这一天文数字是算计不清它到底是多少的。国内许多人都在反思和责疑过去执行的“计划生育”和“一胎化”政策,不管怎样在相当一段时期里这些政策的强力执行,已经取得了成效,使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它是必要的!在国际上,我们这一既定的政策也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抨击,他们以所谓的“人道主义”为幌子不顾中国人口爆炸的极限横加指责和干涉我国的内政,是荒谬和站不住脚的!如果美国人口达到了和我国一样的总数,他们又会采取怎样的压缩措施呢?西方国家提倡的人道主义,有许多可取可借鉴的地方,也有很虚伪的一面。
“一胎化”是由“计划生育”中延伸而来的,计划生育执行的初始是提倡“晚婚晚育”。可能政府在国力日益薄弱的情况下,又出于当时人口剧增,无法承担民众的基本生活所需的压力,而不得不强制采取了这一强硬的“只能生一胎”的“绝杀”措施和手段。而在执行过程中最大的争议是,个人的自由和意愿被侵犯、“生命”被扼杀……。个人的自由和意愿在国家特殊的情况下,当然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牺牲自己的福祉来成全国家的整体利益,理论上应是这么说的。但扼杀在母体内还未完全成人型的生命(堕胎)是不人道和不合法的吗?这就成了宗教信仰者和无神论者最大的冲突点之一,也是我国这一政策最受国外责难和谴责的重点。
我很难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我的好友中一定有些宗教信仰者,我不愿冒犯他们对自己膜拜者的虔诚。宗教信仰者和无神论者都有为自己的信仰而固执僵化、狂热的一面。前不久,在阿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被人诱奸而怀身孕,在社会上有二种声音争议她是否应该堕胎,无神论者和妇幼权益者主张立刻堕胎;而国家宪法上的阿国是天主教国家,法律上是禁止堕胎的。强大的教会势力和原旨教徒极力反对这一对生命不尊重和扼杀的行径,即使她是被自己亲舅舅诱奸怀孕,而生下近亲、不伦的下一代也应在所不惜来保护这一生命……。在等待最高法院裁决时,医生和医学权威发布声明已过了最佳堕胎时机,最后她生下孩子,成了阿国最年轻的妈妈而轰动全国。
极端的宗教势力以“仁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为幌子,阻止一个自己没有分辨能力、不知行使自主权的幼女打掉伦乱之下的胎儿(她灭绝人性的亲舅舅说她是自愿的,全球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明确定义,任何对未成年少女的身体侵犯都构成强奸的定论!),姑且我们不断定产下的婴儿是否会畸形和弱智,至少会终止这个自己还需人呵护和照料“幼儿妈妈”还未开始的绚丽璀璨的人生之路,更是对她本人身心无法估量的摧残,致使她一生都将生活在无法散去的阴影之中……
尊重一个还未有思想意识的“生命”,难道是以毁灭和牺牲另一个已在尘世人的一生前程和幸福为前提的吗?不管答案是,或不是,这件事件本身在宗教势力干预下的结果,是极其荒唐和不可理解的!
这个例子说明了那些立法禁止堕胎的国家,也有荒谬极端的地方。所以各国国情不同,都有合符自己国情的立法权利!
