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群
个人日记
狮子是非洲草原上的顶级食肉动物,其它无论哪种动物即便体型比它大得多的水牛大象等,也不敢随便招惹它;比它低级别的无论是食草的或是食肉的,无不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状态,如果发现稍有危险的风吹草动就迅速地逃离。只有狮子目空一切傲视群雄。
狮子与老虎虽然同属“猫科”动物,但习性却大不相同;老虎是独来独往,一山不容二虎的孤独者,向来是单兵作战,个体实力很强。狮子实力当然也不在老虎之下,可惜它们在自然界却没有交手的机会,一个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大草原,另一个却生活在亚洲和远东,地理上相距遥远,又有辽阔的海洋阻隔,根本没有碰面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一较高下了。
狮子不论雌雄都很凶猛,单体实力超群,但却是群居动物,它们总是一起玩耍,一起休息,一起捕猎,一起享用食物。一个狮群通常由二到三只母狮和一到二只雄狮再加上数量不等的小狮子组成。狮子休息的时候,是傲视天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动我”的架势,呼呼大睡,直到睡足为止。
狮子有铁钩般的利爪,能毫不费力地刺入猎物的肉体内,使猎物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它那血盆般的大嘴内有又长又尖的犬齿,能轻而易举地咬碎猎物的骨头;狮子有强大的爆发力和快如闪电的速度,全速奔跑时能达到每小时60多公里的速度。照理说狮子有这么多先天赋于它的肢体优势,捕获猎物应当易如反掌,其实不然,它捕猎的成功率仅有20%,大部分行动都是失败的。
狮群捕猎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智慧和默契:当头狮盯向目标,其它狮子立马就能读懂它的意思,各自向目标的侧翼缓缓移动,预先埋伏在猎物可能逃跑的路径上;当头狮追逐猎物到来时,它们突然窜出出奇不意扑倒猎物。当遇到一些超大型目标时比如大象水牛等,它们往往群起而攻之,有的咬头,有的咬背,有的咬腿....合力杀死猎物。原来以为,狮子只吃新鲜的其它动物的肉,《人与自然》告诉我们:狮子在草原干旱食物短缺的时候也吃腐肉,吃了之后对它一点影响也没有。物竞天择,只有那些能适应大自然任何逆境的动物,才有可能生存下去!狮群——显然就属于此类。
公狮体型庞大比母狮重大约20%左右,更加凶猛有力,但却极少参加捕猎活动,捕猎通常由母狮担当;然而一旦捕到猎物首先得由公狮享用,它吃饱了才能轮到母狮和小狮子。公狮只负责保卫狮群的安全免受其它雄狮的打扰,每天巡视狮群的领地赶走入侵者。
比如野兔这种动物,它不是顶级动物,它是狼,鹰等食肉动物的猎物。一窝野兔假如有N只,在它们生长的过程中必有若干只被狼和鹰等吃掉,这既养活了狼鹰等动物又从整体上限制了兔子种群的过度繁殖,维持了种群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狮子却是顶级食肉动物,没有其它动物能够伤害它,吃掉它们,这就使它种群的繁衍没有了限制和制约的因素,可以无节制地繁殖。可是,外部的自然条件和食物却是有限的,草原所能容纳的狮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草原承受的极限,根本养活不了。于是狮群就产生了看似很惨忍实则很有必要的一种行为:杀婴行为。有了这种自相惨杀的机制,既制约了狮子的数量疯狂增长,又不断淘沃那些有缺陷的个体。大自然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是伟大!狮子的杀婴行为作为一个遣传基因,被狮子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保持了这一物种与大草原,与其它被食物种的动态平衡,使自身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
有的人对毛泽东“人定胜天”思想的理解有些偏差。人定胜天——按毛 泽东的本意不是人类要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按照人的意志去运作;恰恰相反,他老人家是教导我们,要深入研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适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 才是毛泽东主席的本意。
狮子与老虎虽然同属“猫科”动物,但习性却大不相同;老虎是独来独往,一山不容二虎的孤独者,向来是单兵作战,个体实力很强。狮子实力当然也不在老虎之下,可惜它们在自然界却没有交手的机会,一个生活在炎热的非洲大草原,另一个却生活在亚洲和远东,地理上相距遥远,又有辽阔的海洋阻隔,根本没有碰面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一较高下了。
狮子不论雌雄都很凶猛,单体实力超群,但却是群居动物,它们总是一起玩耍,一起休息,一起捕猎,一起享用食物。一个狮群通常由二到三只母狮和一到二只雄狮再加上数量不等的小狮子组成。狮子休息的时候,是傲视天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动我”的架势,呼呼大睡,直到睡足为止。
狮子有铁钩般的利爪,能毫不费力地刺入猎物的肉体内,使猎物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它那血盆般的大嘴内有又长又尖的犬齿,能轻而易举地咬碎猎物的骨头;狮子有强大的爆发力和快如闪电的速度,全速奔跑时能达到每小时60多公里的速度。照理说狮子有这么多先天赋于它的肢体优势,捕获猎物应当易如反掌,其实不然,它捕猎的成功率仅有20%,大部分行动都是失败的。
狮群捕猎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智慧和默契:当头狮盯向目标,其它狮子立马就能读懂它的意思,各自向目标的侧翼缓缓移动,预先埋伏在猎物可能逃跑的路径上;当头狮追逐猎物到来时,它们突然窜出出奇不意扑倒猎物。当遇到一些超大型目标时比如大象水牛等,它们往往群起而攻之,有的咬头,有的咬背,有的咬腿....合力杀死猎物。原来以为,狮子只吃新鲜的其它动物的肉,《人与自然》告诉我们:狮子在草原干旱食物短缺的时候也吃腐肉,吃了之后对它一点影响也没有。物竞天择,只有那些能适应大自然任何逆境的动物,才有可能生存下去!狮群——显然就属于此类。
公狮体型庞大比母狮重大约20%左右,更加凶猛有力,但却极少参加捕猎活动,捕猎通常由母狮担当;然而一旦捕到猎物首先得由公狮享用,它吃饱了才能轮到母狮和小狮子。公狮只负责保卫狮群的安全免受其它雄狮的打扰,每天巡视狮群的领地赶走入侵者。
比如野兔这种动物,它不是顶级动物,它是狼,鹰等食肉动物的猎物。一窝野兔假如有N只,在它们生长的过程中必有若干只被狼和鹰等吃掉,这既养活了狼鹰等动物又从整体上限制了兔子种群的过度繁殖,维持了种群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狮子却是顶级食肉动物,没有其它动物能够伤害它,吃掉它们,这就使它种群的繁衍没有了限制和制约的因素,可以无节制地繁殖。可是,外部的自然条件和食物却是有限的,草原所能容纳的狮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草原承受的极限,根本养活不了。于是狮群就产生了看似很惨忍实则很有必要的一种行为:杀婴行为。有了这种自相惨杀的机制,既制约了狮子的数量疯狂增长,又不断淘沃那些有缺陷的个体。大自然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是伟大!狮子的杀婴行为作为一个遣传基因,被狮子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保持了这一物种与大草原,与其它被食物种的动态平衡,使自身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
有的人对毛泽东“人定胜天”思想的理解有些偏差。人定胜天——按毛 泽东的本意不是人类要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按照人的意志去运作;恰恰相反,他老人家是教导我们,要深入研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适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 才是毛泽东主席的本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