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之死
个人日记
写在前面:我不是文学研究者,而且,文学和我的专业毫无关系,只是我的一种爱好。所以,我的认识,或者说我的结论,不是一种研究结果,而是一种逻辑结果。
普希金在决斗中结束了他37岁的年轻生命。 而他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普希金娜)也带着无法抹去的伤痛,仅仅走过51年的生命历程。酿成这场悲剧的祸根和诱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真正理清这种关系,还应该从普希金的文字开始,特别是他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我非常喜欢普希金的诗和小说,特别是他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57年译本,查良镜翻译)。记得那是我还在读书时看到的,它的极为优美的语言和韵律,几乎颠覆了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那时我就像对待中国古典诗词一样,能背诵它的一些段落。
《欧根·奥涅金》完成于1831年,普希金和娜塔莉娅结婚之后。面对漂亮的妻子和当时男性社会爱的自由的现实,普希金会有所忧虑吗?我当时曾认为《欧根·奥涅金》是诗人在写自己的宿命。
《欧根·奥涅金》中,奥涅金是一个具有追求自由思想的贵族青年,同情十二月党人,是当时社会的多余人。连斯基和漂亮的奥尔加是一对恋人,连斯基是一位诗人,他追求自由,忠于爱情,是奥涅金的好朋友。
漂亮的达吉雅娜是奥尔加的姐姐,是一位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姑娘,她爱上了奥涅金,主动给奥涅金写情书,表达对他的爱慕,奥涅金却在说教一番后拒绝了她。因为,他的爱情观是:爱情自由与主动权只能专属于男性,女性只能处于被动。一旦她逾越常规变成主动,男性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他无法接受一位女人的主动求爱。
在一次家庭宴会上,秉持男性的爱情是自由的奥涅金,竟然向好朋友的未婚妻奥尔加献殷勤,挑逗她。这引起了连斯基的愤怒并要求与之决斗,结果,在决斗中奥涅金打死了连斯基。就在连斯基尸骨未寒时,奥尔加又和新欢走进了婚姻殿堂。
奥涅金打死连斯基后十分后悔,便出国漫游。几年后回国,在圣彼得堡一个舞会上,奥涅金和达吉雅娜重逢,于是,向达吉雅娜表达爱意。此时的达吉雅娜已是将军夫人,尽管她还深爱着他,但她无法背叛自己的丈夫,拒绝了他。
在对这篇小说的梗概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奥涅金,也是普希金和当时上层男性社会的爱情观:爱情的自由和主动权只属于男性,男人属于自由的爱情,女人属于责任的婚姻,婚姻只是用来束缚女性的。
二、从连斯基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奥尔加的薄情移嫁的对照描写,可以看到普希金爱情观的另一方面内容:理想的男性该自由自在的享受单身生活,享受天拘无束的爱情,而不应像连斯基那样将婚姻当成生命的目标,让婚姻束缚自由。
上述两点,应该是当时俄国上层男性社会的爱情观。这也是上层社会男性生活放浪,随意追逐女性的祸根。
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追求自由、反对沙皇的专制。沙皇政府和上流社会把他视若大敌,千方百计摧残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
娜塔莉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普希金娜)是彼得堡第一美女,不知有多少男人为之倾倒,同时也遭到贵族小姐夫人们极大嫉妒。由于涉世不深、并不知道丈夫和自己的险恶处境,仍快快活活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沙皇尼古拉一世对她垂涎三尺,为了得到她,甚至把普希金调到圣彼得堡,这样,普希金娜就可以随意出入宫廷舞会,他就可以经常见到普希金娜,可纯洁的普希金娜始终没有让他得手。后来,尼古拉一世就唆使情场老手,能说会道,潇洒英俊的法国军官丹特士狂热追求她。后人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说她和丹特士有染,也有人说她对丈夫始终忠诚。
仇视普希金的人,就是利用这件事散布流言蜚语,甚至写匿名信侮辱普希金。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挑战丹特士——决斗,我相信这正是沙皇所期望的,普希金中计了。结果,他被打成重伤,两天后死亡。丹特士杀害了普希金。这也正是沙皇想看到的结果。
普希金死前,他在痛苦中安慰妻子:“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当剧痛难忍时,他就让她走开,不愿让她看着自己受伤痛折磨的样子,嘴里不断地说:“我可怜的妻子!”并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间歇时,便把她唤到身边,反复向她解释,她是无辜的,他永远爱她……
普希金被谋杀了,祸首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虽然执行者是丹特士。当然,普希金之死还有一个祸根,就是他自己所崇信的爱情观,这是当时社会问题,也是他自己的错误观念,就这点来说,他对自己的死也拖不了干系。
普希金死后,俄罗斯权威阶层不去讨伐杀害普希金的祸首尼古拉一世和浪子丹特士,因为在他们看来,尼古拉一世和丹特士对有夫之妻的挑逗和追求,那是男人的爱情自由。却纷纷指责普希金娜,说她的轻浮是普希金之死的祸根。这是极不公平的错误。也极大地伤害了普希金娜。可怜的普希金娜,正是带着这种伤痛,艰难地走完了她短暂的51岁生命。
普希金娜真的像他们所指责的那样吗?
