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意义

搜罗来的

图片
 
‖ 引言 ‖
        在中国大陆教育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镇西,没有人不曾看过他的书,谈论过这个人。7月5日,李镇西在微信中宣布辞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职务,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李校长说“我即将年满57,已经做了三届校长,按规定应该卸任,武侯区教育局领导希望我‘继续干十年’但我不愿特殊,执意要退。”

        在一个理想飘零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这位教育名人既活在别人的传说中,也活在他自己的文字里。

        他的形象总是让人既景仰,又怜悯。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理想主义的校长在这个理想飘零的时代,日子一定过得很苦。

        登陆李镇西的博客,有一篇他写自己昔日学生的文章——“王铜:男子汉的追求”,配的图片很有意思:李镇西的95届学生王铜,十多年后搂着他敬爱的班主任照了张相,照片中的男子汉王铜一副“老师罩着学生”的表情,昔日的男子汉老师今日却“虚弱”得像个小孩——仿佛他的青春活力已尽数转移到了学生那里。

        “李镇西过得有点苦”,似乎有方方面面的证据:比如传说他其实并不太会当校长,也快当不下去了,即将调走;比如传说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对李镇西评价不高,可见会唱高调的人不一定会做实事……

        难道真是如此?

        走近李镇西,我们实在大感意外。我们发现这个人不仅内心活得很有精气神,而且师生爱戴,上级支持,同僚尊重,校长当得极具智慧,环境宽松得能让每一位校长嫉妒……

        在一个理想飘零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李镇西是如何“幸存至今”的。


浪漫的开始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读到一篇关于张志新烈士的文章,于是下了一个决心,除了真理,我不再迷信任何东西。”

        1982年,李镇西大学毕业,分配至乐山一中,出任班主任。从教之初的他很是痛苦:发誓只愿向真理妥协的他,却不得不天天向一群中学生的毛病妥协。一度他认为,自己应该不是当老师的料,作家、记者或许是自己最合适的职业。

        是那群学生的“魅力”留住了李镇西。初登讲台哑了嗓子,有学生悄悄将药塞进他的宿舍门;外出开会回来,有孩子告诉他实在太想念李老师了。有一次李镇西住院,孩子们搞了一个“动人壮举”——大家对着录音机录唱了几首歌,然后送到病房让他“听听学生的声音”……渐渐地,李镇西想,其实教书还是蛮有意思的。

        不过“相爱容易,过日子很难”。年轻的李老师脾气颇为急躁,开学不多久,他就动手打了学生三次。这让校长十分头疼。

        面壁思过是必须的。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李镇西接触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在那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一种说不清的力量慢慢浸润着他,让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来表达一个中国教师“丝毫不亚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爱心”。

        不久,作为教工团支部书记的他,向学校的每一位团员同事都送了一本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还和几位老师一道办了一份手抄报——《主人》。同时,他也开始试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从教点滴。

        得益于良好的素养和创意的激情,李镇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是不是可以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能够既好好学习,又保持天天快乐?他想,必须在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愿望之间,寻找一种可能的结合。

        通过一系列“幕后启发”,李镇西班级的学生们开始自己吵着闹着,要“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的班集体”。李镇西轻松愉快地站在讲台上,问大家:我需要给你们多长时间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两年够吗?

        他提议大家为这个班取一个名字,并设计一系列的标志。最后,班名定为“未来班”;班训、班徽、班旗也相继出炉;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的词由全班同学集体创作,李镇西修改定稿……

        正当李老师准备把歌词交给学校音乐老师谱曲时,他的学生却突发奇想,“可否请谷建芬阿姨给我们谱班歌?”于是李老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恳请她为一首班歌谱曲。

        谷建芬竟然回信了,而且真的为班歌谱了曲。此事不仅在乐山一中激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在李镇西的心里也长时间翻滚不息。从此,“普通教师可以走上并不普通的教育之路,他只要争取,就不会孤立无援”,成为李镇西的“行动纲领”之一。

        两年后,这个叫“未来班” 的集体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竞赛综合性小组、兴趣社团、友谊班,手抄报,班级日志等等。

