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老字号

手机日志

 

张一元(茶庄)

 

 
图片

 

张一元茶庄简介
 


   张一元茶庄由安徽歙县定潭村人张文卿。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花市大街摆设茶摊,光绪二十六年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南购房开设了一间门脸的店铺,取名为张一元茶庄。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亦即开市大吉、日新月异之意。不久迁至观音寺街路北一处三间门脸的店铺营业。

   1912年张文卿又在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以字表示为张文卿所开,三个茶庄以张一元文记为主。茶庄开业后,由于店址优越、经营得法,以质量上乘而声名远扬。

 

图片

 

 

    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货后买茶叶。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都送货上门。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

    茶庄茶叶质量上乘、色味醇正,茶庄的业务好、发展快,得益于创业者张文卿经营有方。1925年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在福州郊外半山坡盖了几十间房,雇佣当地工人按季节收购新摘的茶叶,并选最好的茉莉花自己薰制,再依北方人的口味就地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被京城百姓认可,并广为传颂。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钱要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比别的字号茶庄卖得便宜。

    1947年茶庄失火使张一元茶庄一蹶不振。1952年,观音寺张一元茶庄和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来买茶叶的络绎不绝

 

图片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弘扬张一元老字号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多方努力,使张一元一些失传断档的传统风格的品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现在的张一元既有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又有深受京城及北方人喜欢的各种档次的花茶、紧压茶、红茶、保健茶等;同时还相继推出张一元包装系列礼品茶。其茶叶品种多达二百余种,集全国名优特茶于一店,以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张一元的传统服务,电话订货、特需登记、送货上门、代客邮寄等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张一元茶叶公司现已在河北的承德、燕郊,山西的阳泉,以及北京的密云、通州、丰台等地开设了多家分号,使张一元这个北京老字号的传统得到发扬,使企业的规模不断地发展。

 


图片

 

荣宝斋(笔墨纸砚)

 


图片 

 

 

荣宝斋简介



    前身是
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荣宝斋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历来是书画界人士荟集、交流和乐于来往的场所。当年鲁迅、郑振铎先生以及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大师,均常予以关注和支持。

    数百年来,这个老店饱经沧桑。最初专营文房四宝类商品,进而自印信笺、诗笺,经销名人字画、古董文玩。清末出版的《缙绅》(官名录)、《二十四节笺》、《七十二候笺》曾名重京师。

    鸦片战争后,松竹斋难以维持。店主聘请广交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1950年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诞生。新中国五十年来,北京荣宝斋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创造并积累了难以计数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了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在这期间,北京荣宝斋在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宽了经营领域和业务渠道,在山东、浙江、四川辽宁、山西、陕西、湖北、吉林等地设立了经销处,加强了国内的商业和文化活动。
 

图片

 

 

    荣宝斋的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直至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荣宝斋又逢发展传统文化的春天,逐步明确了坚持以传统业务为核心,开拓传统文化的多元业务,稳步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战略。近二十年来,荣宝斋的传统主营业务在发展,经济效益在持续增长,先后在外阜开设了多家分店或经销处,并相继成立了荣宝艺术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其他所属公司。在此期间,荣宝斋拓宽了经营领域和业务渠道,增进了国内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业务往来。

    如今,在那条画毂香骢络绎停,市上贵游争玉卷的琉璃厂文化街,荣宝斋依旧典雅、幽深;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氛围正使它焕发出更迷人的光彩。 

 

图片

            

荣宝斋业务

 

    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

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

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

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所谓笔单就是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推荐,订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

    松竹斋代客订购,可以从中提成。同时挂笔单的书画篆刻家们又在该店购买纸张笔砚等各种用品、使松竹斋一笔有很可观的稳定收入。那时琉璃厂内最出名之南纸店,首推松竹斋,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盖专制承平时代,朝内衮衮诸公无所事事,乃于阅看外省各大吏呈递奏折时,挑剔其件中之破体字及与各种款式之不符者,以为尽心于国事也。大凡臣下呈递折件,字要工楷洪武正韵,尤当谨记本朝历代皇帝之庙讳,与天边皇、背旨、落地臣,种种之避忌。稍有疏忽,即被阅折大臣指出,轻则罚俸,重则降级,是以封疆大吏均皆引以为戒。故对于选用奏折,必须纯洁无疵者为上上品。琉璃厂松竹斋深知奏折关系本人前程者甚大,对于此事十分留心,每一白折必经十数人之手拣选而得,稍有微细之墨迹即打入残货推内,故其价比较他辅昂贵半倍有奇。凡售出者,绝无丝毫毛病,用主买去准可放心。因而各省疆吏,皆知松竹斋货物可靠,由此生意更见发达。

 


图片

 

 

  但是,松竹斋的店主毕竟是官宦之家,并不精谙于经商买卖之道。尤其是张家的后代不够争气,经营无方,加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原来顾客盈门的松竹斋此时竟也濒于破落,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这时的店主人为了将这个信誉卓著的老店维持下去,特意聘请了当时广交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下决心弃旧图新、改变面貌。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随有时光的推移,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后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水印闻名中外。木板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印制出来的中国画酷似原作,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这是当今任何印刷方法都无可与之相比的。荣宝斋用木板水印法制作过的《七十二候诗笺》、《二十四节令封套》等,鲁迅、郑振铎先生见后曾称它为琉璃厂诸笺肆中之白眉(即同类之间之杰出者一编者按)。

