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风波
个人日记
母亲回应我的,是含泪的微笑。
如今岁月渐老,值得怀念的依旧是童年里的时光,虽则清贫但却温暖的有味,这种有味儿的温暖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寻常的日子里,更体现在一年中各个大小的节日里。按说,作为农村里的孩子,对稻黍瓜果薯麦米粮的耕作收藏才更应该熟悉些。但事实相反,硬生生记在心里的却是四时八节的具体日期,以及与每个节日相对应的美食。比如正月十五的汤圆,比如端午的粽子,比如中秋的月饼,比如冬至的饺子。
在农村,特别是老家的农村,由于时令的缘故,端午总是会赶在麦收时节,而中秋也刚好逢着秋收正紧,于是,好端端的两个节日就变得并不舒心了。舒心也好,不舒心也罢,渴望的心情总是不会改,于是估摸着节日临近了便挪过日历本来每天翻上两三回,并且很是夸张地把日历页子掀的哗啦啦响。那意思很明显,一是宣泄着心里的激动,二是提醒着爹娘节日又要到了,应早作准备才是。及至临近了,爹娘却总是一门心思忙活着地里的庄稼,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这年的中秋也是一样,眼看着离中秋节就剩下那么三两天的光景了,爹娘仍是没有行动的迹象,任凭我们把日历摆弄的山响也无济于事。我们兄弟几个哪里是耐得住的人,唯恐爹娘当真地忘了去,那才是极不甘心的。于是便凑在一起想法子,毕竟年龄小,心智尚还都没有完全地成熟,绞尽脑汁仍是无着。最后没法,倒是我奋了先,就在爹娘面前有意无意地说:“这一年有几个节日来着?”
“都教过你几多回了,仍是记不住,看你怎么读书去?”母亲忿忿地说道。
“记倒是都记得,只是弄得混乱了,记不清谁先谁后了。”我辩解道。
母亲便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我的脑门,“端午是在五月初五,中秋是八月十五。”说到这似乎想了起来,转头向父亲说道:“这中秋节该是到了吧?”
“可不是就要到了,今儿个都十三了呢!”父亲头也不回,自顾地干着手里的活回道。
见“阴谋”得逞,我便躲在一边偷偷地乐。
第二天天刚亮,父亲就已经背着渔网从河滩上回来了,手里提着的,是几条肥嘟嘟的大鲤鱼,鳍尾锦红,散发着河泥的芳香。——原来,他一大早就去了河滩。
哥哥伸手接过鲤鱼递给正在淘米的母亲,“妈,这是面炕还是清炖?”哥哥说着,嘴角似乎有口水流出。
母亲接过去放在身后的木桶里,并舀了大半盆清水倒了进去。“也不面炕也不清炖,一会儿你和四儿吃罢饭就紧着把这鱼抬到曹集鱼市上趁着逢集卖了!”——曹集是河对岸的一个集市,去那里要坐船,四儿是我的乳名。
我和哥都瞬间都变了脸色,“不去!”我们俩齐刷刷地回应着母亲。
母亲这才开始注意我和哥的神色,一边笑着一边把手伸到桶里,上下翻搅了几回,便捉了一条胖大的出来,随手扔到刚才舀水的盆子里,“这个留着,中不?”
我俩这才觉得出母亲的骗局,破涕笑了。
“可要记住了,卖了鱼称两三斤肉回来,肥的要多些。剩下的钱到筒子屋隔壁的食品店买几包月饼,够多少就买多少。”顿了顿又说,“还是先给你爹买两包烟剩下的再买月饼。”转脸问父亲,“芳草的吧?”
