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格律诗创作:磨炼与修辞 第一节:诗歌的磨炼:炼格、炼意
诗大讲义
一、什么是“炼”
什么是“炼”?“炼”与“练”不同,很多人经常混用,其实是不对的,这两个字的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炼,《说文解字》上说:炼,铄治金也。它的繁体字是“鍊”,是金字旁;右偏旁是“柬”,现在的意思是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泛称;在古代,是象形字,来自甲骨文,从束,从八。“束”指“一捆”。“八”指“分别”。“束”与“八”联合起来表示“把一捆东西解开,进行分类和挑选”。本义:分类和挑选。铄治者,铄而治之;愈消则愈精,有个词叫锤炼,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用铁锤不断地锻造,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使宝剑更加锋利。
练,《战国策》说:练,濯治絲也。所以“练”原始的意思同“漂”,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反复、多次漂洗,使其更加柔软洁白。由此我们看出两个字的异同。相同之处就是都是不断地重复、反复的过程,不同之处是“炼”是精粹、凝练,强调质量的提升;“练”强调的是次数的多、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不停地反复练习,哪怕是重复一个动作。有人总结为“炼是锻造里的千锤百炼,练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说得十分准确。
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炼”。 诗歌创作历来重视字、句、意的锤炼,律诗则尤其如此。受字数、声律、对偶等形制规则的限制,律诗创作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增加,对字句的精雕细琢就显得尤为必要,唐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在唐格律形成、成熟之后,后人再写诗,更加注重磨练、雕琢。中唐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为我们留下了“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讲的就是“炼字”之“炼”留下了“推敲”这个固定词。
二、诗歌“磨炼”的内容
做诗要有“磨炼”之功,但诗成之后却不能有“磨炼”之迹,雕琢而不失混成。白居易在他撰写的《金针诗格》中提出了“诗有四炼”:即一曰炼句。二曰炼字。三曰炼意。四曰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这里提到了“格”,这是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诗学概念,所炼之“格”一般指诗之格调、品格。通常用“高”、“清”、“下”、“懦”、“弱”等词来修饰以示等次。
这里要区分,格调、品格不是指“风格”。《二十四诗品》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xiān nóng纤细和丰腴,通俗的形容,即瘦与胖)、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我们说这24种风格,没有高下之分,不能说那种风格好、那种风格差,而是各具特色。但是这里强调的“诗之格调、品格”,确是有高下之分。诗之格调、品格,比如我们常说的“花间词”,有一个特点是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一代词风。这一类的词虽然艺术成就上不乏好词好句,但我以为总体来看格调不高。
什么是“格调”呢?有三种含义。格调”概念的第一个、也是众所周知的涵义,是指诗歌的体制声律等形式上的法度。所谓体制的法度,是指在较长的诗歌创作传统中建立起来的有益于诗歌创作更完美的规范。比如近体诗的平仄押韵方式。但是“格调”一词的涵义又不仅于此,还指“不同的情意必有合宜的体制来配合”,比如:诗歌的古体、近体或者歌行体在抒情叙事上各有所宜,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写诗,有了一个立意以后,用什么体来写,还要学会选体。李白是大诗人,但是他写的歌行体就比较多,这就是因为歌行体在形式的法度上要求不那么严格,更容易发挥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格调”的第一种、也是最早的涵义。
“格调”概念的第二个涵义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什么是“艺术风貌”,就是指作品的风格给予读者的印象,这是一种在理论上不可能完全言说、但是在实际阅读中却能模糊感知的一种印象。比如我们读完一首作品,留下一种感觉,或豪放、或飘逸、或像李商隐的晦涩,就是这么一种感觉,要具体说怎么豪放的、怎么就飘逸啦?这种艺术感觉、艺术享受,有很难用言语来说清楚。