  当年,就连齐白石老先生面对荣宝斋复制后的自己的作品,也难辨真伪。   荣宝斋现在的新匾系我国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书。

 

 


图片

 

马聚源(帽子店)

 

 
图片

 

马聚源简介

  

    老北京时代有句顺口溜,头一句就是:头戴马聚源。马聚源是一家自产自销的帽子店。最初只是个小摊子,清嘉庆十六年,公元一八一一年,直隶马桥人马聚源,于前门外鲜鱼口中间路南,以其名开办马聚源帽店。店主马聚源极善经营,为满足各界之需,研发上自宫廷、下至百姓尽皆可戴之帽。时之京城,无论何人,皆以有其帽为荣。后经张姓官员推荐,马聚源遂为清政府做缨帽,帽店即转为专门服务于贵族官僚之『官帽店』。

    清末,马聚源帽店被誉为北京帽业之首。清朝以后,马聚源改为制作瓜皮中帽与将军盔。之所以驰名于北京四九城者,乃源其制帽选料真实,唯新好用之,兼之工艺精细。其所制瓜皮帽,缨选藏牦牛尾,用藏红花做颜以着色,绸缎取南京源兴缎庄出最高档元素缎。

 

 

图片

 

 

马聚元是农民出身,直隶马桥人

 

14岁到北京,在一家成衣铺学徒。一年后这家成衣铺倒闭关门,他又到了帽子作坊学徒。帽子作坊的掌柜是个手艺好、为人和气的人,但是内掌柜却很刁钻,对待徒弟十分刻薄,稍有不顺非打即骂。马聚元忍辱负重,渐渐地不仅学会了制作各种帽子的手艺,也学会了管理作坊的办法。待学徒生活一结束,马聚元便租了间小房住下,买来原料自己加工帽子,然后到打磨厂、花市一带的旅店去向客人推销。一年下来,积攒了几个钱,在前门大街鲜鱼口摆了个小帽子摊。由于马聚元做帽子的质量好,价钱便宜,日子一长便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清嘉庆二十二年,马聚元买下了一间小铺面,经过简单的装修,选了个良辰吉日,马聚源帽店便正式开始了。

  马聚源帽店虽说只有一间门脸,但天天宾客盈门。这一天,帽店里来了个当官的,他买了一顶帽子之后,发现这家小帽店在制作上十分讲究,用料真实,做工也很精细。于是,这个当官的便再次来找马聚元,介绍他为朝廷里做缨帽。这对马聚元是一个天赐的机会,从此,马聚源从一个普通的小帽店,成了专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官司帽店。

 

 

图片

 

 

  由于生意的兴隆,年年盈利,清道光二十二年,马聚元又在鲜鱼口开办了天成斋鞋店。生意越做越好,但是掌柜的马聚元却病倒了,清咸丰八年,他的病情加重,最后不治而亡。整个店铺交给了一个叫李建全的人经营,生意依然很好,但是马家的人却一直想把店铺卖出去,在家乡置地盖房,过清静日子。那个在朝廷里当官的知道以后,觉得这样太可惜,就拿出一笔钱,把帽店买了过来。同治元年,马聚源帽店归了这个官员,姓李的依然当经理主事,几年以后,马聚源帽店扩大经营,买下了一座三间的门脸,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

  马聚源的东家在朝廷里有权有势,交往了一大批军政界的要人和官员,使得马聚源帽店里各色人待出入,顾客也增多了,马聚源成了闻名京城的帽业之首。清政府被推翻后,马聚源店不生产红缨帽子了,改为瓜皮中帽和将军盔。这种瓜皮帽和将军盔上都有一个小疙瘩,马聚源在缝制时,只用三针便可缝好,其高超的技术被人们称之为马三针。所以,常带马聚源帽子的人,只要一看帽子上的疙瘩,就知道是不是马聚源的货。马聚源在全盛时期,帽店里的工人达50多位,这在旧京买卖商号中可称得上是较大的一家店铺。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以后,马聚源店走上了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新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的方向。1958年,马聚源帽店迁到了大栅栏经营。现在当我们有空去逛大栅栏时,还可以看到那块写着马聚源的匾额。

 

泥人张(彩塑 )


图片

文章评论

爷回来了!

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ft=#ff0000,3,][ft=,4,][/ft][B][ft=,4,]在网上,没有流量,你做任何产品都是徒劳。2015年突破技术,一天可发30万的精准陌生空间,让客户空间充满你的广告!另/招/代/理! 详情[em]e198[/em][em]e198[/em][em]e257890[/em]-[em]e257884[/em]-[em]e257887[/em]-[em]e257885[/em]-[em]e257892[/em]-[em]e257892[/em]-[em]e257892[/em]-[em]e257885[/em]-[em]e257890[/em][/ft][/B][/ft][ft=#9933cc,,]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_____7t[/ft]