父亲仍是头也不抬,“大铁桥的就好。”
芳草牌的一包两毛,大铁桥一包一毛一,父亲是舍不得多花钱。
得了这番命令,我和哥囫囵地吃了饭一抹嘴就抬着鱼出发了。到了渡口,望着河岸边黑压压人群,我心里便有些发毛,“哥,上得去不?”我问哥。
“没事儿,你跟着我就是了。”哥说完放下鱼桶弯腰脱了凉鞋,“你也脱。”
我刚脱了鞋,渡船便从对岸驶了来,等候着的人群顿时闹哄哄地挤做一堆,纠缠着便分不出彼此了。哥抿嘴一笑,放下鱼桶把抬桶的扁担抽出来往我怀里一杵,而后把桶侧了身,倒掉里面水,一猫腰抱起鱼桶,“跟紧我!”说着涉水走向渡船。
待岸上的人猛醒过来时,我和哥已经稳稳地坐到船上了。
紧接着是扑通扑通跳上甲板的声音,间或有弱小者被挤下来落水的噗通声,艄公便大声呵斥:“够了够了,再上就沉了!”一边叫喊一边往后退船。船离了岸,却仍有不甘心的奋力跳跃,试图挤上来。无奈,腿还是有些短了,竟无法跃上,依旧落下水去,在浅水里兀自地挣扎几回,待站起身时渡船早已走远,惹得船上船下一片笑声。
船身摇晃了几回,橹声渐渐均匀,渡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秋天的河水静如绸缎一般,柔软而细腻,橹浆入水,绸缎便起了波澜,一层一层地向远处推去,四周也宁静的没有一丝的声息。
几分钟的光景,渡船靠了岸,船上的人依次下了船,我和哥拍了拍屁股也跟着起身,我依旧抱着扁担,哥依旧抱着桶,跟着众人上了岸。到了岸上,我把扁担横过来,“还是抬着吧,你一个人抱着累。”我跟哥说。
“先加点水,不然到了集上鱼就干死了,死了的鱼是卖不上价的。”一边说着,哥复又抱着桶回到河边,放下桶便一捧一捧地往桶里舀着水。
“这得舀多长时间才能满呢?”我着了急。
哥停了手,“可不是,我这手恁小。”略一思忖,他有了主意,“把桶递给我,我直接往里灌。”
我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抓住桶壁往下挪了挪,估计是两只手用力不均匀的缘故,失去平衡的桶向一边歪了去。哥吓得一声惊呼,“小心着点!”可是哪里来得及,桶还是向着河的一面倒了下去。这一倒不打紧,其中的两条鱼便趁机逃了去,待哥伸手去捉时,哪里还有踪迹,早已逃向河中心去了。
哥暴跳如雷,“你真个是笨死了!”说完也不理我,夺过我手里的鱼桶一溜烟前面走了。我羞愧不已,悻悻地抱着扁担后面跟着,大气都不敢出。到了集市,鱼卖的很顺利,哥一手提着空桶,一手紧紧攥着卖鱼的钱向肉铺子走去,仍是不理我。我低着头,依然不敢吭声。
称了肉,哥忽地转过身,把仅剩下的一枚皱巴巴的一元纸币摊开在手心里杵到我眼前,咆哮道:“你看看,你看看,月饼呢?月饼呢?”
我哗地一下流了眼泪,“这一回我啥都不吃了,成不成?”说完,我提起扁担和桶呜咽着跑了去。
回到家里,母亲正杀着留下的那条鱼,见我一个人回来,便紧张地放下刀,搓着两手急急地问道:“你哥呢?”
这时,哥忽然就从后面的夹道里冒了出来,把母亲吓了一跳,“你俩演的这是哪出啊?”我这才知道哥一直在后面跟着我,他虽是恼我,却并不曾丢下我。
“你问他!”哥放下手里提着的肉和买给父亲的香烟,手指着我转过身,胸脯一起一伏。
我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了母亲,说完我背过身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眼睛也紧紧地闭了,我在等候一场来至于母亲的狂风暴雨。
母亲却并不发怒,反而出奇地平静。她把手在胸前的围巾上擦了擦,而后很轻地抚着我的头,“跑了也好,就让别人捞了去罢!倘若它们跑得远了,那也好,命里不该它呢!”说完拍了拍我的肩膀,“快去写作业去,回头饭熟了我叫你们。”
我有些惊讶,但还是不肯起,我必须让自己的错误得到惩罚,否则难以安宁。
母亲叹了一声,“傻孩子,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多着呢!”母亲的话很低也很轻,但它却是很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直到现在我还依然能够回忆起她说起那句话时的神情。
文章评论
甜甜
“跑了好,跑了命里不该它!”[em]e113[/em]中秋愉快
脆弱生命之不屈的灵魂
一直知道你爱吃鱼的,贪吃的家伙哦!四儿哥哥,那鱼你吃到嘴里没?[em]e151[/em]
@缤纷@
童年香甜的味道一直弥漫在我们的心头;童年天真的笑声仍然回荡在记忆的彼岸。时光变迁,留下的是童年的味道,留不住的是童年的感觉。
山中闲人
童年里有很多这样的插曲,每每想起心里酸中带甜,眼里有一种暖暖的潮湿,正如伯母说的:这种事一后还很多!每一次无心之过后,心里的懊悔将是一生的记忆。
湘妃竹
童年的记忆,总是在我们脑海的最深处,忘掉眼前所有的浮华,也忘不掉它,浮华是混沌的,迷茫着双眼,看不到前面的路。远不如童年那么无忧无虑,即使贫穷的生活,也让人从中悟出很多真理。人啊!就是这样,年龄越大越怀念从前的时光。书华弟!中秋快乐!
麦田 天蝎
四儿[em]e120[/em]
乐之
书华的文章读起来就如同“秋天的河水静如绸缎一般,柔软而细腻”[ft=#0c0c0c,4,仿宋_gb2312][/ft]
乐之
[em]e128[/em] 不过从你们哥俩上船开始,我就担心你把鱼倒河里,结果真真就跑了两条……
滨河花园
没吃到鱼就当你给它放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