“格调”的第三个涵义,就是指作品的品第水准,表现在批评语言上,往往是说这个作品“有格调”、“无格调”、“格调高”、“格调卑”,体现出批评家对于作品和作家价值等级的综合评定。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就认为诗有上中下三等,并分别举了例子:一曰纯而归正者上等也。“几席延尧舜,轩辕立禹汤。”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闲欹[qī]太古石,醉卧洞庭秋。”三曰华而不浮者下等也。“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几席延尧舜,轩辕立禹汤。”出自杜牧的诗《华清宫三十韵》,很长的一首诗,有“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这样的句子,白居易认为这样的诗“纯而归正”,属于高格调的作品。那么这是不是就是“格调高”呢?大家自己去判断。
这里我们知道古人讲的关于诗的锤炼包括四个方面也就够了,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炼句、炼字、炼意、炼格,古人把“炼格”放在最后,这主要是因为诗歌格调的磨炼要以字、句、意的磨炼为基础,也就是说字、句、意炼好了,诗的格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对诗歌的字、句、意、格的锤炼其实就是对诗歌全方位的锤炼琢磨。晚唐五代提出了诗歌锤炼字、句、意、格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圆。四曰格欲得高。(《金针诗格》“诗有四得”)这大概就是多方面磨炼之后应该达到的最佳效果吧。
怎么炼格?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格”里面包含着作者的胸怀和艺术修养,所以“炼格”就是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这是条没有尽头的道路,生命有多长,这条路就有多长,我们就不多说啦。这里我们要知道,古人、特别是清人,使用“格调”一词,用在诗歌批评领域,是指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情感艺术风貌,它衡量着诗歌的高下,品第着诗歌的内涵和诗人胸怀的厚薄,并通过衡量诗歌“格调”的高低,来判断诗人的人生境界与诗艺修养的深浅,从而通过对于诗歌“格调”的强调来提醒诗人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与诗艺修养,而不是仅仅依赖一点天赋聪明来写作小、快、灵或不灵的诗歌。这是“格调”批评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体系最独特、最精彩的回馈。
【巩固提高】:诗歌创作中的磨炼包括哪些方面?
刚才我们说“炼”从立意就开始了。诗词的“磨炼”包括四个方面,炼格不再说啦,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分别说说炼意、炼句与炼字。
三、“炼意”
(一)诗歌的立意
这个问题在第四章已经讲过。“炼意”的“意”,就是诗歌立意的凝炼、精粹和提升。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第四章中我们在讲完诗的选题、构思之后,讲的就是诗的“立意”,讲义中说“诗以意为主”, 立意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是诗人创作诗歌的用意,也可以说是作品的主题,它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强调“意在笔先”,只有先明确了要表达的意(即中心思想),才能按照其意裁剪素材、遣词造句。讲义也对前人诗歌创作中的“立意”作了14种概括,也就是14个主题,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复习一下:(1)描写生活情趣,表现热爱人类生活。(2)表现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3)表现关心民族国家的命运。(4)表现在危难中誓死报国的决心。(5)揭示社会生活,展示人民的疾苦。(6)写思乡思亲、送别离别之苦。(7)揭露社会的腐朽和当政者的罪恶。(8)抒发个人的感慨。(9)写男女情爱。(10)写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11)阐释哲理。(12)抒发吊古的情怀。(13)描写自然风光,反映高远超逸的情趣和境界。(14)反弹琵琶,别出新意。
【互动环节:有没有同学能按照诗歌的不同主题,分别举出一个诗例来说明?】
讲义在讲完诗歌的立意之后,对立意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高”“凝”“新”“深”,同时要做到不能“因词害意”。前面讲义都讲了,这里我们再强调一下。
“高”就是立意要高,怎么才能做到立意高?我认为就是要做到“真、善、美”三个字。
真就是说立意要正确,是做诗的根本要求,这主要是指诗的思想性。“意”是否能“立”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禁得起人们的推敲,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善就是要对别人有所帮助、有所启发、有所裨益,思想要健康,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美就是心灵美,有益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益于陶冶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情操,给人以希望、指向光明的未来。不能是读完你这首诗感到人生无味绝望,干脆自杀算了,这样的诗不能写。比如东汉黄巢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肚子怨气,透着杀气,只要自己活,不给别人生路,这样的诗歌怎么能说“格调高”呢?
