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不相干的事

个人日记

    老姜是我的一个邻居,我们在同一座楼同一个单元里住了十多年。数年前他在东郊新落成的高层楼小区买了一套宅子,装修后搬过去住了,老房子过给了自已的亲戚。由于彼此住得太远了,多年没有见面,相互之间信息也全无。
    前日在超市的门前偶遇老姜的妻子——李女士,多年未谋面的老邻居自然要寒喧一番,看到她面容有些憔悴,比数年前苍老了许多,也没在意,人嘛总是要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渐渐老去的。
    我无意间问她:你们家老姜在天津那边“混得”还好吗?
     李女士:俺家的老姜没有了。
     没有了?这是什么意思啊?
      老姜两年前查出胃癌晚期,延宕了半年,全国各所名医院都拜到了什么药都用了全无效,走了......
      我呆呆地望着眼圈有些泛红的李女士,惊得半晌也说不出话来。我天生嘴拙尤其更不会劝解人。憋了半天只想出一句:“生死路上无老小啊,遇上了只能认命吧,故去的人就故去了,活着的人还要愉快地活着,不是还有孩子吗?有孩子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谢谢老邻居的鼓励,我会的......”

     ...... 
      告别李女士后,我还是不愿相信象老姜这样50出头岁正处于刚健之年的人突然说走就走了呢!
      老姜身材高大魁伟,肌肉发达而匀称,力大如牛。七八十年代是山东省著名的田径短投(铁饼,铅球)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成绩也名列前矛。退役之后考入上海体育学院进行了深造,补充了大量田径训练的理论知识,成为了一名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短投教练员。在以后的教练生涯中,培养出多名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在我们山东和烟台的体育圈里是鼎鼎大名啊。
        老姜由于执教水平高,硕果累累,在一次全国田径学术研讨会上被天津大学相中,聘为田径教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老姜也自然愿意去执教了,况且天津方面还给了相当优厚的待遇。只不过他的家并没有搬去天津,只身去那里工作了。自从离烟赴天津高就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不幸竟成了永别。
        老姜由于一直从事体育工作,自然练出了一副好体格,身体啥病都没有,长年也极少伤风感冒;身大力不魁,饭量酒量也相当惊人,据说他一人一个下午就能喝一捆碑酒。体格如此好的人,怎么一下就得了这种不治之症,短短几个月也没来得及与朋友们打个招呼说走就走了呢?人家有些人,长年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战战兢兢的都能活80多岁啊,而他整天体育运动却英年早逝。唉,说来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的系统,它能否正常健康的运作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而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

        网络上有一位西安的网友,她的空间很独特,里面有2千多篇并且还在以差不多每天一篇的速度递增的原创文章,几乎每篇后面都跟贴如潮,可见这文章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内容都属上乘了。这位Q名叫《梅园》的网友并不是我的好友,只不过她空间做得“好”,又是开放的,所以我记下了她的QQ号,空闲时用搜索功能进入其空间,浏览一下她持续更新的日志。虽然阅读了不少日志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如果时间来得及还抹去我的“脚印”,以免节外生枝。
        前几天又去她的空间突然吃了闭门羹,点击空间图标后立马跳出一个页面,写有 QQ空间的东家——腾询公司的敬告:该空间涉嫌敏感内容,已被关闭。
       哦,明白了,《梅园》的空间被封杀了!  
        其实对《梅园》空间的被封杀我一点都不觉得突然,早就预感到她笃定会有这一天。然而如果细阅她的每一篇日志,文章中根本没有攻击政府,不满社会的赤祼祼的语言,只是列举了在各个行业中所发生的所谓负面事件,恶性刑事案件,官场贪污受贿,丑恶的权钱交易,卖淫嫖娼,毒品走私,官员挟大量钱财外逃......
      实事求是地说,她在日志中所叙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事实,当然也有某些与事实相出于的情节,或过分宣染带有“水分”的成分,也有作者貌似中性和温和的评论。
   难道这就是被封杀的原因吗?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西方如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 内部都存在着若干负面的事件,恶性犯罪事件,恐怖袭击等等阴暗面。鉴于存在这些东西所以每个国家都有海量的法律和强大的执法机构,来打击这些犯罪,扶持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象中国这样的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上百形形色色”,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良诱不齐;社会正处在不断改革变化当中,财富分配不匀,部分人的心理会产生扭曲,肯定会产生更多的丑恶现象,这不足为奇。但这绝非是社会的主流,社会主流还是真善美,社会趋势还是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慢慢移动着。      
     在《梅园》的日志中,处心集虑地大量搜集罗列和渲染一个个负面事件,是居心叵测的。对那些政治觉悟不高,对当今社会的本质缺乏深刻理解的人来说,具有很大误导作用。文章表面似乎讲得都是事实,就会让读者感到:存在这么多黑暗丑恶的东西,这个社会真糟糕政府太腐朽了;而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好人好事,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祖国科技捷报频传,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出如袁隆平,莫言,马云,邓中翰等大批精英......即社会的正能量,在她的文章中没有只言片语。她故意是用渲染局部的事实,来否定整体的正确,否定历史的正义!从文章后面的若干跟贴可见,的确不少的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她的圈套,甚至有的人还转载她的部分日志,作为精品到处宣扬。
     从一般的认识规律来说,人们总是从了解一个个鲜活的事物而升华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作者往往把全国各地所发生的一些小概率事件,集中在一篇文章中大肆的炒作,从而使读者产生“整体腐朽和黑暗的感觉”。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历史上若干政客都采用过。令我遗撼的是,有一些文化水平不低的人,竟也被这种诡秘的手法所欺骗,对她的文章大唱赞歌。

图片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冰 之语

人有生老病死善待自己善待家人

冰 之语

梅园?我也认识这个叫梅园的西安的女诗人,不知是不是一个人。

滴水映月

两件不想干的事,殊途同归,结局都是没了。 只是,生死有命,贵在死得其所。

浅月

欣赏你的观点。人生需要正能量的支撑,整个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正能量的支持。 冬寒保重,祝友万好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