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单方治大病经验

经络穴位健康

 第一味药:芦根
图片
 
       此药性味:甘,寒。归肺经、胃经。具有生津除烦、止呕的作用。

       临床上经常遇到怀孕一两个月的妇女,出现妊娠恶阻,恶心、呕吐,至恶闻食味,食入即吐。治疗方法虽多,但因孕妇用药常常投鼠忌器,很多药不敢使用,不放心使用,而芦根能生津除烦,有止呕作用,且其质地中空,具有通达之性,能“除恶阻之阻”,“清郁热之烦”,而且此物非常安全,临床运用,每天20—30克,疗效神奇,一般一剂知,三剂愈。


第二味药:桑叶
图片 

       此药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

       桑叶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取其辛凉解表之功效,在此我要谈的是但用桑叶治疗球结膜下出血。

       这样的病人常常一觉醒来,发现眼睛白睛部分充血,血色鲜红,中医称为白睛溢血。患者在医院寻求西医治疗,往往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勉强服用一些止血活血的药物,治疗七八上十天也不一定能治好,花钱不说,患者常常左眼未好,右眼又充血了。

       此病治疗起来很简单,桑叶30—50克,煎水内服,每日一剂,一般剂一见效,最多三剂,出血就彻底消失。对于“旧的出血未吸收,颜色变暗,新的出血又形成”,这样的患者,可以反佐一点生麻黄来发散,防止桑叶寒凉留淤。

       治病机理:肝开窍于目,按照五轮学说,白睛部分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此病为肝肺二经热邪亢盛,迫血妄行所致。桑叶归肝经、肺经,其“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与病机丝丝入扣,故而投之疗效迅捷。
 

第三味药:小茴香
图片 

       此药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日常生活之中,常做调味品使用,殊不知此物治疗阳虚尿频,疗效较好。

       临床上很多女性和老年患者,小腹胀满,尿频尿急,每次解小便,量不多,但总有尿意,在医院进行尿检,并没有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差,采用补肾缩泉的办法,疗效虽有,但起效慢。

       其实此病的病位不在膀胱,也不在肾,而在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尿频的原因,在于膀胱之外的三焦受寒,水道不畅,水液积蓄在三焦之内,不能下行至膀胱,停留至膀胱之外,压迫膀胱,故时时有尿意感,但真正解小便时又解不出来,很多这样的女性患者在做B超时可以见到盆腔有积液,此病的治疗,宣通下焦的气机,促进其水液转运,尿频治疗即可立竿见影。

       小茴香性温,走下焦,能够散小腹之寒,宣通小腹之气机,患者服药后常常出现小腹转气,放几个响屁之后,尿频即愈。

       小茴香20—30克。一天一剂,一剂见效,三剂即愈。
 

第四味药:穿破石
图片 

       常绿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状;枝灰褐色,光滑,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树干砍伤后会流出白色乳汁状粘液,具有豆腥味。

       根皮橙黄色,因生长在岩石旁,其根质地致密,能穿破岩石,故有穿破石之称。

       因其无坚不摧之穿透力,具有“壮筋骨,治跌打,破血通经,去远年瘀积、结石”的功效,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也有很好的疗效。

       浙江金华一带,经常用来治疗劳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到其具有补益之力,很多老百姓将此药作为保健品服用。历代本草记载,除了前面所谈的疗效之外,还具有祛风湿、治腰痛、关节痛,治虚劳黄肿,还具有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经过经两年数百次的实践检验,确有疗效,因其价格便宜,疗效卓著,特意向大家介绍。

       1、因为其穿破之力稳健,凡体内存在血脉不畅者,可以配伍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最常用的是心脑血管方面疾病。

       2、肝炎、肝硬化、肝胆结石、肝内血管瘤、肝癌等肝胆系统疾病,均可配伍使用。

       3、因其有较好的抗结核菌作,对于结核病人,可以配伍使用。

       4、患者体内存在癥瘕积聚,需要攻克消散者,均可配伍使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