身高一米七三,有无数追求者的俄罗斯第一美人嫁给生活并不富裕,身高仅一米六八且相貌平平的普希金,难道是轻浮的原因吗?连普希金自己也曾对妻子说:“你的美貌举世无双,令人倾倒。但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死前又对普希金娜说:“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可见,最了解妻子的普希金对其品格是赞誉有加的。旁人,凭什么无端指责普希金娜?
有权势,有财富,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俄罗斯独裁者,沙皇尼古拉一世长时间的纠缠,都不为所动,一直守身如玉的普希金娜,是轻浮吗?
我们再看看普希金死后,普希金娜的行为。
普希金死时,普希金娜仅仅24岁。有过性生活经历的她,应该有强烈的性生活要求。当然,以她的美貌,也不乏追求者,她完全可以像普希金自己在《欧根·奥涅金》里所描写的奥尔加那样另寻新欢。但是,她没有,而是离开了已经习惯了的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选择了毅然来到乡下为丈夫守孝二年,并且只身带着她和普希金的四个儿女,过着艰难的寡居生活。其实,她完全可以回到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寻求性爱,任何一个风流浪子,对于普希金娜来说都是招手即来的。也可以投入对她垂涎已久的尼古拉一世的怀抱,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普希金娜没有。在普希金临死前曾嘱咐她,在他死后二年找个可靠的男人再婚。可她一直到普希金死后七年,31岁时才嫁给一位爱她也爱孩子的好男人,直到把四个人女抚养成人,才撒手人寰。难道这是轻浮的行为吗?试问有哪个轻浮女人能做到?
从上述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认识:第一、普希金娜深爱着普希金,她无法忘却那段情感;第二、俄罗斯第一美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她,要找一个喜欢自己的贵族青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她却足足等了七年,走过了青春妙龄的美好时光。原来,她要等一个能保护和爱自己孩子的人,这应该是她再婚的首要条件。这不但是履行婚姻的责任,即对亡夫的责任,也蕴含了对普希金的深切牵念。
据说,尼古拉一世知道普希金娜再婚时,曾提出要为她主持婚礼,可普希金娜拒绝了。我想,她拒绝的不仅仅是一种荣耀吧?!
有人说,祸端的起因是普希金娜热衷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以她的姿色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风流浪子的纠缠。不可否认,她确实想在社交活动中寻求快乐。我们不应该想想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她和普希金的婚姻。
普希金在社交舞会上看到娜塔莉娅,就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疯狂地追求她。但是,她的第一次求婚却遭到了拒绝。三年以后,娜塔莉娅和她母亲才改变了看法,曾在一次社交活动中打听普希金的情况。普希金听到后,立即登门拜访,受到娜塔莉娅家的热情招待。普希金第二次求婚成功。
娜塔莉娅为什么会嫁给普希金呢?要知道,普希金相貌平平,个人生活也不富裕,这些和娜塔莉娅本人与其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反差。而且,她对普希金的诗歌也并不怎么理解欣赏。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我认为,最合理地推断就是,她要找一位专心爱她的人。她在普希金的疯狂追求中感受到了他的深切的爱,也被他的爱情诗篇所感动。她拒绝那些风流放浪的贵族青年的追求,也说明她讨厌那些风流倜傥的所谓爱情自由的猎艳者。所以,从她所理解和追求的爱情出发,她选择了普希金。普希金确实深爱普希金娜,只是她未曾想到的,所谓多情的普希金并不满足一个女人的爱,他并不是忠于爱情的人。