        在近30年前,年轻的李镇西已经开始体会到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他如此地爱这个班级和这些孩子,以至于很多个中午,他让学生们趴在课桌上休息,自己半个屁股坐在讲台上,为孩子们念小说。

        他还发现,良好的集体氛围、集体舆论竟然促进了一部分后进学生的自觉转化,效果比对一个个“顽固不化的刺头”促膝谈心好得多。他想,这不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吗?通过淡化教育的痕迹来获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反思“未来班”

        “未来班”给李镇西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他为班级里那种温馨透明积极向上的氛围而骄傲。但是,1987年底,一个学生的自杀,把他从纯粹的浪漫主义教育中唤醒。

        宁小燕是距乐山市中区几十公里以外一所中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一直品学兼优,怎么也看不出她会受到什么致命的打击和挫折。然而她突然自杀身亡。自杀事件20多天后,区教育局的“情况简报”这样写道:“宁小燕在人生观上存在着缺陷,她对人生的意义、价值早就产生了消极的认识,因此,她的自杀不是偶然。”

        看到这份结论,李镇西的第一反应就是,太简单了。一位“平时显得懂事、自重”、“在学校,遵守纪律、好学,被选为班干部”的好学生,她的“人生观缺陷”、“消极认识”是怎么产生的?为了解开宁小燕留下的这个不等式,李镇西利用星期天骑着自行车走访她以前的学校,拜访她以前的同学和老师,收集她生前的日记。最后,得到的真相不仅让自己震惊,而且心寒。

        宁小燕的自杀,正是因为教育教给她的真诚、善良与正直,让她感到跟虚伪同在一个社会共处,活得没意思。

        李镇西认识到,教育依旧在教人真善美,但社会已不再纯净,所以持守变得越来越困难。那时,商品经济给教育带来了剧烈震荡,圣洁的校园里开始出现了不圣洁的现象:教师罢教创收、学生弃学经商……过去一些所提倡、所歌颂的行为被嘲笑,过去一些所引以为豪的思想、观念、意识被打碎。

        他开始深深地反思“未来班”。在这里,他一直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总是考虑如何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教给他们。但是,教育不能只是教师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带着梦幻走向社会的孩子,不可避免会面临“思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痛苦”。可是,如果赤裸裸地把虚伪世故教给学生,让他们“现实”一些,教育又成了什么?

        1988年到1990年,这是李镇西写文章对教育弊端批评最多的一个时期。然而,自己主张什么呢?这个时代的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

        慢慢的,李镇西开始考虑如何在教育中引入一些市场意识和商业精神。但这又并不意味着去培养一群拜金主义者,而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目标。他感到,这样的妥协殊为不易,而且一不留心就会失去平衡。他开始尝试一种“既深入学生心灵又真正面向社会与未来的教育”。

        班上有几位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李镇西试着用书信与他们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解释他们在社会、人生和情感上遭遇的困惑。后来,他把通信的对象逐步扩大,再后来干脆在教室里挂了一个“悄悄话信箱”,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李老师还将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纳入教育内容,开专题讲座、进行个别谈话……

        另外,“语文名师”李镇西还尝试通过语文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他鼓励孩子们走进市长办公室,以主人翁身份与市长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带领学生走向街头搞错别字调查,写成调查报告投寄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工厂、农村搞社会调研,然后写成各种专题小论文……

        1991年,李镇西调至成都玉林中学,继续他的教育探索。一段时间之后,李镇西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寻找课文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选择能学以致用的训练材料,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体验并反思人生。


教改与争议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一波语文教学改革高潮。李镇西认为教改要深入下去,应该把道德培养、思维训练等包含进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基于这个想法,在乐山一中的最后阶段他转变了授课的方式,经常在基本讲解之后,从课文的思想性出发,引入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讨论,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责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李镇西开始自觉地意识到: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而论语文,要从教育的高度看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而谈教育,要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教师不能只是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是教材与参考的熟练使用者,而首先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和人生的导航者。

        同时,他还对课堂上的“主导”与“主体”关系做了研究,认为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应以“主导”为名,一步步俘虏学生的思想,主宰学生的心理世界……始料未及的是,刚刚觉得自己找到方向,教学生涯的“滑铁卢”就到来了。1990年,李镇西的毕业班没有取得人们期待的“辉煌”,舆论大哗,闲言碎语几乎把他淹没。

        分数至上,高考才是硬道理——这就是现实。

        但是,该不该继续呢?