“凝”就是集中,讲义中说就是一首诗词只能有一个主题,主题越突出,作品就越有感染力。反之则意多乱文。这个容易理解,但是从大家平时的诗作来看,做好也不容易。
“新”就是新颖,立意新颖,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独到之处,要有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立意贵有新意,反之则无诗味。
“深”就是深刻,立意深刻就是要使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是深层次的,提示的是深层次的问题。讲义中都有举例,不再多说。
最后一点就是不能“因词害意”唐代的诗人,是最讲究格律的,对于一些大诗人写诗,他们宁可不合律绝,也不以词害意。我们在练习阶段,还是要要求加强格律的训练,把格律的要求练到得心应手,再来要求不因词害意,因为我们现在还很少能写到“非一词不足以表达”的题材。
总之,律诗立意的基本准则是:“真实正确、明确集中、理性深刻、高远超逸”,简言之,或可称作高真深新,我概括为高凝深新,都是一个意思。
(二)诗歌炼意的要求
炼意中的“意”在这里指的是诗词的主题。炼意也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艺术构思过程。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家们对立意都给予高度重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放在创作的首位,可见其重视的程度。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博合成句之由处,役心向被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hui,四声)中求活计也”。
古人对“炼意”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求诗意表达的简洁凝练,避免上下联诗意的重复。
诗歌精致小巧的体制形式决定了诗不能像铺张扬厉的大赋那样大笔泼墨,律诗尤其如此。所以只有避免意义的上下重复,一首律诗才可能最大限度的突破形式的限制,尽可能的传达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僧神彧《诗格》“论诗病”云:
夫为诗者,难得全篇造于玄妙。《送人宰蓝田》:“瘦马稀餐粟,羸童不识钱。如君清苦节,到处有人传。”或问此诗病在何处?曰:有上两句了,又言清苦,是重叠也。贾岛《赠蓝田主簿》:“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如此断句,方为佳矣。
僧神彧将上下诗句中一种诗意的重复出现视做诗病,在做诗者应避忌之列。
2.诗人情志表达避免直白,以含蓄有味为佳。
避免诗意的同层次重复是诗歌写得含蓄有味的必要条件,然“诗贵含蓄”的要求并不止此。要使诗含蓄蕴籍,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思,还要“换个说法”,避免将诗人的思想意绪直接说出,这也是诗作为文学作品的特质所在。晚唐五代诗格中即有这方面的表述:
炼意三。诗曰:“唤人看腰袅,欲嫁惜娉pīng婷。”“腰袅”,骏马也;“娉婷”,佳人也。待有识之人而唤,择有行之人而嫁。不可唤无识之人看马,召无行之人配贞女。贤人亦然。(旧题梅尧臣《续金针诗格》“诗有三炼”)
这里所引杜甫诗句,有人说这是杜甫老先生对娉婷剩女的叹息,两句一开一阖,虽望人顾盼,而自惜自己方正的操守,此借良马佳人为喻,表达诗人希冀择良位而居的情思,“换个说法”,故能含蓄蕴籍,是诗作“炼意”的成功体现。
3.以“语穷意远”为炼意的理想境界。
唐代诗歌很追求诗歌结尾的“不尽意”。不仅如此,“语尽意远”不只是对诗歌结尾的审美追求,其实是诗意锤炼的普遍准则(或追求)。这一点在晚唐五代诗格中有明确的理论表述。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
语穷意远为诗须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古诗云:“余霞散成绮([qǐ] 有文彩的丝织品),澄江净如练。”又古诗:“前有寒泉井,了然水中月。”此语尽意未穷也。
“语尽而意远”、“语尽意未穷”,就是用有限的文字营造一个开放的诗意空间,这是诗意锤炼的一个准则。这里所提倡的,实际就是以景语代情语,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诗人浓浓的情意,从而达到一种语尽意远的诗意氛围,在诗歌创作中成为普遍的风气。
(三)诗歌炼意的方法
1.炼意要在构思上下工夫
“构思”是炼意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要营造好诗歌意境的天空,就应该在“构思”上下功夫。有的诗歌没有名句,仿佛朴实无华,但细加品味,其意境、其韵味叫人难以忘怀,而且常诵常新。如前面举过的汉乐府《江南》、《上邪》、《公无渡河》等均朴实无华,有的甚至显得笨拙,但情深意浓,个性突出,读后让人久久难忘。下面简析崔颢《黄鹤楼》的构思,看它是如何炼意,为突出主旨服务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被宋代诗论家严羽推崇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沧浪诗话》)。据说李白也为此诗折服,从他写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等诗作来看,受崔颢此诗的影响确实是相当之大。
此诗确实写得很美:渺渺的黄鹤,悠悠的白云是那么寥廓和旷远;历历丛树、萋萋芳草又那么清晰和现实。诗人就是要通过登览赏景来怀古和伤今,并抒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为了突出这一题旨,诗人在构思上出色处理了历史上的古与今,景色上的远与近,情感上的深沉与感奋,时间上的短暂与永恒,现实景物与千秋浩叹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此诗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是怀古伤今,追叙往日胜迹,反衬今日的落寞空旷;后四句则是从眼前之景出发,对山川人物发出慨叹并揉进自己的乡愁。全诗围绕着黄鹤楼紧紧挽合在一起,自然流走,传达出一个浑融的诗境。另外,诗人采用顶针、联想、照应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句句紧扣又回环照应。诗的首句是怀古,次句是伤今,第三句又是怀古,第四句又是伤今。这样两两交错,回环照应,使全诗显得结构整饬,文气回荡。再如诗的首联和颔联间采用顶针格紧扣,既交代了此楼的得名之由,又道出怀古伤今之情,显得异常精美。在情感基调上,诗中有怀古、有伤今,但并不颓唐衰败;写日暮、写乡愁,也不过于伤感。诗中的古与今、远与近,深沉与感奋,短暂与永恒,现实景物与千秋浩叹都统一到了登临所思这个和谐的画面之中,显得那么超迈豪壮又那么低回深沉!