我们应理解我国强制执行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它是缓解和抑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唯一方法!许多时期个人、家庭、家族的意愿会和国家颁布的一些政策法令相左,而政府部门在特殊国情下所制定和采取的一些非不得已的措施和法律不可能如每个人的意愿和喜好。当个人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因素就成了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所以国家某些政策的制订、制定和执行,要慎重考虑民众的心愿和在执行过程中适当予以一定的灵活性。实际上,在“一胎化”政策执行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收获了硕果!如果今日中国人口总数多出了一亿,或更多,那么我们是无法享有现在这样的物质生活的,也就是说我们今日被平均分配到的自然资源、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将会更少、更贫乏。人口盲目的剧增,是无数无限年轮的恶心循环,在一个自然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地球上、在一个由于正常和人为的原因使自然资源濒临枯竭的中国都是一个连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灾难。
二,
国外不像我们想象的什么都好和高效率,外出办事、就诊、交付款项、购物、坐车……,都需要有足够耐心等候的。这个过程就有国人与他们习惯上的差别了,我们应当承认这点我们做的很差。最通常等候方式,就是依次排队。排队过程中在国内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叫“插队”,一个是自己插入熟人中;另一个是他人插入自己的前列。为此引起的争吵、冲突络绎不绝,这是国人的一大习陋,许多出国人员中把这一不良习惯也带到了所在国:
有一次在银行交易兑换的排队等候中,一国人进来就大声向排在前位的友人大声问候、寒暄,他们若无旁人地聊着天,然后我就看到了很熟悉的一面那人拿出一些单子和钱币递给他友人,是要他替自己交款。后面的洋人只是互相传递不屑的眼神,不会为此与别人交涉的,也就避免了争吵,这点他们比我们有涵养。更多时候我也看到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他们之间,但他们没有要人劳驾的习惯(也就是插队)。我们好像都有吃不得亏的习惯,其实在自己占便宜的同时,他人却是吃亏了;你节约了时间,他人却多付出了同等的时间。
他们几百人的排队等候,是不需要专人维持秩序的,我们好像做不到?最近有一次在总统府广场(犹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免费为民办理公交磁卡,我正好路过仔细看了一下,至少有几百人(多数是工薪阶层和无业人员)的长队把整个广场围了一圈,他们都间隔有一定距离的等候排着。后来听电视新闻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排队时间才轮得到办理,当然是没有专人维持秩序的咯。
很夸张的是坐公车,去年在当地侨报看到一则新闻说,国内某地两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在公车上为了谁让位给年老者坐,为此争吵以拿出各自身份证比年龄大小来决定该谁让位。虽然有点像幽默讽刺剧了,但我相信这篇报道的真实性,我们的不良习惯在等候和坐公车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无需多言,我们都有耳闻目睹和深切的体会。其中争抢座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也是公车上吵架的主要因素之一。争抢除了为自己外,也有为同伴的叫“占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陋习。在国内时我也这样的,先上车坐在座位的外侧,或放一个包之类的在座位上以示这位子有人了,往往引起和后来人的口角。这一公德性他们比我们做的好,他们没有给人占位的习惯,即使恋人前后不一上车也不会为后来者占位。曾看到过这样一次,上公车时一男士看到身后的是一对中国恋人,就让女的先上了,女的上车后占据了二人座位的外侧。让她先上的男士可能不太知晓我们的习惯,看到里侧有座位就作势要坐,那女子就连呼带叫的招呼还在投币的恋人快点……。看到此景,我有点为他们脸红和惭愧,不是这对恋人舍不得短暂的分开,而是那女子为自己的男人吃不得一点亏。而发生在他们身上同样的情景是,女的不会为此占位,热恋中的男女这样短暂的分开,不舍的眼光在近距离还是那么不时深情的回望,这要比前者更使人养眼!
这些表面的现象,他们的确比我们做的好,但并不说明外国就是一个比我们更和谐的社会了。我们应该看到和感受到,特别是社会公德性方面我们有待更多的需要提高。具体在整体素质上的提高(不是指文化教育方面)上,由于制约于已经被人为败坏的社会风气和我们民族某些习俗、糟粕的遗留,将会有相当一段时期的过度和缓慢改进。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和认同自己的不足,才会有机会提高加快改进的速度。
三,
纸醉金迷、眼花缭乱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只使弗朗在短时期内感到新鲜和快感,当每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旅馆,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仰睡在床上不眨眼地望着天花板,他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凡是有重大决定和变故时,他都会仰睡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在这一等待决定的挣扎过程中,最终返回原乡的想法占了上风……