        20年之后,李镇西告诉记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意味着要具备一种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使命感。虽然教育不是远离现实的空中楼阁,但是,教育也不能完全受控于现实。

        1995年,李镇西的毕业班高考成绩大获全胜,各种赞誉扑面而来。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其实这一个班级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与上一届并没有不同。

        1997年,李镇西调入千年名校成都石室中学。这里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使他顿感如鱼得水的自由。十几年教学实践酝酿的思考萌芽,在这里找到了破土而出的机会。

        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李镇西先后参加了四川省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和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语文赛课活动。他大胆地抛弃一般公开课的框框套套,让学生自由提问,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则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思想交流与碰撞。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有些乱,甚至有些“离题”,但学生的思想火炬始终在燃烧,整个课堂始终行云流水般地回荡着学生自主思考的旋律。

        这两次公开课当然再次引起了争议,但他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课在学生那里,成功了。


爱心与民主

        1995年8月,成都玉林中学挑选了一批优等生,开了一个“六年一贯实验班”,指定李镇西担任班主任。借这个机会,他给校领导提了一个要求:把倒数几十名的学生也编一个班,他也来做班主任。

        从此以后,对李镇西而言,转化后进生成了和培养优等生一样重要的事情。他主动和这些自小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学生交朋友,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善良、高尚的地方。然后,通过让他们当班干部、填报喜单等一系列方式,鼓励大家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李镇西还发现,有些后进生,无论你怎么做,他都表现出一种冷漠和孤傲。原因在于,当分数和名次作为学生尊严的集中体现时,后进生的尊严感大大缺失了。那么,帮助这些孩子发现他们自己独特的才能和禀赋,至关重要。

        同样,优生的教育也需要积极以对而不是“维持保持”。李镇西认为,思想偏差、人格缺陷等毛病,很可能导致他们后劲乏力并误入歧途。所以对优生的培养,李镇西总结出了六大方法:引导树立志向;帮助认识自己;熏陶保持童心;激励超越自我;强化受挫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这期间,李镇西还对班级中压抑个性、依赖老师、追求虚荣等“假集体主义”现象展开反思。在班级管理上,他尝试民主化管理,和学生共同起草了一个班级《条例》。该《条例》最大的亮点是,班主任竟然也受到它的规制:“每月对学生发脾气超过一次,或下课压堂2分钟,罚扫教室一次。”这个过程是考验李镇西教育耐心与毅力的过程,后来,这些成为教育名著《爱心与教育》最美丽的篇章之一。

        此时,已经是李镇西教育生涯的第15个年头。他开始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一系列教育经典,终于读懂了那些与他十几年教育实践相通的东西:爱和民主。他开始感到,自己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一次梳理、沉淀和提升。

        1999年冬天,李镇西告别成都石室中学,考入苏州大学并师从朱永新教授,攻读教育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民主与教育”。三年后博士毕业,李镇西回到成都,被安排在成都市教科所搞研究。

        当了17年一线教师的李镇西,在一套刻板的思维规范和话语体系里深感煎熬。他主动申请放回学校,于是进入国有民办的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教学副校长。李镇西在这所学校里轰轰烈烈推进新教育实验:打造教师队伍、建设书香校园、提倡教育写作。同时他还分身担任新教育网站“教育在线”的总版主,“脚踏一所学校,放眼数十万教师”。

        渐渐地,他在身边和远方千万个教育故事、教学问题中成长,思考与实践也趋于成熟。


平民教育

        2006年8月,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雷福民邀请李镇西来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如果你有兴趣,欢迎到我们武侯区来,我给你一所学校。”李镇西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局长又展开动员:“成都市的城乡统筹教育正在开展,武侯区的教育均衡化也在推进,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教育者,愿意为你提供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

        2012年9月,李镇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他把自己的教育人生总结为两个字:实验。“我就是那个实验品,实验课题是‘一个有理想的教育人究竟能走多远’。”

        所以当一个教育局长突然向他提到“理想”,而且要给他一个全新的实验平台时,李镇西觉得自己毫无拒绝的理由。这一年,他出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武侯实验中学位于城市郊区,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的组成也很特别,90%来自当地失地农民家庭、单亲家庭、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他们学业上处中下游,厌学、怕学、不会学的学生比例极高……

        如何让这些初中的孩子得到适合他们成长的空间与土壤呢?