柳宗元的《渔翁》则以构思的奇特来突出主题: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曾大受苏东坡的赞扬,认为有奇趣:“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那么此诗的奇趣奇在何处,它又是怎样为突出主题服务的呢?
一是选材之奇。一般人写渔翁,总爱写其泽畔垂钓之情形,就连柳宗元本人也不例外。他的那首著名的《江雪》,就是描写一位渔翁在寒江独钓。而这首诗选的时间是从昨夜到清晨,事情是夜宿、汲水、做饭,接下去是返舟回家。渔翁关注的也不是钓鱼,而是“回看天际”中所见的“岩上白云”,这就很奇特了。实际上,这种奇特的描绘正是创作主旨所需:因为作者并不是要表现渔翁,或者是借垂钓来表现一种归隐之思。这篇被贬之中的诗作,与同时创作的“永州八记”一样,意在表现自己被贬之中的孤寂情怀和不变初衷的高洁操守。诗中那个“晓汲清湘燃楚竹”的晨炊,那个“欸乃一声山水绿”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环境,那逐渔舟而去舒卷自如的白云,不是最能表现他孤清的处境、孤高的人品吗?
二是用语之奇。汲水做饭,是生活中的俗务,诗人却说成“汲清湘”、“燃楚竹”,时间又是朝雾未散去的清晨,这就给人超凡脱俗之感,甚至想起《楚辞》中的《山鬼》、《湘君》、《湘夫人》等篇中所描写的湘沅一带山光水色和主人公的情致。朝雾之中,山水朦胧;日出之后,青山绿水尽现眼前,这是生活常识。应当说,“山水绿”是“烟销日出”的结果,与诗中说的“欸乃一声”并无关联;而“不见人”是山遮水蔽的结果,与“烟销日出”亦无干系。但是,诗人偏偏要把毫无关联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结果形成奇趣,好像随着烟消人也消逝了,好像山水变绿是渔翁“欸乃”一声唤来的,从而造成一种神秘感,也使渔翁的生存环境显得更为空旷!这当然也与诗的主旨有关。诗人无端被贬,流落荒州。诗人生活的环境幽闭而空旷,内心孤独而愤懑,但又以保持高洁人格而自励,所以他在相关诗文中不断突出幽闭和清雅,如在著名的《小石潭记》中一方面突出小石潭的洁净,以暗示其高洁的人格,另一方面又说“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也强调“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堘chéng为类”。
三是结构之奇。中唐时代,律诗早已定型。诗人写诗,除古风外,不外就是四句八字,此诗却是六句,可谓一奇。诗人似乎也是要以这种不同寻常的诗体来暗示其突兀不平的傲然人格和不同凡响的出世精神
2.以布局设计和表现技巧突出立意
要想使诗篇“意”显豁,就是要让“意”始终贯穿全篇,古人叫做“意脉”。张炎《词源》:“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一般来说就是通过结构线索,人物的明暗主从,叙事上的顺逆,时间上古与今等来突出主旨。
元稹的《行宫》在布局设计上非常出色: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曾写过一首《连昌宫词》,与这首《行宫》一样,都是以安史之乱为切入点,表达对中唐政治的看法。《连昌宫词》长达六百字,这首《行宫》只有二十字,但历代诗家都认为《连昌宫词》六百字,不觉其长;《行宫》二十字,不嫌其短。《养一斋诗话》甚至说:“寂寥古行宫二十字,足赅连昌宫六百字,尤为妙境”。用短短二十个字概括一代历史,反映安史之乱后中唐社会与盛唐的巨大反差,这首《行宫》确实言简意深、语短情长,足见构思上的功力。