普希金和娜塔莉娅结婚后,由于他的爱情观,即使有了他深爱的绝世美女的妻子,仍然追求别的女人,而且,还经常对普希金娜讲他和别的女人的事情,甚至和普希金娜的姐姐有私情,致使普希金娜常常晚上伤心哭泣。应该说,普希金的婚后表现,使普希金娜对自己所追求的爱情产生了幻灭感。所以,她反感普希金在她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歌,热衷于社交活动,企图在社交场中获得一点快乐和安慰,这应该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可责备的呢?何况,在这样的场所中,她还能洁身自好呢。
我们退一步说,即使普希金娜真的和丹特士有染,那责任也不全在普希金娜。既然你们男人可以自由追逐任何女人,当然也就希望女人接受你们的追求,达到你们的目的。按照男人的逻辑,她有错吗?再说,英俊潇洒,能说会道的丹特士,长时间的献殷勤,百般呵护温存,对于任何有点虚荣心的女人,没有好感,那才奇怪了。何况,自己的丈夫也是个随意追逐女人的浪子。面对此情,不管是因为欢愉,还是因为报复,都是可以理解的。
十分可笑的是,对于普希金的放浪,有的人竟然说:多情的普希金怎么能满足于一个女人的爱。乱性变成了多情,笑话。一个伟人,总得为他们的污点找到“销赃处”,可怜的娜塔莉娅,谁让你成为普希金娜了。
这种违背实事求是科学观点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中仍然存在。这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希望心中的各种伟人都应该是完美的,对他们的瑕疵,或者说是小节,或者转义成美好;二是有同样瑕疵的人借以粉饰自己。
男性自由的爱所酿成的悲剧触目惊心。而现实的中国,随着所谓的性开放,却是男女都可以自由的爱了。它所带来的情人现象泛滥,更是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其后果更为严重,这应该是每个人都熟知的现象,我们应该警觉了。
普希金在决斗中结束了他37岁的年轻生命。 而他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普希金娜)也带着无法抹去的伤痛,仅仅走过51年的生命历程。酿成这场悲剧的祸根和诱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真正理清这种关系,还应该从普希金的文字开始,特别是他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我非常喜欢普希金的诗和小说,特别是他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57年译本,查良镜翻译)。记得那是我还在读书时看到的,它的极为优美的语言和韵律,几乎颠覆了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那时我就像对待中国古典诗词一样,能背诵它的一些段落。
《欧根·奥涅金》完成于1831年,普希金和娜塔莉娅结婚之后。面对漂亮的妻子和当时男性社会爱的自由的现实,普希金会有所忧虑吗?我当时曾认为《欧根·奥涅金》是诗人在写自己的宿命。
《欧根·奥涅金》中,奥涅金是一个具有追求自由思想的贵族青年,同情十二月党人,是当时社会的多余人。连斯基和漂亮的奥尔加是一对恋人,连斯基是一位诗人,他追求自由,忠于爱情,是奥涅金的好朋友。
漂亮的达吉雅娜是奥尔加的姐姐,是一位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姑娘,她爱上了奥涅金,主动给奥涅金写情书,表达对他的爱慕,奥涅金却在说教一番后拒绝了她。因为,他的爱情观是:爱情自由与主动权只能专属于男性,女性只能处于被动。一旦她逾越常规变成主动,男性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他无法接受一位女人的主动求爱。
在一次家庭宴会上,秉持男性的爱情是自由的奥涅金,竟然向好朋友的未婚妻奥尔加献殷勤,挑逗她。这引起了连斯基的愤怒并要求与之决斗,结果,在决斗中奥涅金打死了连斯基。就在连斯基尸骨未寒时,奥尔加又和新欢走进了婚姻殿堂。
奥涅金打死连斯基后十分后悔,便出国漫游。几年后回国,在圣彼得堡一个舞会上,奥涅金和达吉雅娜重逢,于是,向达吉雅娜表达爱意。此时的达吉雅娜已是将军夫人,尽管她还深爱着他,但她无法背叛自己的丈夫,拒绝了他。
在对这篇小说的梗概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奥涅金,也是普希金和当时上层男性社会的爱情观:爱情的自由和主动权只属于男性,男人属于自由的爱情,女人属于责任的婚姻,婚姻只是用来束缚女性的。
二、从连斯基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奥尔加的薄情移嫁的对照描写,可以看到普希金爱情观的另一方面内容:理想的男性该自由自在的享受单身生活,享受天拘无束的爱情,而不应像连斯基那样将婚姻当成生命的目标,让婚姻束缚自由。
