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征稿启事
个人日记
《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征稿启事
2002年10月,江西籍诗评家谭五昌和上饶诗人滕云联合创建新江西诗派,谭五昌撰写序言,主要提出三条“艺术主张”:“其一,主张诗歌形式和诗歌内容的双重创新;其二,主张诗歌语言态度上的兼容并蓄;其三,主张地域色彩与时代气息有机融合。”2002年10月,由谭五昌主编的《新江西诗派诗选》面世,《诗选刊》《诗歌月刊》等诗刊纷纷对《新江西诗派诗选》面世消息予以报道,并对《新江西诗派诗选》的作品予以选登转载,在中国诗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4年5月,新江西诗派入选“21世纪中国12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
2015年7月9日晚,谭五昌和杨晓茅、李贤平相聚于南昌嘉莱特国际酒店,围绕推动当下江西诗歌发展的话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与探讨。为总结新江西诗派创立十余年来的创作成就,全面展示并着力塑造新世纪(21世纪)江西诗人的集体形象,他们达成共识,一致决定编选《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该书由谭五昌负责撰写序言,李贤平撰写后记,并整理2003—2015江西诗坛大事记。
一、编委会
主 编:谭五昌
副主编:李贤平 杨晓茅
编 委(排名不分先后):
刘立云 程 维 胡刚毅 渭 波 龙 泉 老 德
冷先桥 杨晓茅 李贤平 杨北城 雁 西 雁 飞
洪老墨 邓诗鸿 大 枪 王彦山 林 莉 谭五昌
二、投稿要求
根据以往选本投稿情况,少数作者不仔细阅读启事要求投稿,编者因为补充资料而耽误各自的宝贵时间。如果投稿者这次没有按照要求发来自己的作品,编者只能忍痛割爱了。
1.征稿对象:以在江西工作、居住的诗人为主,兼顾外地工作、居住的江西籍诗人。
2.投稿作品要求:在200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或者创作的诗歌作品,能代表作者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水准。如是在公开刊物或民间报刊发表,或国内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务请标注详细出处。参考格式:原载2000年12月31日《文艺报》,或原载2014年第2期《长江文艺》,或选自《路过一望无际的岁月》,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年2月版。没有发表的诗歌,请在作品后面注明创作具体时间(标明年月即可)。
3.投稿者请一次性发来诗歌20首,原则上作品总行数不超过500行。建议公开发表的代表作10首左右,同时发来没有公开发表且颇为满意的原创性诗歌10首左右,这样的新旧结合的作品结构效果最佳。每位投稿者的诗歌后面请附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200字左右的诗观。每位投稿的诗人请发来一个附件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例如“颜溶的诗歌” ““牧斯的诗歌”“水笔的诗歌”“老德的诗歌”(诗歌、简介、诗观、通讯地址请放在同一文档,诗歌请排好顺序,不要一首一个文档)。同时附上个人生活近照2张(高清晰度电子文档)、签名备用(生活照、签名均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诗歌文件一起压缩打包投送。作者简介请参照此格式:紫薇 原名熊国太, 1962年3月生,江西上饶人。江西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分院。诗歌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入选《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诗歌作品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二等奖等奖项。著有诗集《踏雪》,文化图文集《鹿城记忆》等。合作编选《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注:作者可以注明职务、职称,如在奖项、个人诗集、编选选本项目为空缺的,可跳过。)
4.每位投稿诗人请在作品后留下详细通联地址、姓名(原名)、电话、邮箱、QQ号等联系方式,每位入选作者获赠样书1册。入选名单将在第3卷《诗江西》予以公布。
5.投稿者整理好文件后,请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lixianping888@163.com(请在邮件主题词注明“《新江西诗派诗选》”字样,例如“郭豫章•《新江西诗派诗选》稿件”)。
6.截稿时间:2016年1月5日前。
7.《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编委会成员应本着严肃负责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每人推荐若干名实力派江西诗人诗歌,以使本诗选真正展示新江西诗群令人瞩目的创作实绩与艺术风采。
8.《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初步编选工作由李贤平等人负责,最终定稿与编选工作由江西籍诗评家谭五昌负责。
《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的编选、出版将是当下江西诗坛的一件盛事,也将在诗坛引起应有的关注与反响。希望获得广大江西诗人与诗评家的热情关注与积极支持,共同为新世纪江西诗歌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编委会启
