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老民居,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
个人日记
安徽西递村一幢清代民居屋门上,一种由黄铜做的“十二生肖”传统插簧锁仍在使用(2013年4月28日摄)。 位于安徽省黟县的宏村,目前尚保存明清两代具有徽州特色的古民居133幢,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4月27日摄)。 位于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近200幢,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4月28日摄)。 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几艘小船从河道两旁的连排水阁间穿过。 水阁,是江南地区一种傍河而建的古民居建筑(2009年7月18日摄)。 位于新疆喀什市内的一幢“阿依旺”式民居。 “阿依旺”是维吾尔族居住区的一种住宅形式。这种建筑内室布局巧妙,房中套房,外墙架构结实,雕饰精美(2011年10月23日)。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苗族村寨聚居群落,1200多户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2012年9月1日摄)。 位于新疆喀什市的高台民居。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市老城内的一处高崖上。当地的维吾尔族居民在原有的王宫遗址上,加筑起多层住房,形成了“过街楼”、“楼上楼”的建筑格局(2011年10月23日)。 在新疆泽普县波斯喀木乡的一户维吾尔族村民的家中,人们在准备参加一个婚礼(2011年10月20日摄)。 位于河南省陕县境内的一座地坑院。地坑院又称“地下四合院”,是豫西山区一种“平地挖坑,四壁凿窑”的独特民居形式。目前陕县尚存近万座地坑院。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19日摄)。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一个牧场里,一位牧民走出蒙古包准备去挤牛奶。蒙古包,是一种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2007年5月22日摄)。 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游客们在一座由临河民居改建的农家餐馆内品尝小吃(2011年4月21日摄)。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一排窑洞民居,依山凿窑,是豫西山区农村常见的一种居住形式(2012年10月30日摄)。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一片阶梯式大型窑洞群。 窑洞,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时至今日,仍是当地农村主要的居住形式(2000年9月17日摄)。 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被称为“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福建土楼,是闽西南山区的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类型,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2年4月16日摄)。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的自力村碉楼群。开平碉楼,中国民居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目前尚存1800多座,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9月16日摄)。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古镇内一条沿河并行的街道,路旁的栏杆和两侧的民居,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2002年4月6日摄)。 在浙江省嘉兴市,一位市民骑着电动车穿行在一片传统民居群落的小巷中(2008年1月15日摄)。 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的一座拥有300多间房间的大型方形土楼(2012年4月16日摄)。 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沿河民居的青瓦屋檐,呈典型江南建筑特色(2013年3月31日摄)。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民居建筑,独具风韵(2002年4月6日摄)。 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被称为“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福建土楼,是闽西南山区的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类型,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2年4月16日摄)。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一片阶梯式大型窑洞群。 窑洞,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时至今日,仍是当地农村主要的居住形式(2000年9月17日摄)。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一排窑洞民居,依山凿窑,是豫西山区农村常见的一种居住形式(2012年10月30日摄)。 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游客们在一座由临河民居改建的农家餐馆内品尝小吃(2011年4月21日摄)。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境内的一幢融会了中西建筑风格精髓的碉楼建筑(2010年9月16日摄)。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民居建筑,独具风韵(2002年4月6日摄)。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境内的一幢融会了中西建筑风格精髓的碉楼建筑(2010年9月16日摄)。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苏木的一个蒙古包里,一位牧民在制作奶茶(2007年5月22日摄)。 位于西藏拉萨市郊外一幢藏式碉房的大门。 碉房,是一种用石头垒砌或土筑的房屋,外形下大上小,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是西藏农牧区的主要居住建筑形式(2000年9月22日摄)。 朝霞映照下的安徽黟县宏村古民居,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图(2013年4月27日摄)。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