诗中描绘了一个荒废行宫冷清寂寞的景象,表面上是对生活片段纯客观地记录,人物刻画极为简略,但诗人在此中寄托的思想感情确是极为深沉的。此诗一、二两句写行宫废置后荒凉的景象,诗人用“寂寞”来形容花红就有深沉的含蕴:一是暗示青春少女曾在此寂寞空守,虚耗了青春岁月;二是暗示安史乱后,杨玉环、唐明皇临阶赏花的盛况已成过去,宫花寂寞无主。其中暗含对国事沧桑、盛世难再的无限感慨;三是在结构上与上句的“寥落”相呼应,又开启了下面对唐玄宗昔日君临行宫、今日风流云散的感慨。因此无论是内容上或是艺术结构上,包孕都是很深刻的。
三、四两句正面写宫女,其中“白头”与首句“古行宫”相应;“闲坐”与“寥落”、“寂寞”在精神上一气贯注。这些宫女被幽闭在行宫之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看着宫花红了又谢,谢了又红,自己也由红颜少女变成了白头宫女。由于与世隔绝,生活贫乏无聊,闲谈变成了他们唯一的消遣。由于对外部世界所知无多,所以话题不出忆旧。但是,玄宗已随着开元盛世一道消逝了,留下的只是宫女们道不尽的昔日话题。“白头宫女在”,暗示许多风流人物、繁华往事,此时都已不复存在。由此看来,这些白头宫女不仅是诗人笔下的表现对象、同情的对象,也是行宫今昔沧桑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于是,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创伤,中唐时代王室衰微、藩镇气焰嚣张,行宫也因力不能及而日渐破败荒凉等等,这些现实政治感慨也就寓于这短短二十字之中。所以南宋的洪迈称赞此诗是“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容斋随笔》)。
(写诗中的摆脱不开“我”)
3.讲求表现技巧以体现立意
即通过首尾照应、一线贯穿、明暗结合等结构方式,描写、叙事与抒情的选用和安排,以及语言、修辞等表现手段来突出主旨。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是如此: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是咏歌庐山瀑布之神奇壮美。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李白在表现技巧上进行了精巧的设计:香炉峰形状像香炉,聚散的烟云又像点燃的香烟。诗人抓住这一特征,让它和飞溅而下的瀑布形成强烈的比衬:一个是冉冉上升的香烟,一个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一上一下,互相映衬,而且都有强烈的动态感,并显得十分神奇。只因为由此两句,下面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才有着落和依据:香炉峰上冉冉升腾的香烟,就像是天地间正在祭祀的一只大香炉,这才会“疑是银河落九天”;有了眼前飞悬的挂前川的瀑布,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类叙述性句子也经过精心锤炼,为主题服务。到过庐山看过瀑布的人都知道,站在观瀑亭前看到的庐山瀑布实际有两条,一条叫马尾瀑,一条叫人字瀑,但无论哪瀑布都与香炉峰无关,两峰均在香炉峰后。但是,如据实来写,无论如何也无法和飞溅而下的瀑布形成强烈的比衬,也缺乏香炉上冉冉升腾的香烟那种神奇,因此必须和香炉峰挂钩。于是,诗人想出个妙招:“遥看”而且是“前川”。这样,既不会犯地理常识的错误,又很好表达了主题。
作业
1、什么是“炼”?“炼”于“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用“炼意”而不用“练意”?
2、《金针诗格》中提出的“诗有四炼”是什么?
3、诗歌炼意的方法有哪几种?
4、写七律一首,以夏天的花为主题,题目自拟。
要求:
⑴、符合律诗的格律韵律要求;
⑵、首字平仄符合4/4、3/5、5/3的交替要求;
⑶、运用四声递用法,韵句符合韵字阴阳的要求,非韵句符合上去入交叉使用的规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