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提 盘 心

个人日记


 

 

                                                           

 

                                                            
                         

  

  菩 提 盘 心  



 菩提本非树,金刚亦非神。盘珠于素手,清尘更清心。
  
图片 

    佛说:被善印,是为佛珠;珠随心转,心为善牵;善用其心,可谓手掌乾坤。

    人说:
文玩以静心,总比抽烟喝酒打网游要来得实在,这是一种心情。心手合一,修身养性。叫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像木头一样实实在在。
 

    我说:简简单单,就因为那点点木香、木纹、木缘,和宗教信仰无关、和祈求无关。 


    年初时候,爱上了闲逛文玩地摊,囊无余铜,也就蹭着摸摸、闻闻,在木叶清香里顺便听摊主们海侃。日子一久,居然混了个脸熟。哪个摊位上忙了,也会上赶着去照应照应,后来,只要我去了,忙不忙的都会有人喊:大侄女,上这儿来搭把手。然后,我就多了一圈儿大爷......

    文玩中,我最偏爱手串,这
和宗教信仰无关、和祈求无关。简简单单,就因为那点点木香、木纹、木缘。无论是香中之王的沉香、纹理柔美的黄花梨、帝王之木小叶紫檀、质地温润柔和的金丝楠木,亦或是香气醇厚的各类檀香木,都让我意醉神迷。当然,在这地摊儿上,我是一件上品的都没见过。不过,听各种传说还是很有意思的。 

图片
 
    
    菩提无香,金刚有果。金刚菩提的来由,有两种,一种是佛祖在菩提树下得悟,智慧凝结成菩提子。菩提子密度极大,又名金刚,想必是和钻石有一拼。另一种源于印度教,据说,金刚菩提子是印度教中湿婆的眼睛(或者眼泪),湿婆在汉语中有这仁慈的含义,他本身拥有摧毁和重生的双重力量。于是,有了传说,也就有了神奇。

    赵大爷说金刚菩提子的时候,两眼冒光,俨然是他见证了那两段传奇。故事再好听,名字再传奇,总觉得入不了我的心。
    “菩提子是三分盘七分刷,
盘的是圆融厚重,刷去的是心尘杂念,手里盘心里静(净)。”也许正是老爷子的这句话,打动了我。


    我喜欢闻木香,却痴迷了盘金刚菩提。老爷子说起盘玩金刚菩提过程心得的时候,那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教授。我更看到了老爷子的可爱,因为,
当成人一旦像个孩子一样去痴迷于一样东西的时候,他的性情也是天真的。

    在老爷子指点下,我亲自挑拣了原料金刚菩提子,然后开始水泡、清理、上油......
文玩的重点就在玩,折腾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玩儿的过程,玩儿就是学,学也是玩。人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有大收获。阅物、阅身、阅心与自然同在,心自坦然。 
图片

 

    曾经想过,如果盘的上手了,就去找寺里的师傅开光,后来觉得那没必要,能不能被保佑,这取决于我做了什么,如果做了不好的事,那能保佑我的应该不是佛。刷去了浮躁,盘静了心,人都变得很平和,这时候的手串才真正的是给自己开光了。 

    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只是等着我们去发现。佩戴手珠,大多作为一种装饰。关于佛学我坚持认为学不着相,学佛者不必拘泥于形式和物品。


    檀香绕窗棂,孤灯,静坐,香茗......

    取案头菩提,虔诚盘念,她一天天的圆融,一天天的老去,用最平静古老方式在刻画下那些岁月中抹不去的烙印。幻化出那些老物件特有的美感,晶莹剔透,灵若古玉。人的心灵也和菩提一起得到升华,菩提盘心,多么美丽的过程......   


             图片





     

 



文章评论

听雨135

那手串不错,想试试手感……

秋水无痕

你这一提到让我想起,苏州偶遇的僧人,那掌中的紫檀,只摸了一下,便留于心。那珠子……

追风的雪

玩,也能感悟出静心出尘的意蕴,遁世清修的效果,钦佩!

追风的雪

我怎么觉得你成了古玩鉴定大师了呢?

追风的雪

禅意深深,人生透澈。嘻笑玩耍中领悟着无上哲理,平和柔美中方觉世外仙苑,美……

追风的雪

养性修身,心神合一。简单,便是人生追求的极致……

无尽之海

图片还是昨天的,不过文字的意境更深厚了,仿佛雕琢一块璞玉,不断发掘它的亮点,更加圆润剔透了。弟是农民,举个例子,一只鸡在姐手里经过烹制,可以变成各种口味的佳肴。说着说着有点饿了,吃饭去。[em]e113[/em]

碧云天

可巧的是,昨天傍晚我也买了一盆铜钱草,也在地摊上把玩了很多种手串。只是觉得好玩,个中奥秘,实在一窍不通。此刻看袖姐此文,回想昨晚的情景,心灵恰被洗礼了一番——平和,温温润,不争,不羡。。。

无知书生

学不着相,不拘泥于形式和物品,红袖师兄,这可是诸法心髓,诸佛秘要!大赞一个[em]e179[/em]

飞花一梦

读了袖儿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段文字: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不必刻意打坐,不必刻意念佛,且在红尘中一路修行吧! [ft=#333333,,microsoft yahe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