一个人瞬间产生的决策,往往改变了一生的人生道路和进程,在当时说不上选择得是否正确,多数是由运气决定了将来的一切,它的偶然性是无法预测和掌握的。就如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的一年只身闯荡北京,最后也像弗朗一样匆促作了返回原地的决定,改变了我所有的一切。如果我的决定迟晚几天定下,凭我当年的血气方刚和对政治的满腔热忱与痴狂必定会投身参与那场最有争议的、惊天动地的运动。其结果是无法预料和知晓的,至少我肯定不会走出国门了,另一种的生活经历和方式也就不会有我今天这个空间了。我庆幸当时的决定,使我有了现在这样一个空间、也就有了你们这些珍贵的朋友……
(未完)
文章评论
夏日米兰
[url=http://a310.photo.store.qq.com/psb?/83096eb9-8d62-4a83-90df-c88c61252895/TgTcsMXxq7xgwlAcbcTZDdwGau06vBtzJcbTWVZVjXo!/a/dInpzbhiLAAA&bo=yADIACY!][img]http://a310.photo.store.qq.com/psb?/83096eb9-8d62-4a83-90df-c88c61252895/TgTcsMXxq7xgwlAcbcTZDdwGau06vBtzJcbTWVZVjXo!/a/dInpzbhiLAAA&bo=yADIACY![/img][/url]
夏日米兰
[ft=#00ffff,5,楷体_gb2312]很喜欢 君睿智深刻的文字 [/ft] [ft=#00ffff,5,楷体_gb2312] 米兰才疏学浅 但受益匪浅[/ft]
逍遥飞
[em]e160[/em]
七月美木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得先找个地儿坐下。
夏日米兰
[ft=#00ffff,4,楷体_gb2312]回家过年的话题 早已是老生常谈 但常谈常新 ......[/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年年春运 纠结年年 中国独有的“候鸟式迁徙”形成了各种交通方式普遍超负荷运行的“春运现象”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 人员流动日趋频繁 以及交通运输能力的增长 春运客流量逐年增加 ...... [/ft] [ft=,,楷体_gb2312][/ft][ft=#00ffff,4,] [/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2012年的春运有31亿人次 在960万平方公里纵横驰骋 跨东西经度62.1度 跨南北纬度49.3度 从东到西 从南到北 直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间或要倒倒时差 再鼓鼓劲 继续把相当于美国总人口搬五个来回 这么宏伟壮观的春运大戏 真不是一般人 一般国家能做得到的 ......[/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在中国 过年是和回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国人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的情结 早已深深的植入了骨髓里 融入在了血液中 印在了脑海里 再苦也不怕 再累也回家 不管旅途多遥远 跋山涉水往前捱 ......[/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ft] [ft=,,楷体_gb2312][ft=#00ffff,4,]我是用电脑干活的 网上抢票都得拜托单位的同事 我是冲不上阵的 点入铁路客服中心 系统繁忙 刷新 再进入 再系统繁忙 再刷新 轮番大战后 总算一张车票捏在了手心 方寸之间 涵盖着太多太多的情愫在里面 无比珍贵 真的太不容易了 过程是惊心动魄的 血液加速的 眼糊手抖的 争分夺秒的 后背湿漉漉的 票“抢”到手时 呼 一口长气徐徐吐出 一颗心踏实的落到了肚里 ......[/ft][/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ft] [ft=#00ffff,4,楷体_gb2312]因为外派异地十年 米兰对春运 深有感触 那纠结 那揪心 那无奈 那架势 无与伦比 ......[/ft]
海带派
[ft=#990000,4,楷体_gb2312]春运是一场可怕的迁徙,人们像没有翅膀的候鸟朝各自温暖的方向飞...... [/ft]
七月美木
国人的陋习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改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如今,关于“插队”这样的事,在大城市里已经改观了很多。有素质,有秩序的国人新面貌已在逐渐铺展开来。
紫藤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好与坏并存。促使我们进步的因素就是汲取别国的优点,改善自己的缺点。与世界同步,一起前进!问好君[em]e160[/em]
兰草
谢谢弟弟让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逍遥飞
[ft=#ffcc00,4,楷体_gb2312]我最讨厌的就是等车,上车,明明都有票,都可以先来后到的依次上去,可还是要在拥挤中让人紧张焦虑,也许就是素质和人口多的问题吧......[/ft] [ft=#ffcc00,4,楷体_gb2312]不同的决定和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和命运,过程的丰富就是一生的财富和精彩,子俊好![/ft]
兰草
弟弟很睿智,见解独特,很有哲思,俺支持!
兰草
养成教育,从小开始!
兰草
开心弟弟,全家幸福!
夏日米兰
[ft=#00ffff,4,] 米兰在大连,不经意间看到明泽街407路公交站牌下,井然有序的排着二、三十米长,有着各色脸庞的候车队伍,一人一位,听不到喧哗,没有栅栏,更看不到拥挤,车来了,先来后到,礼让地依次上车,有些惊讶,根本也没有人在维持次序。看来好效果,肯定得益于人人都付出的好习惯。[/ft]
白雪
每次来君的空间,都有新的收获,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