        在认真分析了学校的特定区域以及主要生源后,李镇西提出搞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最早是由陶行知提出来的。它担负着两大主要任务:第一,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读书写字;第二,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具有民主素养。它的育人目标有四个: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其次要学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第三要有科学之精神;第四要有创造之能力。

        实施平民教育,必须找到几个支点。李镇西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一是开展“教师专业化提升”,以达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精神境界提高;二是基于学校特点,借鉴新教育实验中的六大行动以影响学生: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三是建构“今天的教育万万不可缺席的内容”:培养理想家长。

        针对当今中国某些势利现象,为了唤起更多的人关注平民教育,2007年6月,李镇西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了一封信,把学校进行平民教育实验的思考、行动和成效做了详细介绍,落款“北京国务院办公厅温家宝总理收”几个字,就平邮了出去。

        奇迹再一次出现了:不到10天,李镇西就得到消息:总理不仅看了,还专门批示,肯定了李镇西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的正确性,指出武侯实验中学做的三件事“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并转给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和省长蒋巨峰。

        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李镇西名气暴增,武侯实验中学也变得举国皆知。而且这封信的客观效果超出了写信者的预料:不仅平民教育实践赢得各方关注与肯定,办学环境大大改善,而且四川省这一年还追加几个亿投入,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总理批示”的热潮很快过去,而李镇西的校长生涯才刚刚拉开帷幕。


以班主任的心态做校长

        李镇西来到武侯实验中学以前,班主任角色是他最重要的履历。

        “有能力当好班主任,就有能力当好校长!”老一辈校长魏书生、冯恩洪都鼓励他。是啊,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学校为什么不能如带班级一样呢!“好,那我就以当班主任的心态来做校长。”

        班主任不能巨细无漏地盯着琐事,要善于让班干部去管理。李镇西向教育局请求:能不能配一个好点的“班长”来。于是,局长给他配了得力的书记——先是张永锐书记,后是何光友书记。三年前,何光友接替张永锐书记到岗的第一天,正碰上教职工大会,何书记拿出多年前学生送给自己的一本书,讲了一个故事,然后翻开扉页念到:何老师教师节快乐!我本来想买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送给您,却没有买到,但我想对你说,你就是我心中的李镇西。

        校长书记理念相投理想一致,一个智慧激情管大方向,一个理性浪漫配合抓实务,李镇西渐渐如鱼得水。

        在武侯实验学校的组织构架中,校长是“班主任”,书记是“班长”,副校长是“班委”,中层干部就是“大组长”,教研组长就是“小组长”……“我这是在扬副手之长,避我之短,他们当校级干部经验丰富,而我对学校管理不熟悉。我借力,他们给力,多好!”

        如此一来,校长做什么呢?当班主任李镇西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之后,自己就还原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找学生谈心,研究学生思想。同样,当校长李镇西把学校日常管理交给团队之后,自己的任务就是跟教师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

        他可能是中国校长中唯一坚持每天写贺卡送鲜花,为每一个学校老师庆祝生日的校长;并且他的贺卡全部原创,力求真诚真实。他坚持每天写文章、拍照片,几年来一半以上的学校老师成为他笔下和镜头下的人物,并公开出版发表……

        在采访中老师们告诉记者:李校长有一种“神奇的转化功能”,比如在他手下,不会写文章的老师很快会写了,不敢上讲台的学生很快敢上了,“教书喊累”的老师最后爱上了自己的职业……当今社会大环境浮躁价值观迷失,教师群体安静不易,幸福感缺失,而李镇西用朴素的方法加真诚的姿态,在武侯实验中学造了一个“李镇西场”,营建了一个小环境,让工作在这里的老师们“彼此勉励,自我拔高”,渐渐迷醉其中。

        小环境大意义,李镇西深得个中三味。采访期间,记者也跟在李镇西背后,拿着花满校园去找过生日的老师。看着他匆匆走在前面的背影,我们甚至有一种感觉,每天在校园里构思并实施这一个又一个“小情景剧”的乐趣,是不是也成为李镇西坚持至今,甚至渐渐迷醉于教育的根源之一?