2015年7
2002年10月,江西籍诗评家谭五昌和上饶诗人滕云联合创建新江西诗派,谭五昌撰写序言,主要提出三条“艺术主张”:“其一,主张诗歌形式和诗歌内容的双重创新;其二,主张诗歌语言态度上的兼容并蓄;其三,主张地域色彩与时代气息有机融合。”2002年10月,由谭五昌主编的《新江西诗派诗选》面世,《诗选刊》《诗歌月刊》等诗刊纷纷对《新江西诗派诗选》面世消息予以报道,并对《新江西诗派诗选》的作品予以选登转载,在中国诗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4年5月,新江西诗派入选“21世纪中国12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
2015年7月9日晚,谭五昌和杨晓茅、李贤平相聚于南昌嘉莱特国际酒店,围绕推动当下江西诗歌发展的话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与探讨。为总结新江西诗派创立十余年来的创作成就,全面展示并着力塑造新世纪(21世纪)江西诗人的集体形象,他们达成共识,一致决定编选《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该书由谭五昌负责撰写序言,李贤平撰写后记,并整理2003—2015江西诗坛大事记。
一、编委会
主 编:谭五昌
副主编:李贤平 杨晓茅
编 委(排名不分先后):
刘立云 程 维 胡刚毅 渭 波 龙 泉 老 德
冷先桥 杨晓茅 李贤平 杨北城 雁 西 雁 飞
洪老墨 邓诗鸿 大 枪 王彦山 林 莉 谭五昌
二、投稿要求
根据以往选本投稿情况,少数作者不仔细阅读启事要求投稿,编者因为补充资料而耽误各自的宝贵时间。如果投稿者这次没有按照要求发来自己的作品,编者只能忍痛割爱了。
1.征稿对象:以在江西工作、居住的诗人为主,兼顾外地工作、居住的江西籍诗人。
2.投稿作品要求:在200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或者创作的诗歌作品,能代表作者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水准。如是在公开刊物或民间报刊发表,或国内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务请标注详细出处。参考格式:原载2000年12月31日《文艺报》,或原载2014年第2期《长江文艺》,或选自《路过一望无际的岁月》,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年2月版。没有发表的诗歌,请在作品后面注明创作具体时间(标明年月即可)。
3.投稿者请一次性发来诗歌20首,原则上作品总行数不超过500行。建议公开发表的代表作10首左右,同时发来没有公开发表且颇为满意的原创性诗歌10首左右,这样的新旧结合的作品结构效果最佳。每位投稿者的诗歌后面请附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200字左右的诗观。每位投稿的诗人请发来一个附件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例如“颜溶的诗歌” ““牧斯的诗歌”“水笔的诗歌”“老德的诗歌”(诗歌、简介、诗观、通讯地址请放在同一文档,诗歌请排好顺序,不要一首一个文档)。同时附上个人生活近照2张(高清晰度电子文档)、签名备用(生活照、签名均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诗歌文件一起压缩打包投送。作者简介请参照此格式:紫薇 原名熊国太, 1962年3月生,江西上饶人。江西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分院。诗歌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入选《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诗歌作品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二等奖等奖项。著有诗集《踏雪》,文化图文集《鹿城记忆》等。合作编选《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注:作者可以注明职务、职称,如在奖项、个人诗集、编选选本项目为空缺的,可跳过。)
4.每位投稿诗人请在作品后留下详细通联地址、姓名(原名)、电话、邮箱、QQ号等联系方式,每位入选作者获赠样书1册。入选名单将在第3卷《诗江西》予以公布。
5.投稿者整理好文件后,请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lixianping888@163.com(请在邮件主题词注明“《新江西诗派诗选》”字样,例如“郭豫章•《新江西诗派诗选》稿件”)。
6.截稿时间:2016年1月5日前。
7.《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编委会成员应本着严肃负责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每人推荐若干名实力派江西诗人诗歌,以使本诗选真正展示新江西诗群令人瞩目的创作实绩与艺术风采。
8.《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初步编选工作由李贤平等人负责,最终定稿与编选工作由江西籍诗评家谭五昌负责。
《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的编选、出版将是当下江西诗坛的一件盛事,也将在诗坛引起应有的关注与反响。希望获得广大江西诗人与诗评家的热情关注与积极支持,共同为新世纪江西诗歌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新江西诗派诗选(2003—2015)》编委会启
2015年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