上述两点,应该是当时俄国上层男性社会的爱情观。这也是上层社会男性生活放浪,随意追逐女性的祸根。
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追求自由、反对沙皇的专制。沙皇政府和上流社会把他视若大敌,千方百计摧残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
娜塔莉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普希金娜)是彼得堡第一美女,不知有多少男人为之倾倒,同时也遭到贵族小姐夫人们极大嫉妒。由于涉世不深、并不知道丈夫和自己的险恶处境,仍快快活活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沙皇尼古拉一世对她垂涎三尺,为了得到她,甚至把普希金调到圣彼得堡,这样,普希金娜就可以随意出入宫廷舞会,他就可以经常见到普希金娜,可纯洁的普希金娜始终没有让他得手。后来,尼古拉一世就唆使情场老手,能说会道,潇洒英俊的法国军官丹特士狂热追求她。后人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说她和丹特士有染,也有人说她对丈夫始终忠诚。
仇视普希金的人,就是利用这件事散布流言蜚语,甚至写匿名信侮辱普希金。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挑战丹特士——决斗,我相信这正是沙皇所期望的,普希金中计了。结果,他被打成重伤,两天后死亡。丹特士杀害了普希金。这也正是沙皇想看到的结果。
普希金死前,他在痛苦中安慰妻子:“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当剧痛难忍时,他就让她走开,不愿让她看着自己受伤痛折磨的样子,嘴里不断地说:“我可怜的妻子!”并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间歇时,便把她唤到身边,反复向她解释,她是无辜的,他永远爱她……
普希金被谋杀了,祸首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虽然执行者是丹特士。当然,普希金之死还有一个祸根,就是他自己所崇信的爱情观,这是当时社会问题,也是他自己的错误观念,就这点来说,他对自己的死也拖不了干系。
普希金死后,俄罗斯权威阶层不去讨伐杀害普希金的祸首尼古拉一世和浪子丹特士,因为在他们看来,尼古拉一世和丹特士对有夫之妻的挑逗和追求,那是男人的爱情自由。却纷纷指责普希金娜,说她的轻浮是普希金之死的祸根。这是极不公平的错误。也极大地伤害了普希金娜。可怜的普希金娜,正是带着这种伤痛,艰难地走完了她短暂的51岁生命。
普希金娜真的像他们所指责的那样吗?
身高一米七三,有无数追求者的俄罗斯第一美人嫁给生活并不富裕,身高仅一米六八且相貌平平的普希金,难道是轻浮的原因吗?连普希金自己也曾对妻子说:“你的美貌举世无双,令人倾倒。但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死前又对普希金娜说:“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可见,最了解妻子的普希金对其品格是赞誉有加的。旁人,凭什么无端指责普希金娜?
有权势,有财富,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俄罗斯独裁者,沙皇尼古拉一世长时间的纠缠,都不为所动,一直守身如玉的普希金娜,是轻浮吗?
我们再看看普希金死后,普希金娜的行为。
普希金死时,普希金娜仅仅24岁。有过性生活经历的她,应该有强烈的性生活要求。当然,以她的美貌,也不乏追求者,她完全可以像普希金自己在《欧根·奥涅金》里所描写的奥尔加那样另寻新欢。但是,她没有,而是离开了已经习惯了的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选择了毅然来到乡下为丈夫守孝二年,并且只身带着她和普希金的四个儿女,过着艰难的寡居生活。其实,她完全可以回到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寻求性爱,任何一个风流浪子,对于普希金娜来说都是招手即来的。也可以投入对她垂涎已久的尼古拉一世的怀抱,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普希金娜没有。在普希金临死前曾嘱咐她,在他死后二年找个可靠的男人再婚。可她一直到普希金死后七年,31岁时才嫁给一位爱她也爱孩子的好男人,直到把四个人女抚养成人,才撒手人寰。难道这是轻浮的行为吗?试问有哪个轻浮女人能做到?