        但是良好的氛围并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和人的复杂性,有时候李镇西也颇受挫折。在校园里,他指着刚刚笑着跟他打招呼的一位老师说:“他叫赵敏敏,现在是很优秀的教师。不过刚到学校干什么都喊累,有一段时间天天迟到,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亲自去帮她守早自习,结果守了一个星期,她还是天天迟到……”

        李镇西说,学校教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本来就很优秀,就要带着他们出去讲学,让他们的才华拥有更高的施展平台;另一类老师稍微缺乏教育智慧,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学习,反思,提升;还有一部分明显的后进老师,那么对他们就要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在等待中期待。

        当然,“校长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在学校内部建立民主的机制。”于是,武侯实验中学有了真正被赋予实权的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务会。所有重大学校事务必须通过教代会表决,所有重大经济开支必须通过校务会表决,所有评优、评先、评职称必须通过学术委员会表决。组成代表都是自下而上选拔,或由各个教研组推荐产生,校长和书记不得参与其中。不止一次,教代会否决了李校长的提议,但他说:“李镇西失败了,但民主胜利了!”

        当民主不仅仅是墙上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所谓主人翁精神,就变得如此具体而真实。


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几年前,因为生源影响“出口”,武侯实验中学的毕业生能够就读高中的不到一半,还有一多半的学生要么随便选一所职业高中,要么干脆弃学务工。

        李镇西看着那些跨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学生,心中常有深深的歉疚,他感到自己没有给他们最合适的教育,即最能够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教育。2011年2月的一天,此公深思熟虑地“闯”进了成都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傅勇林的办公室,请求市长给他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让武侯实验学校真正“实验”起来。

        他的想法朴素而古老:因材施教,要“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谁知傅市长听完李镇西一大堆批判式陈述之后,居然很高兴,说名校长做真实验,我支持你,你拿个方案吧。

        不久,由李镇西亲自一个字一个字撰写的一份上万字的《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育改革方案纲要》出笼,很快得到成都市教育局的批准,并将武侯实验中学定为全市唯一“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学校”。改革分评价、课程、课堂、人事等方面,比如允许学校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允许学校推荐一部分学生直升高中;同意学校在足额保障现有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再增加10%的自聘教师数量等。

        毕业考试权放给了学校,李镇西动课程的胆量大了起来,他先压缩了一些课时,例如政治历史,就压缩成了政史课。并用这个时间大量开设选修课,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校实行学分制,他告诉学生们,把你最精彩的一面发挥出来,就可以毕业。数学不好语文好,没关系,你仍然是合格的学生。

        学校规定,初一、二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一门选修课。文化课比较好的,就选修文化课。而更多的学生则进了美术社、篮球队、健美操队、音乐班等。选修课采用走班上课制。

        针对初三很多上不了普高的孩子,学校就联系成都一些艺体学校、职业高中、技术院校,给他们开设各类职业特色课,并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最后有准备地进入相应职业教育体系。但改革总是难在开头,最大的阻挠来自家长。比如第一次学校开家长动员会,十几个家长一起“围攻”校领导:凭什么通过分班歧视自己的孩子?又比如成都有所不错的5年高职,答应单独招收武侯实验中学的孩子。但是家长们不答应,认为学校把学生“卖了”。

        观念差距巨大,实验在各种嘈杂声中小步推进。

        一年之后,武侯实验中学考出了建校九年最好的中考成绩,上重点高中线的学生增长了25%;未进普高的学生中,200多人学了美术,50人学了语言,50人学了体育,80人学了职业技能,如企业营销、礼仪、鸡尾酒调制等——相比以前,学生选取职高的准确度和层次明显有了提高。

        同时因为有了相对灵活的人事制度,不到两年,武侯实验中学自聘了40名老师,师资窘迫缓解,想象空间开启,学校活力大增。

        李镇西校长渐入佳境。


一个理想的教育者能走多远?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镇西为什么那么招人喜欢?

        2012年春天,武侯区新任教育局长到学校考察,问李镇西: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色啊?李镇西直来直去地说:没什么特色呀!特色需要时间和历史的积淀,我校才创办几年,哪敢谈什么“特色”?我们最多只是让老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善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带好每一个班,最后我来认真地提升每一个老师。做到了这四个“认真”,有没有“特色”重要吗?对于教育,我现在的追求就八个字:朴素最美、幸福至上。

        局长听完,笑眯眯地表态:很好!然后对何书记说:“你们要认真举好李校长这面旗帜,不折不扣贯彻他的教育思想!”大家开心一笑,看来校长又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信任。

        9月10号教师节,李镇西登台讲话,开口就说:“今天是教师节,我准备请两位老师上来,一个是谢国强,一个是孙明槐。”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李镇西问谢老师:“知道我为什么请你上来吗?”“不知道。”“你今天的生日都不知道啊。你要感谢我,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为什么把9月10日设为教师节,那是因为我提议,用一名普通老师谢国强的生日作为节日。”大家哄堂大笑。

        李镇西又问孙老师,知道我为什么把你请上来吗?她说不知道。“这事你肯定不知道,昨晚我开电脑的时候,在微博上发现一条留言。我今天特意把这条微博打印了带来。”李校长打开微博念起来:我是贵校孙明槐老师1996年在宜昌送走的毕业生。今天晚上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电视节目,很感人,就想起我的孙老师了,于是打电话去找她,才发现她已经调到四川。我现在急于找到孙老师,希望你能告诉我她的电话号码,向她问个好!”李镇西念完,孙老师热泪盈眶,台下的掌声潮水一般响起来。

        9月11日清晨,记者从宾馆走路前往武侯实验中学采访,看见络绎不绝的学生走在路上,就顺便找几个孩子聊了起来:请问你们认识李镇西校长吗?“认识啊。你找他啊?”“我要拜访他,但不认识他,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没问题,李校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认识他。”瞧瞧这位校长的人气!

        李镇西告诉记者: 从教30年,我没有能力改变中国的教育,但是起码我改变了老师。就算没有这一切,也无所谓,因为我是快乐的。我常给我们的老师讲,把门关上,你就是国王。改变不了教材,可以改变教法;选择不了高考制度,可以选择躲避题海;我不能左右社会,但我可以左右我的精神。在一个多元的、功利的、物质的时代,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是很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

        他为什么那么招人喜欢?随着采访的结束,我们越来越理解到,因为他在努力做一个朴素的人、真实的人、智慧的人、有爱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懂得在妥协中坚守的人。

        祝福李镇西,永葆教育青春!


李镇西:我的成长有八个关键要素。

 
一是机遇。我赶上了思想解放的年代,还有幸得到了谷建芬、苏霍姆林斯卡娅、朱永新等一大批贵人的帮助。

二是实践。我带的每一个班都有不同的研究主题,从“未来班”,到后来的青春期教育,再到集体主义教育等等。

三是阅读。我比较注重四类阅读:教育报刊、人文书籍、中学生的书、教育经典。

四是写作。30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写教育日记和教育随笔的习惯,出版了40余部书籍。 

五是思考。这里的思考,也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六是个性。我率真的个性固然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是另一方面也成就了我。

七是心态。我始终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而“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我现在常问自己做教育是不是和1982年、1983年一样纯净、幸福。

八是童心。理解孩子气,认识孩子气,学习孩子气。

(来源:《校长》 ,配图来自网络)

文章评论

草原风

谢谢群主给我们的分享[em]e163[/em]

茶意

追求理想的教育,沿着李镇西的足迹

豫张洪辰

哈哈,作为校长的李镇西,也有用情感打动不了的老师,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同样会有用情感打动不了的学生!李镇西老师有妥协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妥协呢?有时候,妥协是一种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