从上述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认识:第一、普希金娜深爱着普希金,她无法忘却那段情感;第二、俄罗斯第一美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她,要找一个喜欢自己的贵族青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她却足足等了七年,走过了青春妙龄的美好时光。原来,她要等一个能保护和爱自己孩子的人,这应该是她再婚的首要条件。这不但是履行婚姻的责任,即对亡夫的责任,也蕴含了对普希金的深切牵念。
据说,尼古拉一世知道普希金娜再婚时,曾提出要为她主持婚礼,可普希金娜拒绝了。我想,她拒绝的不仅仅是一种荣耀吧?!
有人说,祸端的起因是普希金娜热衷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以她的姿色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风流浪子的纠缠。不可否认,她确实想在社交活动中寻求快乐。我们不应该想想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她和普希金的婚姻。
普希金在社交舞会上看到娜塔莉娅,就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疯狂地追求她。但是,她的第一次求婚却遭到了拒绝。三年以后,娜塔莉娅和她母亲才改变了看法,曾在一次社交活动中打听普希金的情况。普希金听到后,立即登门拜访,受到娜塔莉娅家的热情招待。普希金第二次求婚成功。
娜塔莉娅为什么会嫁给普希金呢?要知道,普希金相貌平平,个人生活也不富裕,这些和娜塔莉娅本人与其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反差。而且,她对普希金的诗歌也并不怎么理解欣赏。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我认为,最合理地推断就是,她要找一位专心爱她的人。她在普希金的疯狂追求中感受到了他的深切的爱,也被他的爱情诗篇所感动。她拒绝那些风流放浪的贵族青年的追求,也说明她讨厌那些风流倜傥的所谓爱情自由的猎艳者。所以,从她所理解和追求的爱情出发,她选择了普希金。普希金确实深爱普希金娜,只是她未曾想到的,所谓多情的普希金并不满足一个女人的爱,他并不是忠于爱情的人。
普希金和娜塔莉娅结婚后,由于他的爱情观,即使有了他深爱的绝世美女的妻子,仍然追求别的女人,而且,还经常对普希金娜讲他和别的女人的事情,甚至和普希金娜的姐姐有私情,致使普希金娜常常晚上伤心哭泣。应该说,普希金的婚后表现,使普希金娜对自己所追求的爱情产生了幻灭感。所以,她反感普希金在她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歌,热衷于社交活动,企图在社交场中获得一点快乐和安慰,这应该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可责备的呢?何况,在这样的场所中,她还能洁身自好呢。
我们退一步说,即使普希金娜真的和丹特士有染,那责任也不全在普希金娜。既然你们男人可以自由追逐任何女人,当然也就希望女人接受你们的追求,达到你们的目的。按照男人的逻辑,她有错吗?再说,英俊潇洒,能说会道的丹特士,长时间的献殷勤,百般呵护温存,对于任何有点虚荣心的女人,没有好感,那才奇怪了。何况,自己的丈夫也是个随意追逐女人的浪子。面对此情,不管是因为欢愉,还是因为报复,都是可以理解的。
十分可笑的是,对于普希金的放浪,有的人竟然说:多情的普希金怎么能满足于一个女人的爱。乱性变成了多情,笑话。一个伟人,总得为他们的污点找到“销赃处”,可怜的娜塔莉娅,谁让你成为普希金娜了。
这种违背实事求是科学观点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中仍然存在。这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希望心中的各种伟人都应该是完美的,对他们的瑕疵,或者说是小节,或者转义成美好;二是有同样瑕疵的人借以粉饰自己。
男性自由的爱所酿成的悲剧触目惊心。而现实的中国,随着所谓的性开放,却是男女都可以自由的爱了。它所带来的情人现象泛滥,更是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其后果更为严重,这应该是每个人都熟知的现象,我们应该警觉了。
文章评论
海内存知己
沙发[em]e100[/em]
海内存知己
水哥对普希金的悲惨爱情研究得很透彻,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朋友们家家幸福!月圆情更圆!
梦的码头
水老师,元宵节快乐!
心海情音
沙发[em]e121[/em]新年快乐!!!
[em]e327811[/em][em]e328158[/em]╰诗情画意ぅ[em]e328139[/em]
美丽的相遇,珍惜缘分,珍惜有你,一路相伴
[em]e327811[/em][em]e328158[/em]╰诗情画意ぅ[em]e328139[/em]
愿你天天有个好心情,平安吉祥,好运连连,幸福美满,健康快乐每一天!
青谷幽香
读文访友,问好朋友,周日愉悦1
小溪
原来是这么回事!
缘在8731
[em]e160[/em] 好久没来看望水老师了,问声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